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3篇
  免费   487篇
  国内免费   276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381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1117篇
内科学   684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2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12篇
综合类   2392篇
预防医学   1106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784篇
  12篇
中国医学   928篇
肿瘤学   185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94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2004年4月~2006年4月,我们对29例以腺样体肥大所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经口在鼻内镜直视下用腺样体吸割器切除腺样体,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2.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在预防或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制备缺血预适应(IP)、缺血-再灌注损伤(RI)、持续缺血(CI)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4种模型。模型制备后采集血标本,以及心脏病变部位心肌标本,并常规组织学处理、石蜡包埋后切片。结果:①CI组心肌梗死面积最大,其次为RI组,均明显高于IP组(P<0.01);②RI组和CI组的血清各项心肌酶含量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IP组(P<0.01),而后两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RI组和CI组的血浆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尤其以RI组最为显著,与IP组和control组相比较(P<0.01);而在control组和IP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RI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④缺血预适应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但较再灌注损伤组和持续缺血组则明显为低(P<0.001)。⑤从各组心肌梗死面积与细胞凋亡发生率的相关分析中,可见心肌凋亡细胞的数量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RI、IP和CI组的γ值分别为0.92,0.94和0.87,P<0.01)。结论:在心肌缺血缺氧早期,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与心肌细胞凋亡数量的多少有关;缺血预适应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和持续缺血引起的心肌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同时能明显减少这2种情况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93.
目的探索适用于在农村推广的地中海贫血(地贫)干预模式。方法依托计划生育系统,跟踪高危地贫夫妇,176对前期筛查出的高危夫妇已经妊娠者纳入研究。结果 176例孕妇中,25例孕妇失去联系,2例拒绝行产前诊断。其余149例,重型或中间型β地贫6例,重型α地贫4例,中间型α地贫(HbH病)15例,HbH病复合轻型β地贫1例;轻型(或静止型)α或β地贫或轻型(或静止型)α合并β地贫86例,正常37例。HbH病胎儿中,非缺失型(HbH-CS)5例,其余为缺失型HbH病。26例确诊重型或中间型α或β地贫者均终止妊娠。结论依托计划生育部门主动服务,是在农村开展地贫干预的适宜措施。  相似文献   
894.
目的 探讨在先心病胎儿中进行22q11微缺失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产前胎儿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孕妇16例行羊膜腔穿刺或脐静脉穿刺获取胎儿细胞,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22q11微缺失.结果 16例中检出22q11微缺失1例.结论 在先心病胎儿中行22q11微缺失产前诊断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95.
安徽省1996~2003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当前血吸虫病流行状况,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流行村为单位,统计全省疫区1996-2003年各项疫情指标,结合各年度疫情专题调查材料,分析全省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和流行特点,提出防治对策。结果 1996-2003年,全省人群与耕牛感染率下降53.9%和59.6%;疫区人群年均急感发病率呈波动状态,波幅1.8/10万~5.0/10万;全省螺情仍呈上升态势,钉螺面积净增8.10km^2。结论 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主要表现为:以青少年成批急性感染为主的突发疫情,钉螺面积扩大与螺密度增加,未控制流行区人畜重复感染严重,内陆流行乡村疫情回升等。因此,做好区域性防治规划,控制人群的感染与发病,加强钉螺的监测与控制措施,是当前全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96.
患儿,男,2岁,于1992年2月15日入院。发热,面黄,咳嗽,无黄染,无出血点及淤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肋下2cm,脾肋下未及,无鼻衄、呕血、便血。WBC7.6×10~9/L,RBC2.47×10~(12)/L,Hb86g/L,BPC104×10~9/L,网织红0.005,5天后骨髓象提示纯红再障。给予支持疗法,对症治疗。0.5月后患儿左下眼脸出现硬节,眼底出血。16d后骨髓象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系、红系受抑制。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原单+幼单0.775,  相似文献   
897.
把5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氮质血症20例为A组: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尿毒症32例以配对法分B、C两组,B组:血液透析(HD)加同A组中药方治疗;C组:用HD治疗。结果:总有效率A、B两组均明显优于C组(P<0.01),表示肾衰进展的回归系数依次为A>B>C;血肌酐例数每月的平均下降速度依次为C>B>A,而HD时间则为C>B。提示:中药治疗CRI,不但能缓解氮质血症期的病程进展,而且能延缓已进入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病程进展,从而可减少HD时间,单纯HD治疗可促进肾衰的病程发展  相似文献   
898.
目的 研究不同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开孔孔径对晶体变形和前房内流场的影响。 方法 从医工结合角度出发,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人工晶体不同开孔孔径对其变形及眼内房水流场(流量、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的影响。 结果 流体动力学方面,房水通过 ICL 中央孔的房水流量从大到小对应的孔径依次为 0. 36、0. 40、0. 30、0. 20、0. 10 mm,该流量与孔径呈非线性关系。 后房压力略高于前房,前后房压差随孔径增大逐渐降低。 眼内温度分布对孔径的影响并不敏感。 固体静力学方面,0. 36 mm 孔径的 ICL 变形量最小,其变形量受房水通过中央孔的流量所主导,该流量越大,ICL 的变形越小。 结论 本文综合流体动力学和固体静力学分析,验证了现有 0. 36 mm 孔径的合理性,并提出理想的孔径范围为 d≥0. 36 mm。 研究结果有助于探明 ICL 的失效机制,提高临床手术的成功率,为未来人工晶体的国产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99.
为达到既扩大椎管增加椎管容积 ,又减少脊柱后部结构破坏的目的。自 1993年 5月~ 1999年 10月采用椎板间开窗椎板内层切除、棘突基底部内层骨质切除、侧隐窝扩大 ,有椎间孔狭窄粘连者扩大椎间孔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5 6例 ,术后随访 6个月以上 42例 ,其中优 2 4例 ,良 17例 ,可 1例 ,优良率 97.6 % ,术后随访 2年以上 2 6例 ,优良率 10 0 % ,拍腰椎过伸过曲位片无明显滑脱及不稳。该术式做到减压充分 ,对脊柱稳定性干扰小 ,保留了脊柱各骨性结构连续性。病人恢复快 ,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方法。1 临床资料2 6例中男 14例 ,女 12例。年…  相似文献   
900.
20世纪80年代初,Patel等首次以金属网格板状的形式将钛网引入矫形外科,用于颚面骨重建与髋臼置换手术。一直以来,钛网常被用于治疗骨缺损,对钛网进行合理的剪裁与塑形后将其填充骨块,并移植于目标区域提供支撑作用。1986年,Harms与Biedermann发明了第1件钛脊柱内置物,将其设计成椭圆网格状柱形体,作为一种脊柱垫圈,为植骨块提供支撑,该技术明显提高了脊柱植骨融合率,同时使得自体取骨产生的髂骨、胫骨或腓骨植骨块骨折或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