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探讨应用腔内修复(EVAR)完全替代开放手术治疗急性腹主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1例真性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病人资料。对比“选择性EVAR(EVAR/Open)”时期(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与“完全EVAR(EVAR Only)”时期(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的两种治疗策略的疗效。结果 121例真性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病人中,29例于术前放弃手术或死亡。其中,在“EVAR/Open”时期,40例(19例EVAR及21例开放手术)接受外科治疗,EVAR及开放手术后30 d病死率分别为26.3%及23.8%(P=0.94);而在“EVAR Only”时期共52例全部接受EVAR治疗,术后30 d病死率为23.1%。两个时期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两个时期内均未观察到不同术式在不同术前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不同瘤体解剖学条件中对病死率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基于所在中心平诊手术经验的“完全EVAR”策略可有效用于几乎所有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急诊救治,并获得与“选择性EVAR”策略一致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作为心血管系统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至今仍被血管外科界定义为一种极具挑战性的主动脉病变.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近端夹层段切除及人工血管移植手术一直是Stanford B型夹层的标准外科术式.此类手术创伤巨大,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对高龄或合并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单纯手术所带来的风险已超过夹层本身.  相似文献   
14.
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1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慢性并发症一直严重威胁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1993年,著名的“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确立了一套针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的基于胰岛素替代原理的强化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减缓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与之相伴的是严重的血糖波动、低血糖发作和体重增加,而且仍然不能阻止糖尿病所引发的血管闭塞、肾功能衰竭、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多平面重建(MPR)技术与经验性定位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A组):术前分别采用经验性和MPR两种方法获得C形臂的旋转角度和倾斜角度,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术中采用MPR技术确定角度,统计支架释放后近端标记点的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另4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经验性方法释放支架(B组):计算近端标记点散开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两组支架标记点散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内经验性方法和MPR方法之间旋转角度及倾斜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标记点散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 42.9%,P<0.05);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vs 21.4%,P<0.05)。结论结合MPR技术进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术中定位调整,指导手术操作,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最初仅被用于扩张性主动脉瘤的治疗,并获得满意的疗效。而TEVAR首次应用主动脉夹层则是于1999年分别由Dake等[1]和Nienaber等[2]报道,至今已超过10年。Dake对急性夹层TEVAR治疗的病人平均随访13个月,完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受体脾脏微嵌合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以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雌性SD大鼠为受体,建立异性别原位肝移植大鼠模型(n=4).术后第7天处死受体大鼠,分离受体脾脏单个核细胞,建立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经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抗原OX62表达予以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脾脏DCs培养体系的Y染色体基因片段(SRY基因)表达情况,明确受体脾脏中微嵌合体的形成.结果 大鼠异性别原位肝移植术后7 d,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的细胞具有DCs的形态学特征,并表达其表型OX62.PCR结果显示,受体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表达供体来源的SRY基因片段.结论 原位肝移植后,供体肝源性DCs或其前体在受体内迁移至脾脏,参与了受体微嵌合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后,肠内营养(EN)是否干预他克莫司(FK506)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建立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即EN组:给予安素920.5 kJ/(kg·d)、FK组:用FK506 0.8 mg/(kg·d),自然进食、免疫抑制(FN)组:联合应用安素 FK506和对照组:自然进食,均于术后1~7 d进行.术后第8天检测移植受鼠PBMC的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Th1/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肝移植后各细胞因子表达,EN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K组和FN组IL-2、IL-10、IFN-γ和TGF-β表达显著降低(P<0.01),FK组与FN组比IL-10、IFN-γ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PBMC高表达Th1和Th2型细胞因子.应用FK506在抑制IL-2,减轻排斥反应的同时,其他细胞因子也呈低表达.早期EN可能通过保护肠道黏膜,减轻术后炎性反应,产生与FK506一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s)在原位肝移植术后受体脾脏微嵌合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以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雌性SD大鼠为受体,建立异性别原位肝移植大鼠模型(n=4).术后第7天处死受体大鼠,分离受体脾脏单个核细胞,建立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经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抗原OX62表达予以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脾脏DCs培养体系的Y染色体基因片段(SRY基因)表达情况,明确受体脾脏中微嵌合体的形成.结果 大鼠异性别原位肝移植术后7 d,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的细胞具有DCs的形态学特征,并表达其表型OX62.PCR结果显示,受体脾脏来源DCs培养体系表达供体来源的SRY基因片段.结论 原位肝移植后,供体肝源性DCs或其前体在受体内迁移至脾脏,参与了受体微嵌合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及其对脊髓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共8例患者接受围术期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治疗,其中5例为主动脉夹层综合征,3例为主动脉瘤.术前行蛛网膜下隙置管,检测并记录脑脊液压力的基础水平.支架释放后记录脑脊液压力峰值,对压力升高30%以上者行脑脊液引流,维持压力至术前基础水平.结果 主动脉夹层综合征患者支架释放后的脑脊液压力升高(42.13±22.51)%,显著高于主动脉瘤患者的(8.33±4.04)%(P<0.05).其中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脑脊液引流,其余患者仅行脑脊液压力检测.共6例患者接受降主动脉内2枚覆膜支架长节段覆盖,降主动脉被覆膜支架隔绝的长度平均为(24.78±5.11)cm.术后及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截瘫或下肢轻瘫,无中枢感染及低颅压并发症.结论 脑脊液压力监测及引流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及术后脊髓缺血,并可有效避免低颅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