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9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80篇 |
临床医学 | 124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53篇 |
外科学 | 387篇 |
综合类 | 82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63篇 |
2011年 | 96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儿童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7例上颈椎疾患患儿。其中,先天性游离齿状突伴寰枢椎脱位4例,枢椎肿瘤伴寰枢椎脱位1例,顽固性寰枢椎旋转脱位1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脱位1例。术前均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输入Mimic,Simpleware软件后,建立三维仿真模型,用于手术模拟和术中辅助,并根据需要设计寰枢椎椎弓根导航模板。在数字骨科技术支持下共实施后路手术4例,前路手术2例,前后联合手术1例。术后CT钉道扫描观察寰枢椎螺钉的置入情况,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系统对脊髓功能进行术前、术后评分。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手术时间3~6h,平均3.5±0.6h;手术出血300~400ml。实施后路寰椎椎弓根钉棒固定5例,实施前路TARP手术2例。共置入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10枚,枢椎椎弓根螺钉10枚,寰椎前路侧块螺钉2枚,枕骨髁前路螺钉2枚,枢椎逆行椎弓根螺钉2枚,枢椎椎体钉2枚。术后CT扫描显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未出现螺钉偏入椎管或椎动脉孔的现象。术后患者肢体麻木症状减轻或消失,四肢肌力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8.6±1.5分,提高到15±1.8分(P<0.05)。结论:采用数字骨科技术辅助手术,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上颈椎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镁合金AZ31B对骨骼肌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扫描电镜明确镁合金AZ31B的表面形态,采用兔骨骼肌细胞与合金直接接触培养,研究其黏附率,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其黏附情况.采用浸提液培养细胞,研究其1、3、5、7d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镁合金表面形态粗糙,有利于细胞的黏附,结果提示骨骼肌细胞在合金表面具有良好的黏附率,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黏附率逐渐增高,扫描电镜见到骨骼肌细胞在镁合金表面黏附良好.细胞增殖率结果提示镁合金促进骨骼肌细胞增殖,且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结论]镁合金AZ31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于骨骼肌细胞的早期黏附,且促进骨骼肌细胞的增殖,为镁合金AZ31B适用于骨科置入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制备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并考察其成骨活性. 方法 应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空白壳聚糖纳米微球和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的分布,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及累积释药率.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以无菌手术分别在大鼠左侧股部建立肌袋.A组大鼠肌袋内植入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含rhBMP-2 1 mg),B组大鼠肌袋内植入rhBMP-2 1 mg,C组大鼠肌袋内植入空白壳聚糖纳米微球,D组大鼠肌袋内不做任何处理.评估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成骨活性.结果离子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球形规整、分散均匀,微球平均粒径为230.0 nm,分布较集中,包封率为66.87%±4.58%,载药率为(33.44±2.29) μg/mg.A、B、C、D组的ALP活性平均分别为(1.94±0 35)、(1.48±0.56)、(0.20±0.07)及(0.18±0.06) k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59,P=0.000),A、B组明显高于C、D组,且A组高于B组.4组钙含量平均分别为(5.20±1.42)、(3.80±1.40)、(0.19±0.08)、(0.20±0.08)μ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42,P=0.000),A、B组明 显高于C、D组,且A组高于B组. 结论 离子交联法可成功制备出均一的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该微球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和缓释性能,且其骨诱导活性优于单纯rhBMP-2.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分析和精确矫形的新方法,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膝内外翻畸形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5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膝内、外翻畸形患者18例;膝内翻4例,膝外翻14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14~54岁,平均25.4岁。所有患者采用薄层CT扫描获取双下肢的二维图像数据,计算机辅助建立的双下肢三维解剖模型,将双下肢三维解剖模型导入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中,通过计算机辅助精确测量股骨角、胫股角、胫骨关节面夹角等参数,根据计算机辅助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骨部位、截骨角度,通过提取表面点云数据,CAD设计个性化辅助截骨模板,最后采用计算机模拟设计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精确截骨和矫形的手术过程。术中根据计算机辅助模拟的手术方案,对4例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采用胫骨近端截骨+内固定术,14例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股骨髁上截骨+内固定术。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定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后早期X线证实:膝内、外翻畸形完全矫正,下肢负重力线恢复正常。术前计算机辅助测量与X线的测量值,两者测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X线测量的股骨角、胫股角、胫骨关节面夹角等参数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术前(55.4±15.2)分,术后半年(81.8±9.6)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方法组与计算机辅助矫形组相比,术后口角、B角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膝内外翻复发、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异体骨排斥反应,给予伤口换药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现骨不愈合。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膝内外翻分析和精确矫形,将膝内外翻畸形的精确矫形提升到数字化水平,具有更加精确、更加可靠、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定位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目的:建立简易可靠的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定位技术。方法:设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利用40套干燥配套寰枢椎标本,测量与进钉点相关的数据参数,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结果: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和枢椎下关节突中线与后正中矢状面的距离分别是19.61mm、19.21mm,二者仅相差0.40mm。结论: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可作为术中判断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完善人工寰齿关节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正常、齿状突切除、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后、疲劳试验后等状态的标本进行三维角度运动范围和前后向剪切、前屈、后伸和旋转刚度测试.结果: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后,寰枢关节各方向运动范围和中性区接近正常状态,前屈、后伸和侧屈运动范围较齿状突切除后减小;寰枢关节剪切和前屈、后伸刚度大于正常状态,而旋转刚度小于正常状态;屈伸和旋转疲劳1 500次对三维运动范围和刚度大小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基本能达到既稳定寰枢关节又保留其运动功能的双重目的,但存在松动脱落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验证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进钉技术。方法:利用40套干燥配套寰枢椎标本测量进钉技术的相关参数,而后临床应用该技术方法置钉并行X线、CT复查其准确性。结果:寰椎椎弓根平均宽度为7.78mm,进钉点在寰椎椎弓根中线外侧2.2m,螺钉进钉点可由经枢椎下关节突中点的纵垂线来确定;手术中该方法不仅能简化操作过程,而且术后检查发现螺钉均准确置入。结论:用枢椎下关节突中点作为术中判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AIXS侧块钢板螺钉系统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方法 对29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AIXS后路侧块钢板螺钉系统固定,随访其内固定、骨融合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期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术后无螺钉松动、移位和断裂。29例患者均在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XIS侧块钢板内固定系统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相对安全、方便的特点,是下颈椎后路内固定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9.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operation with computer-aided 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 and the conventional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trimalleolar fractures.Methods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trimalleolar fracture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7 to March 2008 were divided into 2 even groups randomly.Group A underwent 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rapid pro-totyping and demonstration of individual fracture model before operation.Group B received only conventional procedures.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valuated by Cedell criteria and compared statistically between the 2 groups.Comparision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made in the exposure tim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time curative effect.Results Fallow-up from 8 to 15 months revealed that the operation time for Group A (45.43 ± 9.38 minute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for Group B (58.61 ± 12.32 minutes) (t = - 2.948, P < 0.05).The exposure time between the 2 groups had no statiscal difference (t = - 1.06, P =0.102).The excellent rate of curative effect in Group A was 83.3% and 66.7% in Group B.Conclusion Computer aided rapid prototyping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for trimalleolar fractures.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