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9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近年来广泛开展腹腔镜或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极易忽略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继发性胆管结石的发生率为6%~19.5% [1],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2].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E-钙粘素(E-Cd)及p53在壶腹周围部中的表达,及与壶腹周围癌的分化、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壶腹周围癌组织和11例炎性壶腹部粘膜组织E-钙粘素及p53的表达,结果:(1)77.3%(34/44)壶腹周围癌E-Cd异常表达,86.7%的中、低分化肿瘤(13/15)E-Cd表达异常,浸润范围广泛的肿瘤有81.8%(27/33)E-Cd表达异常,有转移的肿瘤中81.25%(13/16)E-Cd表达异常。(2)38.6%(17/44)壶腹周围癌p53阳性表达。(3)E-Cd及p53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壶腹周围癌的预后推测。  相似文献   
83.
承气合剂对缺血再灌注肠道内毒素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研究通过在体回肠肠系膜动脉缺血再灌流(I/R)肠管内加压模型,以^125I-LPS为示踪剂,动态观察肠腔内毒素的转运规律及通里攻下中药承报合剂在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肠内压在10cmH2O时,I/R模型组的^125I-LPS入血量、肠外渗漏量、肠组织吸收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承气合剂预处理I/R模型组的^125I-LPS入血量、肠组织吸收率均明显低于I/R模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检测胆固醇结石患者和非胆石患者固醇携带蛋白2(SCP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探讨SNP与胆固醇结石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并结合DNA直接测序,检测了58例散发胆固醇结石病人和50例非胆石病人SCP2基因的部分启动子区、全部编码区及部分3,未翻译区序列.结果:SCP2基因第14外显子检出变异DNA单链泳动条带.58例散发胆固醇结石病人中共有31例检测出变异DNA单链泳动带,突变率为53.45%;而50例非胆石病人仅有7例检测到变异泳动带,突变率为14.00%;两组突变率差异有显著性(x2=20.123,P<0.001).部分病例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G284→A碱基颠换,为同义突变.结论:SCP2基因 284位点突变不影响SCP2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但G284→A的基因型频率在胆固醇结石患者较非胆固醇结石病人为高,有一定的诊断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5.
中药对犬肝细胞脂质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胆中药鹅脱氧胆酸、胆酸、SVST对肝细胞分泌脂质的影响.方法:在原代培养的肝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药物,共育7 d,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主要脂质成分.结果:在46味利胆中药中,理气解郁和活血化瘀药物对于家犬肝细胞的脂质分泌影响较明显.其中陈皮、丹参对于肝细胞脂质分泌的影响比较突出,使培养液中胆固醇比例以及胆固醇饱和指数(CSI)显著下降(P<0.05),鹅脱氧胆酸与SVST对于正常家犬肝细胞分泌脂质有显著影响,能使胆固醇比例以及CSI显著降低(P<0.05).结论:理气、活血中药和CDCA及SVST可影响犬肝细胞胆固醇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86.
家族性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SCP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散发性胆固醇结石结石患者和非结石患者肝组织SCP2基因的表达情况和血脂变化.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技术,研究了28例具有家族遗传性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30例散发性结石患者和32例非结石患者肝组织SCP2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采用生物化学技术检测其血脂改变.结果: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结石患者SCP2蛋白表达水平较非结石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家族遗传性胆固醇结石SCP2蛋白水平较散发性结石患者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各组间血脂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组织SCP2蛋白水平升高,SCP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SCP2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则可能在遗传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7.
寒下药物协同巨噬细胞对大肠杆菌的细胞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经内毒素活化后,对致病大肠杆菌有显著细胞毒作用(p〈0.001)。本实验证实经LPS活化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溶破致病大肠杆菌能力明显提高;在体外实验以大承气汤为代表的寒下方剂对这一细胞毒作用具有协同效应,能显著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8.
厌氧灵治疗腹部厌氧菌感染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乃强  邱奇 《中医杂志》1997,38(6):345-346
选择90例外科腹腔内感染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病例于术中取材,行细菌学调查,并分别于术前1日用药至术后4日。结果表明,两组病例中,厌氧菌的检出率合计为56.7%,需氧菌的检出率为54.4%;白细胞计数氨苄加灭滴灵组为(10.14±2.84)×10~9/L,较厌氧灵组(8.94±2.31×)10~9/L轻度升高(P<0.05);厌氧灵组的排气时间为2.31±0.53天,早于氨苄加灭滴灵组3.07±0.52天(P<0.01)。提示厌氧灵在临床应用中对防治腹内感染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清胰汤对实验性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加味清胰汤组、泰能组、环丙沙星组4组.给药时间为造模前2 h、造模后6、18 h,各组动物分别于造模后12、24 h处死,取门静脉血测定血内毒素、淀粉酶水平;取胰腺、脾、肠系膜淋巴结、肝、肺组织做细菌学检查;取末端回肠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加味清胰汤组细菌移位发生的时间延迟,并见各脏器细菌量及血中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结论加味清胰汤可以明显减轻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粘膜的病理损害,对防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后细菌移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与低血总胆固醇及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可能关联性。方法:选取2011—2012年天津市南开医院住院患者22 150例,收集胆囊结石患者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情况,观察其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指标的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胆囊结石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关联性。结果:22 150例住院患者中,胆囊结石组8 032例,女性占61.4%,平均年龄56.8(95%CI 56.4~57.5)岁;非胆囊结石组14 118例,女性占51.0%,平均年龄57.3(95%CI 57.0~57.6)岁,两组间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比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胆囊结石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较非胆囊结石低(29.5%vs 43.2%, P <0.001)。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总胆固醇较非胆囊结石患者低(4.31 mmol/L vs 4.34mmol/L, P <0.001)。结论:胆囊结石与低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