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为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完全旷置右心后对心钠素分泌的影响。选择13例心外管道TCPC病人(TCPC组),13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内修复术病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术后3-4周及随访时(3-51个月)静脉采血,用放免法测定其心钠素含量,结果表明,TCPC组术后早期及随访时心钠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4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乳糜胸并发症病人,其早期心钠素含量显著低于未发生并发症病人(P&;lt;0.05)。结论:心外管道TCPC术后,因完全旷置右心,心钠素分泌量不足,这可能会导致机体水盐代谢失衡,TCPC一些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NTG)、维拉帕米(VP)和罂粟碱(PA)3种药物及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混合液(VG)对人桡动脉的解痉作用。方法 收集3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桡动脉标本,采用组织浴槽方法,分别比较NTG(NTG组)、VP(VP组)、PA(PA组)、VG(VG组)和对照组对体外痉挛桡动脉的治疗效果和经过药物预处理后桡动脉发生痉挛的情况,并进行痉挛缓解实验和痉挛预防实验。结果 VG组、VP组、NTG组和PA组的桡动脉都可以在11min内完全缓解痉挛。但在最初的3min内,VG组和NTG组的舒张效果明显好于其它两组(P〈0.05);舒张曲线显示舒张能力依次为VG组〉NTG组〉VP组〉PA组。在桡动脉预处理抗痉挛实验中,VG组与V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G组和VP组与NTG组和P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藏24h后,VG和VP仍能预防血管痉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TG组和PA组几乎没有作用,这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几种药物成分最终都能不同程度地预防和缓解桡动脉痉挛,但从采用药物预防痉挛的角度及考虑治疗的时效性,VG更适合用于CABG中对桡动脉的处王单。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0.1mm厚的Gore-Tex片作肺动脉单瓣重建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早中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7月,对48例合并肺动脉狭窄或闭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矫治手术,术中采用0.1mm厚的Gore-Tex片作肺动脉单瓣的Dacron血管片重建RVOT,其中包括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狭窄33例、型肺动脉闭锁8例、肺动脉瓣缺如3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狭窄2例,永存动脉干1例,完全型大动脉错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血氧饱和度达1.00,右心室/左心室收缩压比值0.22~0.65,右心室与左、右肺动脉压差<10mm Hg。所有患者(100%)均随访3~48个月,无死亡和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无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瓣轻度反流13例,中度反流5例,Gore-Tex膜具有活动功能40例。结论采用0.1mm厚的Gore-Tex片作单瓣重建RVOT,其早中期临床结果显示有较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心房黏液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研究统计93例心房黏液瘤患者,所有患者在体外循环下经右心房入路摘除黏液瘤。术中注意摘除瘤体要完整,适度去除瘤蒂周围的正常组织。如有合并瓣膜问题,注意同期处理。结果:体外循环时间31~440 min,平均45.2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250)min,平均27.2 min,实行左心房黏液瘤切除87例,右心房黏液瘤切除6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复发2例,余预后良好。结论:心房黏液瘤应积极早期手术治疗。保护瘤体完整性和同期处理心脏其它病变,摘除瘤体后维持心脏正常解剖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二氮嗪(DZ)对经缺血预适应(IPC)后的老年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老年和青年Wistar大鼠,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7组(每组8只):青年对照组、青年I/R组、青年IPC组、老年对照组、老年I/R组、老年IPC组、老年DZ组.对照组全心灌流90 min.I/R组心脏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30 min.IPC组灌流10 min,经2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后,缺血30 min,再复灌30 min.DZ组灌流10 min,给予含DZ(100 μmol/L)的K-H液灌注20 min,余同IPC组.比较各组复灌30 min后心排血量(CO)、左室发展压 (LVD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 (±dp/dtmax) 的恢复率;检测缺血前及复灌30min后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 (CK) 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和心肌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含量.结果 青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CK生成明显减少,NO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增加,CO、LVDP、+dp/dtmax、-dp/dtmax恢复率明显增加(P<0.01).而在老年大鼠中,IPC组与I/R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DZ组与I/R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或P<0.01).结论 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保护作用减弱,其机制可能与NO信号通路表达受抑制有关,DZ可恢复IPC对老年大鼠I/R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二氮嗪预处理(DPC)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减弱的机制。方法取糖尿病SD大鼠及非糖尿病SD大鼠48只,建立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各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组):全心灌流12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在心脏平衡灌流30 min后,缺血30 min再灌注KH液1 h。DPC组:在心脏平衡灌流10 min后,给予含二氮嗪(100μmol/L)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5 min后,再给予含二氮嗪的KH液灌注5 min,再复灌不含二氮嗪的KH液5 min,然后缺血30 min,再灌注KH液1 h。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用DMSO代替二氮嗪,过程同DPC组。