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30篇
  免费   787篇
  国内免费   722篇
耳鼻咽喉   125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86篇
基础医学   444篇
口腔科学   164篇
临床医学   2275篇
内科学   1377篇
皮肤病学   251篇
神经病学   553篇
特种医学   961篇
外科学   1418篇
综合类   4399篇
预防医学   1388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1716篇
  14篇
中国医学   1740篇
肿瘤学   53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319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714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980篇
  2010年   1069篇
  2009年   997篇
  2008年   1045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886篇
  2005年   830篇
  2004年   771篇
  2003年   736篇
  2002年   637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541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285篇
  1995年   261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7篇
  1965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91.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辛基-O,N-羧甲基壳聚糖(OCC),以透析法制备紫杉醇(PTX)-OCC载药聚合物胶束,并考察疏水烷基取代度对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形态结构,并以市售制剂为对照;通过体外溶血实验、豚鼠急性过敏实验及小鼠尾静脉注射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OCC对PTX有良好的增溶效果,在疏水基取代度为37.9%~58.6%时,载药量为24.9%~34.4%,包封率为56.3%~89.3%,且随着疏水辛基取代度的增加,载药量和包封率皆显著提高.疏水烷基链进一步提高则可能破坏胶束亲水疏水平衡而导致载药能力降低;载药胶束粒径为186.4~201.1 nm,随疏水烷基取代度的增加而减小,zeta电位为-47.5~-50.9 mV,疏水烷基取代度对其无显著影响,TEM照片显示该聚合物胶束为规则球形结构,粒径分布均匀.OCC对紫杉醇具有优良的缓释效果,未见突释,15 d累计药物释放量在60%~95%,缓释能力随疏水基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强.溶血实验、豚鼠急性过敏实验和小鼠尾静脉注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PTX-OCC溶血性和急性过敏反应低于市售制剂,PTX-OCC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50及95%可信限为134.4(125.0~144.6)mg·kg-1,为市售制剂LD50的2.7倍.初步认为PTX-OCC是安全可靠的静脉注射用纳米制剂.  相似文献   
992.
熊辉  聂建平  王梦洪 《江西医药》2008,43(9):928-92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8岁.因劳力性胸闷、心悸3年余.右侧肢体乏力2d于2008年1月18 日就诊.我院门诊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早(图1).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叶脑梗死.门诊拟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左侧颞顶叶脑梗塞.人院查体:体温36.6℃,脉搏5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阴性IgA肾病患者肾组织进行HBV-DNA的检测,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56例血清HBV抗原阴性和8例血清HBV抗原阳性的肾炎患者肾活检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的HBV-D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4例血清HBV抗原阴性和8例血清HBV抗原阳性的肾炎患者肾新鲜活检组织中的HBV-DNA。结果ISH在血清HBV抗原阳性的8例标本中HBV-DNA的检出率为88%(7/8),血清HBV抗原阴性56例中检测出HBV-DNA11例(20%)。原位杂交显示两组检出的HBV-DNA均以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分布为主,与组织中HBV抗原阳性颗粒的分布基本一致。荧光PCR在血清HBV抗原阳性的8例标本中HBV-DNA的检出率为100%(8/8),血清HBV抗原阴性14例中检测出HBV-DNA0例(0%)。结论HBV-DNA在IgA肾病肾组织中的检出,表明HBV在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粘蛋白(MUCl)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蛋白(mucin,MUC)是一类高分子量的糖蛋白,至今已发现15种[1].它分为分泌型和膜结合型两大类.MUC1粘蛋白(以下简称MUC1)正常情况下主要表达于许多分泌性器官的细胞膜顶端,如唾液腺、乳腺、肺泡,呈顶端表达,极性分布[2].在许多肿瘤中,MUC1也异常表达,主要见于唾液腺和消化道、呼吸道及乳腺、生殖道的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95.
崇明县作为上海市唯一的郊县,在药械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方面存在自身特点.通过对历年来崇明县药械违法案件进行分析,查找其违法特点和内在成因.为探索农村特色的药械监管道路,确保农村地区的药械市场安全可控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6.
2型糖尿病患者CA125和CA199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2m)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和CA199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00例正常人和110例D2m患者血清中CA125和CA199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CA125含量为(11.5±4.1)U/ml,CA199含量为(10.8±3.5)U/ml;D2m患者血清中CA125含量为(20.6±10.6)U/ml,阳性率为13.6%,CA199含量为(12.1±4.0)U/ml,阳性率为0.9%。结论D2m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而CA199则无显著性差异。CA125升高可见于非恶性疾病。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蛋白Kiss-1和KAI-1在人胆囊癌转移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技术研究Kiss-1和KAI-1在59例胆囊癌(其中转移病例23例)、7例癌旁和6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和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Kiss-1和KAI-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Kiss-1、KAI-1在转移病例中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两者的表达下调与胆囊癌的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Kiss1与KAI-1的阳性表达均与胆囊癌的Nevin分期呈明显负相关(P=0.000),且胆囊癌中的Kiss-1的阳性表达与KAI.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19,P=0.001)。提示Kiss-1与KAI-1均与胆囊癌的高转移潜能相关。结论:Kiss-1或KAI-1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癌侵袭和转移潜力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检测Kiss-1与KAI-1的表达可能对早期发现胆囊癌和评价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离体条件下皖贝母试管鳞茎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以单块愈伤组织分化形成的鳞茎个数和鲜重为指标,考察蔗糖浓度、水杨酸、活性炭和5 ℃低温预培养对皖贝母试管鳞茎的形成和生长的影响。结果:50 g·L-1的蔗糖处理形成的鳞茎个数和鲜重都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杨酸对试管鳞茎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以 5 g·L-1的活性炭处理形成鳞茎个数和鲜重优于其他处理,5 ℃低温预培养30~40 d对试管鳞茎的形成和膨大效果最好。结论:低温预培养30~40 d的皖贝母愈伤组织,接种于MS+KT 2 mg·L-1+NAA 2 mg·L-1+50 g·L-1蔗糖+5 g·L-1活性炭的培养基中,鳞茎形成和生长发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9.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半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是一味常用中药。半夏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 ℃,当气温高于26 ℃或低于13 ℃时半夏倒苗[1]。半夏倒苗既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2],也是一种有效的无性繁殖方式[3],但实际生产中高温引起半夏倒苗却导致其产量降低,因而在半夏生产中,防倒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增产技术[1]。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酚类化合物,在诱导植物获得性抗性中起信号传导作用[4]。研究表明,外源SA可显著提高黄瓜、豌豆及高羊茅幼苗的耐热性[5-7],但SA对大田高温胁迫下半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对半夏喷施不同浓度外源SA,来探讨SA对高温胁迫下半夏植株保护酶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 的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揭示外源SA对提高半夏植株抗热性的作用机制,为延缓半夏倒苗和增产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遮荫对半夏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以盆栽半夏为材料,研究遮荫条件下半夏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方法:待半夏苗高15 cm左右时,进行遮荫70%,90%和全光照(CK)处理,30 d后以三叶半夏中间叶片为材料测定半夏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后半夏块茎鲜重、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面积(SLA)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叶绿素a/b减小;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后叶片Pn、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下降,而表观量子效率(AQY)上升;光系统Ⅱ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结论:与对照相比,70%,90%遮荫条件下半夏株高、SLA,Chl,Pn,叶绿素荧光特征表现差异显著,其中,遮荫70%半夏块茎鲜重增加显著,为半夏生长发育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