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大肠癌的流行病学 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2年全球有100万例大肠癌新发病例(占全世界新发肿瘤的9.4%),男女发病率类似(1.2:1)。大肠癌的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居第4位,在女性中居第5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在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  相似文献   
132.
中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增加,而常规体检多无肠镜检查,使该病早期发现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对直肠癌的治疗手段较多,手术仍为直肠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开展的直肠癌手术87例,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的分级等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手术结果及治疗策略进行分析,为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3.
腰疝属于腹壁疝的一种,是位于侧后腰部的腹壁薄弱或者缺损,相对于其他腹壁疝而言,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内外文献也多为个案报道.腰疝根据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先天性腰疝(20%)、原发性腰疝(55%)以及继发性腰疝(25%),后者也称为获得性腰疝[1].先天性腰疝一般从婴幼儿时期就有,为胚胎期腰背部筋膜或者肌肉发育不良,往往同时伴有其他的发育异常.Orcutt[2]报道,几乎所有的先天性腰疝都发生在腰下三角.而获得性腰疝多为手术或者外伤所致,多发生在腰上三角,可能与在该部位进行手术相关,从解剖上看该部位也是侧后方腰壁最薄弱的部位[3].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比较李金斯坦(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通过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PubMed、EMBase、Springer及Cochrane图书馆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对纳入研究的14篇文献中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3 364例患者的复发率、慢性疼痛、局部麻木感、感觉异常、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睾丸并发症、手术时间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 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组的复发率低于Lichtenste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1,95%CI (0.29,0.89)];与Lichtenstein组比较,腹膜前间隙组的手术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8,95%CI (-5.51,-0.006)].其他并发症,包括慢性疼痛、局部麻木感、感觉异常、血肿/血清肿、切口感染、睾丸并发症在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放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修补技术,复发率更低,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35.
目的 探讨全数字乳腺摄像定位系统(FFDM)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治价值.方法 经FFDM检查发现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32例,术前均采用FFDM定位系统行病灶穿刺导丝定位并标记病灶大小或X线立体定位穿刺局部美蓝染色后手术活检.结果 32例中,33个病灶均一次性定位成功.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7例,导管内癌伴局灶侵润8例;小叶原位癌1例;导管内癌伴Paget病1例;导管内癌15例(其中1例为双侧).全组患者均接受了手术.结论 FFDM对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6.
137.
在人体的肚脐眼上打个孔,借助微创手术器械在体外操作,外科医生就能把病变的胆囊、阑尾或是腹腔其他病变组织切除。让那些不希望手术后留下难看疤痕的爱美患者,多了一个手术方式的选择。阑尾、胆囊、肝囊肿切除,胃肠道、疝修补等外科手术,绝大部分都可采用腹腔镜微创方式进行。一般常规的腹腔镜手术要在患者腹部打3~4个小孔,手术后难免会留下小的疤痕。近年来,随着腔  相似文献   
138.
目的:通过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的比较,探讨无张力疝修补的安全性及优点。方法:170例次疝修补术,其中90例次行无张力疝修补术,80例次行传统手术方式修补。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尿滞留、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无张力组尿滞留率及止痛药应用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更符合生理解剖,近期疗效满意的理想疝修补手术。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回顾性研究医源性胆道损伤及胆囊切除术后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开腹或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或肝外胆管良性狭窄 2 5例 ,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 2 5~ 72岁 ,平均 (5 1.4± 13.4)岁。胆管狭窄据Bismuth标准诊断 ,其中Ⅰ型 5例、Ⅱ型 10例、Ⅲ型 8例、Ⅳ型 1例、Ⅴ型 1例。结果 有明确胆管损伤病史者 8例 ,其余 17例于胆囊切除术后数月出现胆管狭窄。 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 ,13例伴有胆管扩张。胆管狭窄长 5~ 30mm ,宽 2~ 5mm。 5例Ⅰ型者均合并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除有明确胆管损伤和Ⅰ型狭窄病例外 ,9例(75 % )有术后胆汁漏病史。本组直接修补加T管引流 2例 ,用肝圆韧带游离片修补胆道缺损 1例 ,胆肠Roux en Y胆道重建 2 0例。获取 11例狭窄处标本 ,病理检查均示局部瘢痕增生。 2 1例 (2 1/ 2 3)术后效果良好 ,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 ,2例未手术者仍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汁漏是产生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术中出血史者多为BismuthⅢ、Ⅳ、Ⅴ型狭窄。胆囊术后胆汁漏可能出现BismuthⅡ型或Ⅲ型胆管狭窄 ,而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者常常表现为BismuthⅠ型狭窄。用胆肠Roux en Y作胆道重建治疗此类狭窄疗  相似文献   
14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2001 年3 月~2004年8月1 400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发生出血7例、胆漏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9例,均经手术及保守治疗治愈。无胆管损伤和死亡病例。结论 术中遵循暴露充分、钝性分离、准确识别胆囊壶腹和胆囊管交界部、适时应用术中胆道造影的原则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