比较各组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心肌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①CK活性:非糖尿病大鼠中,再灌注后DPC组CK活性与I/R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DMSO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大鼠中,再灌注后DPC组与I/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DA、SOD含量:非糖尿病大鼠中,DPC组MDA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1)、SOD含量明显高于I/R组(P〈0.01)。而在糖尿病大鼠中,DPC组与I/R组比较,MDA和SOD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心肌组织NO、cGMP及NOS含量:非糖尿病大鼠中,DPC组NO、cGMP及NOS含量与I/R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DMSO组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大鼠中,DPC组与I/R组、DM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C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减弱,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大鼠心肌NO-cGMP信号通路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特点,以总结抗生素选择的经验。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60例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IE患者。入院后连续采血3次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治疗原发病,血培养结果回报前应用万古霉素+阿米卡星;血培养阳性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用药。如抗生素不能控制感染、心功能未见改善,施行急诊手术。结果:术前血培养及术中赘生物细菌培养总阳性率33.4%。感染病原菌:草绿色链球菌7例(35%)、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25%)、肠球菌2例(10%),口腔链球菌、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及布氏杆菌各1例(5%)。本组药物敏感试验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11例(55%),万古霉素敏感17例(85%),阿米卡星敏感10例(50%),万古霉素+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敏感20例(100%)。结论:先天性主动脉二叶瓣畸形合并IE病原体菌种呈现分散化、复杂化趋势。积极加强对IE患者的血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极为重要。无药敏结果的情况下,联合应用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CoxⅢ型迷宫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行CoxⅢ型迷宫手术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行CoxⅢ型迷宫手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通过手术前后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观察心功能情况,并总结其临床经验。 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心脏瓣膜手术及迷宫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损伤及脑血管意外情况。体外循环时间143~201 min,平均(174.43±15.4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96 min,平均(88.71±3.54)min,呼吸机应用时间18~47 h。术毕复跳时均无心房颤动。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1例,经强心利尿,改善心功能等治疗后好转;低氧血症1例,经控制感染,雾化排痰,加强体疗后恢复。住院期间应用心脏起搏器起搏4例,出现心房颤动2例,心房扑动1例,其中电复律1例,其余给予补充血容量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术后出院时恢复窦性心律11例(91.67%)。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2年,心功能明显改善。随时间延长,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逐渐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CoxⅢ型迷宫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肯定,精准把握手术指征和严格掌握外科手术操作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的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缝隙连接蛋白40(Cx40)表达和分布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或对照组,n=5):只穿线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组(I/R组,n=5):给予前降支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早期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5):行IPC处理后,余处理同I/R组。延迟IPC组(L-IPC组,n=5):在IPC处理24h后,余处理同I/R组。早期远程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n=5):给予RIPC后,余处理同I/R组。延迟RIPC组(L-RIPC组,n=5):RIPC处理24h后,余处理同I/R组。测量心房组织Cx40、43的mRNA表达、Cx40、43蛋白表达以及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x40、43的分布。结果 I/R组Cx43和Cx40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布无规律且侧面分布相对增加。而各种IPC方式(IPC、L-IPC、RIPC、L-RIPC)在I/R后,心房Cx43和Cx40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下降不明显,其分布多于心肌细胞闰盘处,仅少量分布于心肌细胞侧面。结论 IPC能维持I/R后的心房肌Cx43和Cx40的较高表达,并维持其空间分布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长期肺循环无搏动血流对微血管床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犬右肺单侧无搏动血流灌注的动物模型,6个月后对比研究两侧肺组织毛细血管床微小动脉结构以及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变化.结果 无搏动血流灌注的右肺微小动脉eNOS表达显著低于左肺(t=2.24,P<0.05),细胞凋亡fas表达显著高于左肺(t=2.16,P<0.05),两者显著负相关(r=-0.82,t=0.151,P<0.05).图像分析显示,微小动脉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值右肺显著低于左肺(t=2.14,P<0.05).结论 长期无搏动性血流灌注会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对eNOS合成减少,导致微动脉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动脉静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