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薄荷脑促进氯霉素经皮渗透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对薄荷脑促进氯霉素的经皮渗透作用作了初步观察,2%薄荷脑在氯霉素醇溶液或在4:3:3溶液中,对1%氯霉素均有显著的促进经皮渗透作用,该作用在4h即有显著性差异,随时间增加透皮量也进一步增加。研究表明2%月桂氮酮(氮酮)在上述两种溶剂中也有明显的促进氯霉素的经皮渗透作用,且随时间增加而增加。1%月桂氮酮和l%薄荷脑同时应用,比两者在2%浓度单独应用时的助渗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2.
摘 要 目的: 制备骨靶向丹参素脂质体并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靶向性脂质体。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HPLC测定脂质体中丹参素含量,考察骨靶向脂质体在室温下的稳定性,透析法考察脂质体在血浆存在条件下的体外释放度,并采用羟磷灰石晶体吸附试验考察目标物的骨靶向性。结果: 表面修饰制备的靶向载药脂质体呈圆球形,室温下为稳定的乳白色混悬液。5天内测得的包封率为31.1%,渗漏率为20.5%。在血浆条件下脂质体有明显的缓释作用,24 h累计释放量为84.6%。表面修饰的脂质体有骨靶向性,羟基磷灰石吸附量随靶向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表面修饰的丹参素脂质体具有骨靶向性,且缓释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3.
骨形态计量学观察睾酮对雄性去势大鼠皮质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  吴铁  崔燎  胡彬 《解剖学研究》2004,26(4):277-279
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方法观察雄激素替代疗法对去睾丸大鼠皮质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0只4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A组、实验开始时处死),年龄对照组(B组)、去睾丸组(C组)和去睾丸加睾丸酮组(D组),B组和C组生理盐水5ml·kg-1·d-1,D组甲基睾丸酮片1.8mg·kg-1·d-1,灌胃90d。实验结束,处死全部大鼠,取胫骨中段进行不脱钙骨制片,用计算机全自动图象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睾丸后皮质骨静态参数如截面总面积、髓腔面积等无明显变化,动态参数骨外膜骨形成降低(P<0.05),内膜骨形成和吸收均有增加趋势。睾酮则使去睾丸大鼠皮质骨的静态参数有增加趋势,促使骨外膜形成增加,减少内膜骨吸收(P<0.05),对内膜骨形成影响不大。结论睾酮补充治疗短期内能对抗去睾丸引起的大鼠皮质骨内外膜的代谢变化,维持正常的皮质骨结构。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片的抗D-半乳糖性骨质疏松效应.方法6月龄SD普通级雄性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吡拉西坦低剂量组、吡拉西坦高剂量组、司坦唑醇组5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用药组分别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 -·d-1,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用药组分别每日用吡拉西坦500 mg/kg,1000 mg/kg,司坦唑醇600 mg/kg灌胃.3个月后,心脏取血处死大鼠,获取血清,取出左侧股骨,测定骨干、湿重,同时取出左侧胫骨和第四腰椎,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化学发光法测定血糖含量.结果模型组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吡拉西坦高剂量组和司坦唑醇组骨量较模型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的血清睾酮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吡拉西坦组的血清睾酮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司坦唑醇组血清睾酮则明显上升,各组血糖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拉两坦可能通过提高脑功能达到抗骨质疏松效应,而司坦唑醇则通过提高体内雄激素水平达到抗骨质疏松效应.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用脂肪乳剂建立高脂血症骨丢失大鼠模型,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淫羊藿对大鼠胫骨和腰椎骨丢失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高脂乳剂组(HFE)、淫羊藿水提液组(WE),每组10只。给药20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测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取胫骨上段、胫骨中段和第五腰椎,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检测。结果:淫羊藿可使高脂大鼠TC水平下降和HDL-c升高(P<0.01),淫羊藿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成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增加(P<0.01),而骨小梁分离度、每毫米破骨细胞数、破骨细胞贴壁长度百分率均减少(P<0.01),反映骨形成及骨矿化的指标变化不明显;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面积百分数增加(P<0.01),骨髓腔面积百分数减少(P<0.01),骨内外膜的形成和矿化均无明显变化;腰椎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增加(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减少(P<0.01)。结论:长期高脂乳剂灌胃会导致大鼠骨量丢失,淫羊藿能有效对抗高脂大鼠胫骨上段、中段骨、第五腰椎的骨丢失。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NS)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喂养,高剂量模型(HM)组和低剂量模型(LM)组每天按照5 g/kg体重对大鼠灌胃浓度为 60%(V/V)和30%(V/V)的乙醇和按照5 ml/kg灌胃脂肪乳剂的方法,连续3 w,分别在第2周末和第3周末随机选取各组大鼠10只,观察其肝脏病理改变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造模2 w可见轻度的肝脂肪变.造模3 w后,模型组大鼠肝脏重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理表现为广泛的脂肪变性,血清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血糖和透明质酸(HA)变化不大(P>0.05).结论 本造模方法与人类脂肪肝病变类似,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模型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7.
