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86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例分析,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以期寻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9月~2004.年1月共有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接受了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平均年龄44岁(31~61岁),治疗前通过病史问卷、查体诊断尿失禁,其中5例压力性尿失禁,1例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合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度2例中度,4例为轻度。治疗采用Femiscan生物反馈治疗仪,可反馈测量患者盆底肌肉肌电,治疗疗程8~12周,每周2次,4例患者结束治疗疗程,2例正在治疗疗程之中。通过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病史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4例已完成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测量值,治疗前平均肌电值为9.7μV(3.33~15.48μV),治疗后42.9μV(25.0~72.6μV),平均提高4.42倍,3例患者的症状改善,均为小于40岁患者,症状改善在治疗的第4~6周出现,1例61岁患者效果不明显。正在进行治疗的2例患者治疗4周,目前症状未见改善。治疗未见副作用。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年轻、尿失禁程度较轻的患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比较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与传统护理教育模式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患者的住院天数、满意度的影响,实现减少住院天数和提高满意度的目的.方法 将40例行ERCP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应用CNP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因不能正确配合治疗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率有所减少.结论 应用CNP对ERCP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规范护士实施健康教育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病人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因不能正确配合治疗而造成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最终减少住院天数,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按照常用肿瘤细胞建系方法,以人卵巢上皮癌组织移植免疫缺陷小鼠,通过原代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为人体肿瘤的研究提供体外研究模型。 方法 将1例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IIIcG3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接种裸鼠皮下成瘤,通过体外原代培养,建立1株悬浮生长的细胞系。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分析、克隆形成实验、双层软琼脂培养、裸鼠接种等,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 该细胞系已传至100代以上,命名为WSZ。其生物学特性为:形态学观察细胞呈悬浮球形生长状态;细胞生长增殖旺盛,对数期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约15.8h;染色体为16~135条,以68和69条染色体为多见,染色体分析显示,基本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细胞克隆形成率为89.3%,具有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异种移植实验表明106细胞在裸鼠皮下可成瘤, 而100个细胞接种非肥胖型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即可形成皮下肿瘤。 结论 WSZ能够在体外长期生长和稳定传代,WSZ是一高度恶性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84.
崔恒  程敬亮  张勇   《放射学实践》2012,27(2):217-217
病例资料患者,女,2岁.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抽搐,口吐白沫,持续20 min左右,无发热,无双眼上翻等症状,当地医院按脑炎治疗.10余天前又出现上述症状,按癫痫治疗后,症状消失.患儿自发病以来,神志尚清,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转诊至我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口唇红润,左侧扁桃体Ⅱ°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109/1,红细胞4.5×109/l.  相似文献   
85.
卵巢上皮细胞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近20余年来,卵巢癌的临床诊治出现了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以及卡铂+紫杉醇联合治疗为卵巢癌化疗首选方案的三大进展。  相似文献   
86.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至2001年10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子宫内膜的病变情况.结果10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有增生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绝经期子宫内膜等多种类型;分布于不同年龄组、单/双侧卵巢受累、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中.内膜病变与患者的年龄、单/双侧卵巢受累、不规则阴道出血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单纯增生等内膜病变.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抗独特型抗体对卵巢癌的免疫治疗作用,为临床试验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用人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Ab2)免疫杂交一代小鼠BCF1,为实验组;用正常小鼠IgG免疫小鼠BCF1,为对照组。两组均免疫3次,于末次免疫后1周,将经裸鼠传代的人卵巢癌细胞系移植于BCF1小鼠肾脏包膜下,分别于移植后第2、4、6、8和10天处死小鼠,取血清进行抗独特型抗体(Ab3)分析。移植瘤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宿主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瘤细胞可见率。结果:实验组小鼠肾脏包膜下人卵巢癌细胞系很快受到排斥,在移植后第6天,淋巴细胞浸润即达高峰,而对照组在第10天才达高峰;瘤细胞可见率,在移植第6天后即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呈逐渐下降。结论:Ab2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后,能够排斥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88.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是否表达G-CSF受体,并建立适合临床标本的检测方法,以探讨G-CSF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采用灵敏的RT-PCR方法对SKOV3及3AO卵巢癌细胞株、上皮性卵巢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正常卵巢的组织标本进行检测,随后再用直接ABC法对上述标本进行形态学方面的鉴定,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资料相结合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52例上皮性卵巢癌中有9例G-CSF受体阳性,占17.3%,而作为对照的2株卵巢癌细胞系、17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19例正常卵巢G-CSF受体均阴性.在此基础上,为探讨G-CSF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根据G-CSF受体是否阳性分为两组,对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FIGO(1986)分期、术前CA125、肿瘤细胞减灭术是否满意、G-CSF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9.
卵巢癌的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中第2位,而死亡率却居首位.尽管手术、化疗和放疗技术不断改进,但5年生存率仍仅30%~40%.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生物治疗已成为第4大肿瘤治疗模式,其中免疫治疗又是很重要的一种.为了研究卵巢癌新的更有效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90.
本实验采用自制卵巢癌单抗COC 166~9与包载阿霉素(ADM)和顺铂(PDD)的脂质体偶联,制成单抗-脂质体-阿霉素交联物(MLA)和单抗-脂质体-顺铂交联物(MLP)。膜质体为薄膜法制备的小单层脂质体。采用成二醛修饰后与卵巢癌单抗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