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介绍可冲洗气管套管在气管切开病人治疗过程中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带机时间的影响。重点阐述有效清理以前普通气管套管无法清除的气囊上存留的口咽部分泌物的操作方法,有效降低应用呼吸机治疗时VAP的发生率,并且缩短了带机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达到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2.
石旭星  苍蔚  崔超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67-3368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老年人小脑出血的途径,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时住院患者依据中医理论,辨证组方,名为通腑醒脑降颅压汤,急性期若呕吐症剧。将中药400 ml高位保留灌肠,若呕吐症减,改口服1剂/d.分3次-4次。同时予以20%甘露醇、速尿、脱水降颅压药。10天后,病情稳定,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的丹参注射液。结果:本组12例患者,其中2例恢复至生活自理,能操持部分家务外,其余10例皆恢复正常。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3%。结论:小脑出血比幕上出血恢复要好,对小脑出血15ml左右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63.
98例耐多药肺结核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在全球的广泛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尤其耐多药结核(MDR-TB)的增多,已成为结核病疫情严重程度的标志。MDR-TB具有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的特点[1]。因此积极探讨对MDR-TB的有效治疗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对我院胸外科4年来98例MDR-TB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全身麻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小潮气量(VT)、低气道平台压(Pplat)联合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与单纯常规潮气量通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为老年病人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全麻选择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方法36例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例。A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加0.5kPa PEEP,VT=6mL/kg,呼吸频率(f)=16min;B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加1.0kPaPEEP,VT=6mL/kg,f=16min^-1;C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VT=9mL/kg,f=12min^-1。观察并比较各组术前、麻醉插管后30min、拔管后15min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术中的气道峰压(Ppeak)。结果麻醉插管后30min,A组Ppeak较B、C组明显降低(F=17.61,q=5.43--8.84,P〈0.05)。拔管后15min,A组PaO2较B、C组则明显升高(F=11.18,q=2.42~7.43,P〈0.05),A-aDO2较B、C组明显降低(F=66.46,q=3.95~16.25,P〈0.05);B组PaCO2较A、C两组明显升高(F=5.95,q=3.44~3.81,P〈0.05)。其他时点A、B、C3组PaO2、PaCO2、A-aDO2、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低气道平台压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的动脉氧合,是老年病人腹腔镜全麻上腹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柱果绿绒蒿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其活性.方法 采用70%的乙醇超声提取柱果绿绒蒿成分,并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乙酸乙酯提取物(EAF)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5种纯化的组分(EAF1~EAF5),比较各部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柱果绿绒蒿提取物对DPPH·,·OH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并与BHT和抗坏血酸两种合成抗氧化剂进行对照.结果 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EAF)在各段萃取物中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得到的5种纯化组分中EAF3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在50 μg/ml浓度时,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仅比抗坏血酸稍弱,比BHT强.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在所有测定浓度下均比两种合成抗氧化剂强.其还原能力在所有测定浓度下均比BHT强,但比抗坏血酸弱.结论 提取物EAF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其中EAF3最强.  相似文献   
66.
中药分期序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中药分期序贯治疗方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率、安全性以及缓解后6个月内复发率。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性研究设计,将4个临床中心的239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药分期序贯治疗(试验组)或者阳性对照药物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疗程24周,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率、用药安全性以及两组进入缓解的患者6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时,中药试验组缓解率77.5%,西药对照组缓解率74.2%,经非劣效性检验,中药试验组的缓解率非劣效于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P0.05)。安全性监测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随访6个月内,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药分期序贯治疗方案的临床缓解率非劣效于美沙拉嗪肠溶片,中药试验组的安全性良好,并且能明显降低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结核性脓胸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住院的结核性脓胸患者60例和同期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77例进行比较。对患者的性别、糖尿病、引流是否充分、引流是否及时、抗结核治疗情况、是否使用尿激酶、营养风险评分、是否合并肺结核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引流是否充分、引流是否及时、是否规律抗结核治疗、耐药、是否使用尿激酶是结核性脓胸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流是否充分、引流是否及时、是否规律抗结核治疗、耐药、是否使用尿激酶是结核性脓胸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患者的性别、糖尿病、营养风险评分、是否合并肺结核不是结核性脓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核性脓胸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避免结核性脓胸的发生要进行早期整体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行LC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60例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60例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气腹后20 min(T2)、拔管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并观察停药后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手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 VAS)、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MAP在T1和T2时低于对照组(P<0.05),HR在T1、T2和T3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和24 h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LC术中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100例,根据用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瑞芬太尼稀释液静脉泵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入室后(T0)、药物输注完毕(T1)、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插管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以及Ramsay评分,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MAP、HR在T1、T2、T3时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pO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T1比较,观察组T2、T3、T4时Ramsay评分升高(P<0.05);对照组T2、T3降低,T4时点升高(P<0.05);且在T2、T3、T4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困难气道患者纤支镜插管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重症颈部多间隙感染的CT诊断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252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10例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分析其CT影像学表现,根据CT及临床检查诊断间隙感染部位和深度,选择切开方法及部位,并根据病情变化复查CT和适时再手术切开引流。 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为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CT表现为筋膜间隙大量积气,部分中央有撕裂的软组织影。4例脓肿患者显示为肌肉或实体组织弥漫性肿胀,边界不清,间隙及实质软组织内可见液化低密度影。10例患者最终行颌下低位大弧形切口2例,颌下及颈部横行平行切口5例,颈淋巴清扫“T”形切口3例。成功救治7例,死亡3例,死亡率30%。 结论 CT是重症颈深部多间隙感染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其诊疗的主要价值在于明确感染部位,为感染间隙的手术切开暴露和引流提供依据。治疗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变化适时复查CT,明确感染的控制或发展情况,必要时要进一步切开引流。CT对感染细菌种类、病情及预后的初步判断也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