背景: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探讨中药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颈骨质疏松的影响,可为采用中药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观察仙珍骨宝胶囊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颈松质骨的影响。 方法:3月龄SD雌鼠随机分为4组:基础对照组于实验开始时处死取材,去卵巢组和仙珍骨宝组去卵巢造模,仙珍骨宝组在去卵巢后灌胃仙珍骨宝,去卵巢组和年龄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90 d后处死,取股骨颈经不脱钙骨制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测量。 结果与结论:与年龄对照组比较,去卵巢大鼠静态参数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和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P < 0.01),骨小梁间隙明显增大(P < 0.01);动态参数的每毫米破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贴壁表面长度明显增加(P < 0.01),骨矿化沉积率明显减少(P < 0.01)。说明去卵巢能导致大鼠股骨颈骨量显著减少。给予仙珍骨宝治疗后,大鼠的骨小梁厚度及骨小梁面积明显增加(P < 0.05),每毫米破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贴壁表面长度有所减少,标记周长百分数则有所增加。说明仙珍骨宝能阻止去卵巢所致的大鼠股骨颈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防治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机制,为开发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去卵巢组和雌激素治疗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雌激素组给予炔雌醇100μg/(kg·d)灌胃,对照组和去卵巢组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灌胃,实验90 d后取大鼠牙槽骨,检测牙槽骨骨量、牙槽骨组织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组牙槽骨骨量明显减少;牙槽骨组织中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增加57.14%(p<0.05);IGF-I表达变少、变弱(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雌激素组牙槽骨骨量明显增多;牙槽骨组织中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减少31.82%(P>0.05);牙槽骨IGF-I表达变多、变强(P<0.05).结论 雌激素能促进牙槽骨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9.
仲利萍  吕应年  崔燎 《齐鲁药事》2011,30(4):228-231
骨靶向化合物天冬氨酸寡肽的研究日益被关注,已被作一些药物的骨靶向载体,如雌激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组织非特异性磷酸酶(TNSALP)、β-葡糖苷酸酶(GUS)。无论是小分子化学药物还是大分子蛋白多肽,以天冬氨酸寡肽作为骨靶向载体后都可以很好的在骨组织分布,并能发挥药效,达到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或实现了药物对骨组织的作用、骨组织的缓释制剂等目的。天冬氨酸寡肽将被更多应用于药物骨靶向载体,尤其是在蛋白多肽类药物方面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0.
丹参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丹参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去卵巢组和丹参治疗组.实验90 d后取大鼠牙槽骨,检测牙槽骨骨量、牙槽骨组织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组牙槽骨骨量明显减少;牙槽骨组织中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增加57.14%(P<0.05);IGF-Ⅰ表达变少、变弱(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丹参组牙槽骨骨量明显增多;牙槽骨组织中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减少50%(P<0.05);牙槽骨IGF-Ⅰ表达变多、增强(P<0.05).结论 丹参能促进牙槽骨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