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211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225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4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4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牙周炎是一种牙齿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破坏性疾病,是成年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伴有错畸形及牙列缺损的重度牙周炎的治疗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口腔医生掌握多学科的诊疗知识,严格把控不同治疗阶段的时机和标准,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多个口腔问题,最终恢复其健康、改善功能和美观。文章展示了1例Ⅲ期C级牙周炎患者经完善的牙周基础治疗消除炎症,通过正畸治疗改善咬合并重建缺牙区修复间隙,最后结合种植修复治疗重建口腔功能的多学科综合诊治过程,为此类重度牙周炎病例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上下颌牙列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及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为临床邻面去釉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2019年6—10月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医学影像科行CBCT检查患者50例,根据纳入标准选取符合测量条件的牙齿145颗,运用Invivo软件测量每颗牙齿邻面接触区的釉质厚度及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结果    从切牙至第一磨牙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大多数牙位的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大于近中(P < 0.05),仅有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上下颌左右侧同名牙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除上颌中切牙-侧切牙、上下颌侧切牙-尖牙邻面接触区外,其余相邻牙齿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上颌邻面接触区平均釉质厚度大于下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下颌近远中邻接点到牙合面的垂直距离均小于到釉牙骨质界的垂直距离(均P < 0.05)。结论    不同牙位近远中邻面接触区釉质厚度不同,邻接点距离牙合面和釉牙骨质界的垂直高度也不同,临床邻面去釉时不同牙位去釉量不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应结合CBCT影像资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自噬对高胆固醇饮食大鼠下颌骨结构改变的影响及辛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组)10只、高胆固醇组20只;喂养24周后,高胆固醇组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一组继续喂养高胆固醇饲料(HC组),另一组在高胆固醇饲料中加入5 mg/kg辛伐他汀(HC+SIM组)。喂养32周后,取大鼠空腹血进行生化检测;处死大鼠后对下颌骨进行骨组织形态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自噬相关基因Lc3及p6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3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1.539、16.596,均P < 0.05);其中NC组和HC+SIM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HC组(均P < 0.05),而NC组和HC+SIM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与NC组比较,HC组大鼠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明显下降,而骨小梁间隔增加,Lc3及p6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HC组比较,HC+SIM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均明显升高,骨小梁间隔减小,p6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NC组和HC+SIM组这些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自噬可能参与调控高胆固醇饮食大鼠下颌骨结构的改变,辛伐他汀能够改善高胆固醇饮食导致的大鼠下颌骨微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44.
种植治疗因其临床长期效果稳定,逐渐成为牙列缺损或缺失后的常规修复方法,而充足的骨量和良好的软组织条件对种植治疗方案的实施至关重要。罹患重度牙周病变的磨牙不但在拔牙之前已经存在牙槽骨吸收,而且在拔牙窝愈合过程中所发生的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均会增加种植治疗的难度。文章完整展示了1例磨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病例从病情分析、采取微创拔牙和微翻瓣技术在拔牙窝实施位点保存创造良好硬组织条件、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种植修复到追踪观察3年的具体实施过程,为评价此类病例微创拔牙和微翻瓣位点保存术后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5.
手术是颌骨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囊肿刮除术、开窗减压术(袋形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术后采用影像学方法观察骨腔的愈合或囊腔的缩小,是术后疗效评估及开窗减压术后选择二期囊肿刮除术时机的必要措施。由于不同的手术方式,上、下颌骨结构的差别,病变类型、大小以及患者年龄等差异,可能影响囊肿术后骨沉积的速率与结果。文章结合文献和笔者的经验,就颌骨囊肿术后骨形成的影像特点与相关因素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家长陪同对口腔门诊患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七氟烷全身麻醉口腔治疗患儿120例,随机分为陪同组和未陪同组,每组60例。陪同组患儿在治疗前麻醉诱导期及治疗后苏醒期均有家长陪同,未陪同组患儿在麻醉诱导期及苏醒期均无家长陪同。采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对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进行评分,并计算躁动发生率。结果 陪同组PAED评分为(9.18 ± 3.41)分,未陪同组PAED评分为(10.57 ± 3.62)分,两组PAE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04,P = 0.03)。陪同组躁动发生率(26.67%)明显低于非陪同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91,P = 0.01)。结论 治疗前麻醉诱导期及治疗后苏醒期有家长陪同,可减少患儿躁动的发生,提高家长对口腔治疗的满意度,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R+DA-EPOCH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初治DLBCL患者,采用R+DA-EPOCH方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46.67%),部分缓解(PR)7例(23.33%)。双重表达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非双重表达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率为86.54%,至随访终点的PFS率为78.67%。结论 R+DA-EPOCH方案对于DLBCL的有效率较高,尤其可克服双重表达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
患者 男,69岁,外院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区占位后入本院。站立位-卧位血浆血管紧张素水平正常,血浆儿茶酚氨水平正常,血压140 mmHg/90 mmHg(1 mmHg=0.133 kPa)。彩超检查:右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为13.8 cm×10.0 cm 囊实混合性包块,边界清晰,内回声不均。CDFI:其内可见彩流信号。诊断:右肾上腺区囊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49.
口腔颌面-头颈部是黏膜黑色素瘤的高发部位,该病侵袭性强,易发生区域和远处转移,预后很差,临床治疗有很大的难度。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法已经形成,治疗效果有所提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肿瘤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取得了巨大突破,尤其是小分子抑制剂和免疫调节治疗的发展,打开了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突破口。目前,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已向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0.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19-year-old woman who consulted for low-back pain 3 weeks after her first delivery. This young woman had a personal history of protein C deficiency and was treated daily during her pregnancy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Her body mass index was 34 and she only gained 10 kg during her pregnancy. Since the delivery - which occurred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 - she had suffered from a gradually increasing right-buttock pain and limp.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revealed a fracture of the right sacral ala. After analgesia and 1 month of home relative bed rest, the patient recovered her functional capacities. Regarding our patient, who had no potential clinical risk factors for osteoporosis, the causal effect of heparin is thus possible but not certain. This case report illustrates the fact that clinicians should have a high suspicion of pelvic fracture in post-partum women, even in very young ones, presenting sudden onset of low back and pelvic pain, especially when they have received heparin during pregnancy. MRI seems to be the key exam because it is able to detect and stage fractures or microfra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