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担心疾病不能彻底治愈,恐惧长时期服药危害性,影响自己的工作、学习、婚姻、家庭及前途等,又害怕被人歧视,因而产生焦虑情绪;或者存在药物迟发性的不良反应导致一些静坐不能的焦虑反应。  相似文献   
112.
文章通过对中医与西医对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化痰散结法干预甲状腺肿相关因子表达影响提出了治疗的新设想。希冀探索出有效的治疗靶点,摸索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开发该病的内服成药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3.
郑国林  崔鹏  谢丹  聂剑  黄庆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84-1585
2014年4月,江西省樟树市永泰镇永泰中学发生一起以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或水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皮炎暴发事件,发病96人,罹患率为18.29%.为探寻致病因素,樟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证实本次疫情为隐翅虫皮炎暴发.在针对暴发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疫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共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2%和76%,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厌食,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而锥体外系反应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轻,均为疗效好的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更适合于锥体外系副作用不能耐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5.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上升,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AEG的淋巴结转移具有双向性,SiewertⅡ、Ⅲ型AEG食管受侵距离2cm时,需进行下纵隔淋巴结清扫,AEG食管受侵距离4cm时,采用经腹食管裂孔入路可有效、安全地完成该手术;以心下囊为解剖标志,有助于下纵隔淋巴结的完整清扫;全系膜切除理念可以提高下纵隔淋巴结清除率,提高肿瘤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6.
国丽茹  米小昆  崔鹏  刘青蕊 《临床荟萃》2010,25(20):1820-1821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指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cient ischemia attack,TIA)和脑梗死,发生于后循环的TIA是临床常见的中老年急症之一,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前兆,所以尽早诊断,尽早选用有效药物进行干预治疗,对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梗死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丁苯肽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7.
碘摄入不足可以引起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v disorders,IDD)。碘过量可对甲状腺造成危害,除能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外,还能造成甲状腺肿。1999年和2002年两次全国碘缺乏病(IDD)监测报告显示,随着尿碘值由低到高,甲肿率呈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M形变化。20世纪60年代,Suzuki H曾报告北海道居民因食用昆布引发了地方性甲状腺肿。  相似文献   
118.
“只交10块钱,看病保1年。咱今后看病不发愁了!农村不怕穷,最怕病。”广西百色西林县马蚌乡鲁维村党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吴广林代表说,"去年,我母亲生病,报销了70%的医药费共2000多元。新农合真给农民卸下了一副生活的重担。"  相似文献   
119.
崔鹏  徐冬  邢恬  任国华  马尚民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4):1827-1830
背景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持续性血小板计数增多不常见,其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相关研究较少,且国内未见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SLE伴持续性血小板计数增多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9年在淄博市第一医院诊断的393例SLE患者,其中4例出现持续血小板计数增多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25例未出现持续血小板计数增多的SLE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SLE合并血小板计数增多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增多与确诊SLE时间间隔、血小板计数增多持续时间、器官受累数、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24 h尿蛋白定量、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物(LA)、骨髓形态学检查、JAK2/V617F基因突变、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及脾显像结果等。结果 4例SLE伴持续血小板计数增多,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6.3±15.1)岁,血小板计数为732×109/L~1 439×109/L,中位数为903×109/L;血小板计数增多与确诊SLE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年(2~7年),血小板计数增多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8~28个月);1例ESR升高,1例CRP升高,3例补体C3降低,2例补体C4降低,2例抗dsDNA抗体阳性,3例ACA阳性、2例LA阳性,SLE-DAI评分中位数为5分(2~10分),血小板计数增多原因1例为合并原发血小板增多症(ET),2例为脾功能减退,1例原因不明。研究组血小板计数、ACA阳性率、L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E伴持续性血小板计数增多不常见,脾功能减退是主要原因,合并ET也是一项重要原因,血小板计数增多可能与ACA、LA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0.
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患病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医疗检验条件的提高,逐渐的增多,因此针对此病的治疗尤为迫切。现代医学针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多采用手术、补碘等,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多,有的甚至需要终身服用药,对患者的生活造成长期的困扰。海藻玉壶汤作为中医治疗瘿病的代表方,历史悠久,疗效显著,通过检索近年数据库,发现其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细胞凋亡的调节因子有关,但是复方与这些因子之间如何作用的还待进一步研究,方中含有海藻甘草反药组合,相反又相成的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