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手术治疗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6年来经手术治疗的11例良性颅内压增高症患的临床资料。结果半年随访11例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视力、视野好转8例,无变化3例。结论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经内科治疗无好转且视力明显恶化,应尽快行手术挽救视力,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人体解剖学、现代影像学、计算机三维重建、逆向工程技术及快速成形技术,设计一种新的颈椎弓根后路螺钉内固定方法。方法采集患者CT原始三维数据建立颈椎三维模型,导入三维重建软件Amira3.1,虚拟图像上采集拟固定椎弓根数据,应用逆向成形技术(RE)设计进针导航模板,利用激光快速成形(RP)技术制作颈椎模型和导航模板。在该模板导航下,后路螺钉内固定治疗9例颅底畸形。术中利用制作的导航模板与颈椎的后部结构相贴合,通过导航孔进行颈椎椎弓根的定位,植入椎弓根螺钉。术后根据X平片和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的位置。结果建立制作个体化颈椎导航模板的方法,通过RE、RP技术生产出的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适用于颅颈交界区后路螺钉内固定。结论利用RE和RP技术为颅颈交界区后路螺钉内固定定位、固定提供了一种全新、准确、安全、可靠的方法,在神经外科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颅颈交界和胸腰椎椎弓根的固定。  相似文献   
13.
X-刀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合并胶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32岁,间歇性头昏头痛一年, 1995年8月2日晚上突然左上肢发麻,触电感,随即意识丧失,倒地,伴四肢抽搐,历时1 min,无大小便失禁.同年11月CT检查报告右额叶大脑镰旁有2.8 cm×3 cm范围的不规则强化灶(图1),其间和边缘低密度交错;右顶叶交界处1.2 cm×1.5 cm的低密度灶,增强不明显.DSA检查右额叶中线部位显示畸形血管团2.5 cm×2.6 cm,大脑前动脉明显增粗,诊断右额动静脉畸形;右额顶低密度病灶.  相似文献   
14.
大黄预防重型颅脑外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预防重型颅脑外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110例重型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42例应用精黄片鼻饲,进行早期治疗(治疗组),68例早期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2组伴发多脏器损害的情况;同时检测血浆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的MODS发生率为57.35%,病死率为36.77%,治疗组分别降至35.72%和28.57%;治疗组肝、胃肠道、呼吸系统损害明显减少,血浆LPS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TNF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中药大黄对严重颅脑外伤后MODS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内恶性脊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5例椎管内恶性脊膜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讨论其病因、术前诊断及外科治疗。结果3例肿瘤全切,2例次全切。随访3月~5年,2例复发再次手术。结论椎管内恶性脊膜瘤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其复发率、生存期与手术切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人胚胎雪旺细胞脊髓内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采用人胚雪旺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并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显微镜下切除脊髓损伤节段增厚的瘢痕组织,松解粘连,切开囊腔或空洞。取人胚胎背根神经节,培养成雪旺细胞并贴附于可吸收薇乔3-0紫色线及薇乔网的载体上,然后将其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本组共治疗53例,其中男42例,女11例,年龄2~58岁,伤后时间为4个月~19年。结果 雪旺细胞移植后2~8w时随访,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国际标准评价,53例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部分恢复,其中运动功能由术前(41.49±15.83)分提高到术后(44.62±15.39)分,轻触觉由(57.89±22.87)分提高到(63.94±23.67)分,针刺觉由(55.96±20.99)分提高到(59.68±20.57)分。患者术后无脊髓感染、功能损伤加重及死亡等并发症。