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乳管造影在诊断无肿块的乳头溢液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乳头溢液的患者进行了乳管造影,分析了造影结果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乳管造影对无肿块的乳头溢液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敏感性为83.3%。结论:乳管造影对无肿块乳头溢液的病变可作出较准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小儿心脏术后急性肾衰竭(acute reual failure,ARF)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例1岁8个月小儿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等并发症,及时进行CRRT治疗,每天8~12 h,共治疗4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苏醒,肾功能恢复,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维持正常,尿量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CRRT是治疗小儿心脏术后AR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重症儿科疾病开辟了新的治疗前景,在儿科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自1985年5月至1999年12月作者收治急性化脓性心包炎12例,其中9例行心包大部分切除术,另3例行心包开窗引流术,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应用急诊体外循环(ECC)抢救危重患者的经验。【方法】应用ECC技术抢救危重患者21例,其中心脏病患者18例,非心脏病患者3例。【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脱机,4例术后死亡,17例术后随访1~5年,生存良好。【结论】在紧急情况下采用急诊ECC可挽救以往认为无法抢救的危重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38例的诊断、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38例,其中先天陛心脏病11例(28.9%),风湿性心脏病12例(31.6%),退行胜变6例(15.8%),无基础病变者9例(23.7%),所有病人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术前进行血培养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外科手术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及大血管赘生物32例(84.2%),血培养阳性17例(44.7%)。手术后死亡2例(5.2%)。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和内、外科联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三尖瓣置换术的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共施行三尖瓣置换术31例.其中风湿性病变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外伤1例,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1例.31例中植入双叶机械瓣24例,生物瓣7例.同期施行二尖瓣置换术(MVR)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2例,MVR+AVR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肺动脉瓣切开术1例.1例合并预激综合症患者术前于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病死率9.68%(3/31).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术后25例随访生存惠者中,心功能(NYHA)Ⅰ级16例,Ⅱ级7例,Ⅲ级2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精细的手术技巧、避免传导柬损伤、选择合适的瓣膜、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施行三尖瓣置换术是安全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8.
目的 介绍胸部正中下段小切口及右前外侧小切口行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 除2例房间隔缺损(ASD)经右前外侧小切口入路外,其余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48例,其中ASD26例,室间隔缺损(VSD)14例,法洛四联症2例,风心病2例,冠心病4例。结果 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结论 胸骨正中小初口行心胜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9.
缩窄性心包炎通常由于急性心包炎发展成慢性炎症、疤痕和纤维化 ,导致心包增厚 ,且无顺应性。常见病因有结核、肿瘤、放疗手术创伤 ,由于其病程进展的不可逆性 ,常需外科手术介入 ,而在重症患者 ,手术时极易误伤心肌及冠脉血管 ,手术风险大且难以彻底切除病变心包 ,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包剥脱术 ,安全、可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4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5~ 4 7岁 ,平均年龄 4 1.5岁。术前心功能一级 ,术前CVP为 2 8~36cmH2 O ,平均 31.2cmH2 O。心电图 :房颤 2例 ,室上速 1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ST -T改变。胸部X光 :0 .5 1~ 0 …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特点及经验.方法 对102例60岁以上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50例,主动脉瓣置换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0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同时置换3例,二尖瓣置换+冠脉搭桥(CABG)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CABG术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主动脉瓣置换1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15例,三尖瓣成形术10例,左房折叠术5例.共置换瓣膜128枚,其中机械瓣86枚,生物瓣42枚.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5.88% (6/102).术后合并并发症: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例,呼吸功能不全15例,心律失常1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0例,精神症状5例,脑血管意外2例,术后开胸止血2例,切口愈合不良3例,消化道出血1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细致的手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老年换瓣手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