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1.
自1996~2002年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96例,术中采用不同类型骨折应用不同的复位方法进行复位。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67例,女29例。年龄13~46岁,平均31.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8例,坠落伤23例,砸伤5例。合并伤:四肢骨折15例,膀胱破裂7例,尿道断裂5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8-06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7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单因素分析各观察指标与膝关节僵硬的相关性,有意义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确定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工人、吸烟史、高能量损伤、开放性骨折Gustilo分型、术后镇痛、术后引流、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术后膝关节僵硬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atzkerⅥ型、合并伸膝装置损伤、外固定架固定时间60 d、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的软组织损伤、清创术超过2次、合并异位骨化、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与术后膝关节僵硬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伸膝装置损伤、外固定架固定时间60 d、需植皮或皮瓣修复的软组织损伤、清创术超过2次、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14.5%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硬;膝关节僵硬各危险因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延迟患膝早期主动功能锻炼从而增加了膝关节纤维化或粘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粉碎股骨干骨折术中旋转及成角畸形的预防。方法自2001年4月~2003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50例,术中采用骨科牵引床和C型臂X线机透视。采用髋、膝、踝关节中点连线为下肢轴线,测量中立位双侧股骨颈、股骨髁、小转子到股骨皮质投影的长度,健侧及患侧一致后锁死锁钉。术后CT扫描测量股骨前倾角了解旋转畸形程度,摄骨盆平片测量颈干角。结果患侧组前倾角值为(14.98°±10.26°),最大值为34.26°,最小值为-5.00°,健侧组前倾角值为(12.98°±1086°),最大值为32.20°,最小值为-4.60°,使用配对资料t检验,P>0.05,差异无非常显著性的意义。患侧组颈干角值为(128.44°±11.24°),最大值为137.36°,最小值为109.12°。健侧组颈干角值为(129.98°±10.66°),最大值为134.36°,最小值为112.26°。P>0.05,差异无非常显著性的意义。结论股骨干骨折采取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治疗,术中应在影像监视器监控下以髋、膝、踝关节中点为下肢轴线,测量中立位双侧股骨颈、股骨髁、小转子到股骨皮质投影的长度可预防股骨旋转及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评介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甄选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并术后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完事病例25例(A组),另选25例术后未行系统康复训练者作对照组(B组)。随访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比较。平均随访21个月(6-25个月),结果:所有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周(7-12周),无内固定物断裂病例,无感染病例。应用Bostman评分方法分别对两组病例术后3个月和6个月膝磁节功能善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在两个阶段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有效保留了髌骨长度,固定牢固从而可早期进行功能训练,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6.
Pilon骨折是波及踝关节的胫骨下 1 3骨折。由于小腿下 1 3软组织少 ,缺少相应保护 ,受到高能量损伤后使原发软组织、骨膜、骨质损伤重 ,治疗困难。我科对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的 38例Pilon骨折做回顾性总结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病人中 ,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16~ 75岁 ,平均 35 .2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2 2例 ,建筑事故 14例 ,钝器伤 2例。1 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手术 ,闭合骨折 ,待肿胀消退后应用AO推荐的 4个典型步骤进行 :(1)腓骨长度的恢复 ;(2 )胫骨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髋臼横断骨折两种常用的内固定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比较。方法 取成年男性防腐骨盆标本 4个 ,制成半骨盆标本 8个 ,模拟髋臼横断骨折 ,随机分为二组 ,给予后柱单钢板及后柱双钢板内固定。通过传动杆与股骨头对髋臼进行连续垂直加载 ,直至内固定失败。结果 髋臼横断骨折后柱单钢板内固定及后柱双钢板内固定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分别为 2 5 2 2 5±92 12N及 10 40± 143 0 6N。结论 后柱双钢板内固定的稳定性高于后柱单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38.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 1 993年 3月~ 1 998年 1 0月 ,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35例 ,其中 1 8例行胫骨关节面的有限固定 ,1 7例行前或内侧支撑钢板固定 ,随访 0 5~ 5年 ,按Helfet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 3例Ⅱ型损伤中 ,优良率为 85 % ;Ⅲ型损伤的 1 2例中 ,优良率为 50 %。结论 治疗的效果决定于原始损伤的程度、复位的质量和固定的稳定性。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一种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9.
肩胸关节脱位是一种严重损伤,产生于高能暴力,对其认识不足容易延误诊治。该文对肩胸关节脱位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0.
【摘要】目的:观察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人工膀胱反射弧恢复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完全性脊髓损伤(ASIA分级A级)患者行人工膀胱反射弧重建,其中28例脊髓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痉挛性膀胱),切断并显微吻合单侧S1前根与支配膀胱最强的神经根(一般为S2或S3)前根;8例脊髓圆锥损伤患者(弛缓性膀胱)采用腓肠神经移植并显微吻合T10/T11神经根前根及支配膀胱最强的神经根前根。通过对34例(2例痉挛性膀胱患者死亡)患者术前、术后6、12、18个月随访并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无菌生理盐水灌注速度25ml/s),评估痉挛性和弛缓性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两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均选其具有代表意义的尿流动力学检查指标,整理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6例痉挛性膀胱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术后3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尿量、膀胱顺应性不同时间点间比较两两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例弛缓性膀胱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残尿量由术前的495.1±56.6ml降至术后18个月时的264.4±30.8ml,且术后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逼尿肌压力由术前的6.3±3.9cmH2O升高到术后18个月时的82.9±4.3cmH2O,且术后3个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一例通过搔抓下腹部皮肤引起排尿。结论:利用脊髓正常反射通路重建神经原性膀胱人工反射弧改善膀胱功能是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