术后复查MRI示脊髓无瘤样增生及空洞扩大。结论 人胚雪旺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脊髓损伤安全可行,能促进晚期脊髓损伤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犬颅脑枪弹伤后细胞内Ca^2+与c-Fos表达变化的规律。方法:实验于2002-03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实验外科地下靶道进行。以德国小口径步枪子弹致伤犬颅脑贯通伤模型为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及伤后不同时间弹道挫伤区中c-fos基因的表达。制备脑组织的活细胞悬液进行原代培养;应用特异性Ca^2+荧光指示剂Fluo-3/AM标记,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伤后不同时间弹道挫伤区细胞内Ca^2+分布情况。结果:弹道挫伤区神经元中c-fos基因表达于伤后30min开始增加(P&;lt;0.05),2h达到高峰(32.4&;#177;2.4,P&;lt;0.01),6h逐渐下降。培养得到了贴壁的犬颅脑火器伤后的脑组织活细胞。并观察到伤后30min细胞内Ca^2+开始升高(P&;lt;0.05),持续升高到伤后6h以上(269.9&;#177;2.5)。结论:神经元中Fos表达是由Leao播散性抑制所致。播散性抑制可将细胞外Ca^2+转移至细胞内,造成细胞外Ca^2+浓度下降,引起皮质神经元去极化,Ca^2+内流及神经元去极化均可引起c-Fos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4:6)配型的脐血单核细胞(UCBMC)移植治疗慢性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以及最佳细胞剂量和联合使用甲基强的松龙(MP)、碳酸锂对细胞移植的作用。 方法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例S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A、B、C、D、E组),每组4例受试者。在患者损伤上下缘脊神经背根入处的4个点(上下各2点)注射UCBMC,A、B、C组分别为每点各注射4、8和16 μL(100 000 UCBMC/μL,640万细胞)到SCI部位的上方和下方脊神经背根入处,D组为16 μL细胞注射加30 mg/kg MP静脉注射,E组为16 μL细胞注射加MP和口服碳酸锂(750 mg/d),一个疗程6周。受试者进行3~6个月的强化步行训练,以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为主要评分指标,脊髓损伤步行指数(WISCI)和脊髓独立量表(SCIM)为次要评分指标。 结果20例受试者的SCI平面分别位于C3~T11,平均受伤7年。治疗前,16例(80%)患者行走<10 m,18例(90%)患者自理生活需要协助。治疗后41~87周,受试者ASIA运动评分无明显变化,而WISCI和SCIM评分明显提高。15例(75%)患者可在辅助下步行10 m,12例(60%)患者恢复膀胱和肠道控制,5例(25%)患者由完全性SCI变为不完全性SCI;所有患者无神经功能丢失。 结论UCBMC移植和步行训练能提高慢性完全性SCI患者的WISCI和SCIM评分,但对运动评分没有改善,因此推测UCMBC移植能促进轴突的生长,从而激活中枢模式发生器,改善运动、排尿和排便等功能,而且联合使用MP和碳酸锂对细胞移植治疗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晚期脊髓损伤许旺细胞移植前后MRI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38例晚期脊髓损伤患者许旺细胞移植前后的MRI特征,并采用ASI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移植前38例在MRI上均显示脊髓软化囊性变,平均体积为(7.61±9.38) mm3,移植后10例软化囊性变消失,其余28例软化囊性变均有缩小,平均体积缩小至(5.96±7.56) mm3 (P < 0.05)。移植后脊髓功能均有部分恢复,运动评分由移植前(41.56±16.68)分提高至移植后(44.15±17.14)分(P < 0.05);针刺觉评分由移植前(58.85±23.45)分提高至移植后(65.50±23.85)分(P < 0.05);轻触觉评分由移植前(56.56±23.43)分提高至移植后(65.75±23.25)分(P < 0.05),提示MRI能较好反映许旺细胞移植前后脊髓的形态学特征,脊髓软化囊性变的缩小或消失可作为判断许旺细胞移植成活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 ,偶发事故的增多 ,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其死亡率高达3 0 %~ 5 0 % ,且若出现继发中枢性呼吸衰竭则几乎无救治存活的可能。近年来作者先后成功抢救此类病人 9例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9例 ,男 6例 ,女 3例 ,男女比为 2∶1 ;年龄 1 1~ 62岁 ,平均 3 6 6岁。致伤原因 :车祸伤 5例 ,高处坠落伤 2例 ,钝器打击伤 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最短 1 3小时 ,最长 1 6小时 ,平均 6 8小时。临床表现 :9例患者入院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 ,GCS评分 6~ 8分 ;其中病理征阳性者 3例 ,瞳孔变化者 4例。合并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