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宋运琴 《首都医药》2001,8(5):30-31
左冠状动脉主干承担着左心室大部分心肌的血液供应,一旦狭窄,尤其是重度狭窄,是发生大面积心肌梗死或猝死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以手术为最佳.此手术的危险主要在麻醉诱导阶段.  相似文献   
12.
剥切肋骨与切皮痛应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剥切肋骨和切皮的痛应激强度,选择20例开胸手术病人,测定吸入53%N2O时七氟醚的剥切肋骨和切皮MAC,并监测循环应激反应。结果表明,七氟醚的剥切肋骨MAC(MACRE)与切皮MAC(MACSI)数值相同,均为0.84±0.02%。但循环监测显示,剥切肋骨时血压和心率升高比切皮时更显著(P<0.001)。提示在同一麻醉深度剥切肋骨的痛应激反应比切皮时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压对成年及老年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用依文氏蓝染色、光镜及镧醛灌注电镜法观察去氧肾上腺素诱发的急性高血压对成年及老年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成年及老年组大鼠皮质及小脑蓝染程度明显高于尾壳核、海马和丘脑。光镜下可见局灶性神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溶解,胞浆空亮,细胞嗜酸性增强。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及基底膜完整,镧离子全部位于血管腔内。结论 去氧肾上腺素诱发的高血压可以引起广泛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以皮质和小脑更为明显。同时可引起中枢神经细胞局灶性肿胀变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后的苏醒特征,将36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均分为三组,用快速肺泡冲洗法分别测定各药物的初醒和完全清醒MAC,并系统观察临床苏醒过程。结果,七氟醚的初醒和完全清醒MAC为0.37±0.08%和0.26±0.06%;异氟醚为0.32±0.04%和026±0.04%;安氟醚为0.37±0.04%和0.31±0.05%。初醒和完全清醒时间七氟醚为5.0±1.9min和8.3=1.7min;异氟醚为8.9±2.6min和12.9±3.0min;安氟醚为9.6±2.9min和15.4±5.1min。显示尽管三种药的停药前维持浓度依次降低,但苏醒时间则依次延长,表明七氟醚的苏醒确实更快。另外发现术后三组病人均对初醒时的情景无明确记忆,完全清醒后还有3~5min的遗忘期。  相似文献   
15.
老年病人开胸术后早期低氧血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需行开胸手术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就此回顾调查了我院近5年200例老年病人开胸手术后早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情况病人200例,男121例,女79例,年龄61~77岁,体重49~76kg。其中食管癌手术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在保健工作中的开展及可采用的最佳麻醉方法、麻醉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间保健工作中无痛胃肠镜开展情况及检查者所采用的麻醉方法、麻醉用药及不良反应。结果 1997~2007年行消化道无痛胃肠镜检查者共805例,被检查者数量逐年增加,尤以2005年以后增加明显(2005年46人次;2006年196人次;2007年520人次),2005年以前胃肠镜检查分开进行,2005年以后除了复查性检查外,胃肠镜检查多一次完成。麻醉方法及用药:2005年以前神经安定镇痛麻醉(咪唑安定1mg+芬太尼50ug或可塞风8mg或凯芬50mg),2005年以后全静脉麻醉(咪唑安定1mg+芬太尼50ug或氯诺昔康(可塞风)8mg或氟比洛芬酯(凯芬)50mg+丙泊酚(异丙酚)0.8-1.2mg/kg),所有检查者无1例发生麻醉意外或并发症。结论 在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的保健对象中,采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和全静脉麻醉方法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安全、可行.应强调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呼吸监测的发展推动着呼吸管理不断改善,使不少危重病人能够耐受麻醉和手术而得到挽救。理想的情况应能保证气道通畅,维持通气换气功能接近正常。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抑制,有良好的血氧饱和(95~98%),适宜的PaCO_2(25~45毫米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大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脑屏障(BBB)通 性变化及神经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6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均采用尼龙线栓堵左侧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建立暂时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对照组(MC组)不用全麻药;异丙酚预防组(MP1组)及硫喷妥钠预防组(MT1组),在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前30min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0mg/kg或2.5%硫喷妥钠溶液40mg/kg,继之以异丙  相似文献   
19.
大容量全肺灌洗的麻醉与监测王鹏1宋运琴2朱然1赵丽侠1曹淑媛1纪怀臻11河南省平顶山矿务局总医院,邮政编码:4670002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我院于1993年3月至9月,对33例尘肺病人实施62例次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其中4例一次麻醉双肺灌洗,经过顺利,...  相似文献   
20.
65岁以上老年人地氟醚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定我国 6 5岁以上老年人地氟醚的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 (MAC)。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 6 5岁以上患者 ,术前检查排除肝、肾、脑及心脏系统疾病 ,无酗酒史 ,无术前用药。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氧和 3%地氟醚吸入诱导插管 ,全凭吸入地氟醚麻醉。采用Dixon’sup and down方法 ,交叉出现 6对切皮不动 动的患者即终止。 6对切皮不动 动患者切皮时地氟醚浓度的平均值即为MAC。结果  17例患者中出现 6对不动 动的交叉对 ,MAC为 (5 0 8± 0 2 6 ) %。结论 老年人地氟醚MAC较文献报道的年轻人MAC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