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近年来, 近端胃癌及早期胃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近端胃切除的比例也逐年升高。但近端胃切除会导致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 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因此, 抗反流手术方式的研究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热点。双肌瓣吻合因其更接近正常贲门生理结构, 在近端胃切除手术方式中有较好的抗反流效果, 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因传统双肌瓣吻合具有操作复杂、学习曲线较长、吻合口狭窄率高等缺点, 国内外研究者对各种肌瓣吻合进行改良。其中, 基于双倒刺线的改良双肌瓣吻合展现出良好优势, 同时, 腹腔镜下经左侧膈肌左侧胸腔内的双肌瓣吻合也将双肌瓣吻合适应证进一步扩大。笔者查阅相关研究, 重点探讨各种改良肌瓣吻合手术方式用于近端胃切除的现状及展望, 旨在促进肌瓣吻合手术方式得到更好的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穿刺碎石取石术(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TCSL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60例.记录两组患者结石取净例数、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CSL组结石取净率为80.0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SL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SL组患者术后胆漏、肝脓肿、胆道出血、伤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SL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具有安全可靠,结石取净率高、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自2000年2月-2004年2月,笔者采用电针加心理疗法治疗焦虑症45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45例作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PAI)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48例患者死亡18例(37.5%);植物生存4例(8.3%),其中重型组3例,中型组1例;重残5例(10.4%),其中重型组4例,中型组1例;良好21例。故重型DAI较易诊断,轻中型DAI入院时不易诊断。脑震荡、脑挫裂伤单独诊断较合适,原发性脑干损伤属重型DAI。对DAI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措施。DAI预后与运动反应,昏迷持续时间,瞳孔改变,睁眼出现早晚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胃肠电生理活动和胃食管结合部机械性抗反流结构是胃抗反流功能的基础, 近端胃切除破坏了抗反流的机械性结构和正常电生理通道, 残胃功能发生紊乱, 胃食管反流是其中严重的并发症。重建机械性抗反流屏障、建立缓冲带等机制的各种抗反流术式, 以及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过程中保留胃的起搏区域和迷走神经、保留空肠肠管的连续性、维持胃肠道原有的胃肠电生理活动和幽门括约肌的生理功能, 均是胃保功能手术的重要措施。目前,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种类繁多。但基于抗反流机制的设计、机械性屏障功能重建、胃肠电生理活动的保护是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临床实践中, 应根据个体化原则, 在基于肿瘤根治安全性的前提下, 选择合理的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法在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子脑顶核(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FNS)组?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采用FNS,奥拉西坦组口服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or ultrasonic monitor,TCD)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FNS组治疗后MoCA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TCD显示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奥拉西坦组治疗后MoCA较前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但TCD显示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尼莫地平组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而MoCA?P300潜伏期和波幅均无变化(P > 0.05)?3组间治疗后MoCA评分FNS组及奥拉西坦组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1),FNS组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1);治疗后P300潜伏期FNS组较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更短(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波幅奥拉西坦组较FNS组及尼莫地平组更高(P < 0.05),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FNS组MCA高于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FNS组及尼莫地平组ACA?PCA?VA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5),其中FNS组ACA?VA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5),而PCA2组间无差异(P > 0.05)?结论: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均能够对VCIND患者产生治疗效果: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尼莫地平可改善其颅内血流供应;FNS对认知功能及颅内血流供应均有改善,效果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阑尾根部穿孔残端处理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收治的284例阑尾根部穿孔采用残端单纯丝线缝扎或经根部盲肠造瘘处理阑尾残端.结果 术后未发现粪瘘、腹腔脓肿、出血,均痊愈出院.结论 阑尾根部穿孔残端荷包埋入缝合困难时,可选用根部单纯缝扎或造瘘术是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院内外康复训练对终末伸膝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院内康复组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至术后12 w,院外治疗组术后3d出院给予康复计划及指导,每2周门诊复查,至术后12w.对照组出院后家中自行训练.通过测量对比两组膝关节角度来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60例患者均获随访,院内康复训练组患者术后4 w后膝关节伸直角度(8.3±2.1,12)w膝关节不存在伸膝(2.3±0.7),而院外康复治疗组有的患者术后1个月与3个月存在终末伸膝角度分别为(19.7±4.6)和(10.9±3.8),对照组分别为(27.1±4.5)和(20.6±3.0).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院内康复训练,可以更好地防止膝关节伸膝迟滞带来的一系列膝关节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吗啡成瘾大鼠在伏核电刺激前后伏核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方法4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刺激组(ShS组)、刺激组(DBS组)、吗啡成瘾组(M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MA组、ShS组和DBS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成瘾大鼠动物模型,NS组大鼠相同方法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随后ShS组和DBS组大鼠进行双侧伏核电极植入,建立吗啡成瘾大鼠电刺激伏核模型,其中DBS组大鼠进行伏核电刺激。取各组大鼠伏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伏核DA含量。结果MA组大鼠伏核DA含量明显高于NS组(P〈0.01)和DBS组(P〈0.01);ShS组大鼠伏核DA含量与M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吗啡成瘾大鼠伏核DA含量增加,经过双侧伏核电刺激后DA含量降低,提示伏核电刺激对药物成瘾心理依赖的效应可能通过降低DA释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对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进行最小成本分析。方法回顾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122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例,其中采用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67例(EVLT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55例(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直接医疗成本、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及总成本,分析直接医疗成本的构成,观察与医疗成本相关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 EVLT组直接医疗成本为(6 537.44±1 053.15)元,与传统手术组[(6 794.63±1 371.48)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非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及总成本EVLT组分别为(366.35±72.81)元、(1 174.31±305.79)元、(7 969.59±1 183.64)元,分别低于传统手术组的(644.70±163.07)元、(2 190.49±507.00)元、(9 447.13±1 509.7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医疗成本中药占比EVLT组低于传统手术组[(15.63±6.25)%vs(34.73±9.61)%,P<0.01]。医疗成本的相关指标中手术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患者误工天数等EVLT组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可通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等达到降低药占比、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的效果,并可降低患者的医疗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