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在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性损害(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thy,FAP)中的淀粉样变形成机制.方法 (1)利用质量分析装置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测定TTR基因突变类型.(2)刚果红染色(Congo red,CR)结合偏振光显微镜检查鉴定心脏组织是否发生淀粉样变沉积.(3)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淀粉样变沉积蛋白类型.(4)组织形态学分析确定TTR淀粉样变沉积程度及其分布特点.结果 (1)MALDI-TOF/MS分析结果说明基因突变类型为ATTRVal30Met.(2)FAP患者心脏组织CR染色与偏振光显微镜检查确定淀粉样变沉积阳性,且心肌纤维间隙存有明显淀粉样变沉积.(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淀粉样变沉积前蛋白为TTR.结论 FAP ATTRVal30Met患者心肌间隙与疏松间质处,淀粉样变沉积明显,提示机体内TTR的载体运输或蛋白化学修饰等因素在淀粉样变形成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从翼状胬肉颈部开始分离球结膜和胬肉组织并逆向撕除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该手术患者72例(72眼),随访12~24个月;分析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结果随访期间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术后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78%。结论采用显微镜下从翼状胬肉颈部开始分离球结膜和胬肉组织并逆向撕除翼状胬肉的切除手术,操作容易,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3.
显微镜下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用显微器械在显微镜下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显微镜下行提上睑肌缩短术18例20眼,观察术后局部反应及矫正效果。结果:随访观察0.5~2a,手术结果判定为I级(良好)18眼,II级(尚好)2眼,手术后眼睑水肿、结膜充血轻微,无穹窿结膜撕裂、脱垂、睑内外翻及闭合不全者。结论:显微镜下提上睑肌缩短术解剖层次清晰,分离组织彻底,损伤轻微,使手术操作更精确,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反应轻,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调查分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异常原因,保证报告值的准确可靠。方法 对单次监测结果超过记录水平的人员发放《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超记录水平核查登记表》。结果 2014年度共计252人次个人剂量异常,其中从事诊断放射学工作的占47.2%,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的占25.4%,从事工业探伤的占15.1%。大部分异常剂量在5 mSv以下,占65.9%;在5~10 mSv范围,占26.2%;大部分的剂量异常并非实际受照。导致剂量异常的原因主要有剂量计佩戴不规范,工作量大、接触射线时间长,以及操作不规范等。结论 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5.
临床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行髓核摘除术后由于纤维环的完整性被破坏, 其抵抗压力的功能受损.当椎体随承载后,椎间隙变窄塌陷,导致脊柱的内源性稳定因素被破坏,可引起或加重椎间关节和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使脊柱的稳定功能下降.人工椎间盘可望解决这一难题.但目前在临床应用的人工椎间盘还存在以下问题:(1)假体活动度过大,稳定性不够.(2)有滑动核突出现象.(3)金属盖板缺乏表面处理,与骨表面的生物相容性欠佳 .故探索异种生物椎间盘移植是治疗椎间盘疾患的途径之一.目前近交系猪被认为是异种移植的最理想的供器官动物.探讨猪的椎间盘能否用作临床移植材料,首先需要解决人体对异种组织材料的免疫排斥反应.α-半乳糖基(α-Cal)是公认存在于除旧世纪灵长目以外的哺乳动物体内的异种抗原.本实验通过检测版纳小耳猪椎间组织中α-Cal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猪-人异种椎间盘移植提供依据.采用6头8-11月龄雄性近交系版纳小耳猪的椎间盘组织,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以植物凝集素作为亲和物质,采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猪椎间盘组织中异种抗原的分布情况.椎间盘纤维环状软骨细胞及髓核软骨样细胞的核膜有染色阳性的棕黄色颗粒沉着.云南近交系版纳小耳猪椎间盘组织中有异种抗原存在,但抗原性较弱,可以成为临床损伤修复中良好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46.
目的关于蛋白激酶C(PKC)在神经元突起生长和神经再生中的作用,目前仍存有争议。本研究主要观察PKC对离体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生长的调节作用,旨在阐明PKC对突起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纯化胎龄14天(E14)的SD胎鼠的脊髓前角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并检测不同时相点膜/浆PKC活性(m/c-PKCactivity)的比值。结果神经元培养3-11d期间,神经元内m/c-PKC比值以及PKC-βII在突起中的表达水平均与突起生长呈显著相关关系(r=0.95,P<0.01;r=0.73,P<0.01)。此外,PKC激动剂PMA能显著提高m/c-PKC比值,且与神经突起的生长一致(r=0.99,P<0.01)。而PKC抑制剂GF109203X则能显著抑制突起生长,且不被PMA作用所逆转。结论PKC的活性在脊髓神经元突起生长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βII亚型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高糖培养系膜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组、高糖+缬沙坦组及高糖+肾康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大小、周期分布,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及[3H]亮氨酸([3H]Leu)掺入法反映细胞DNA及蛋白质合成情况.结果:高糖组系膜细胞G1期比例增高,G2期、S期比例下降,蛋白质合成增加,DNA合成减少,细胞体积增大;肾康注射液组与高糖组比较,细胞周期分布趋于正常,蛋白质合成减少,DNA合成增加,细胞体积减小.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抑制高糖培养系膜细胞的肥大反应.  相似文献   
48.
成年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死亡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索成年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方式.方法选择大鼠坐骨神经切断损伤模型,术后48 h、7 d、15 d、30 d动物经4%多聚甲醛常规灌注固定,取L4~L6脊髓节段,TUNEL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坐骨神经切断后TUNEL染色和电镜观察均检测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结论周围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出现凋亡,表明神经元的凋亡可能为成年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引发神经元死亡的重要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眼内微小磁性异物早期简易定位及电磁铁吸出术的优点。方法眼内微小磁性异物伤后48h内17例(17只眼)。置角膜吸附型眼内异物定位器X线下正侧位摄片定位,在睫状体平坦部距异物最近处全层切开4~5mm,板层缝线牵引切口,电磁铁头部贴于切口吸出异物。结果电磁铁一次吸出异物15例,1例仅切开巩膜未能吸出,后切开睫状体平坦部后顺利吸出;1例异物嵌入巩膜壁内,后从结膜侧眼球外进路用镊夹出异物。本组病例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早期简易定位电磁铁吸出眼内微小磁性异物,手术简易快捷,创伤小,未发生感染。在暂未开展玻璃体切除术的单位,可以作为早期后段眼内微小磁性异物摘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研究新疆哈萨克族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的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小梁和虹膜组织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作矢状连续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镜下见小梁网眼变窄或消失,内皮细胞减少,小梁网中有色素沉积,部分小梁网完全被色素斑块遮盖,看不清小梁结构,部分可见小梁虹膜并置,小梁纤维化伴玻璃样变性。Schlemm腔内壁内皮细胞不同程度增生,致管腔呈不规则狭窄甚至管腔闭塞,部分管腔内可见色素沉积。虹膜变薄,基质疏松,有的虹膜间质血管壁增厚并呈玻璃样变,部分可见虹膜间质薄壁血管形成。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组织的病理损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既可以有效地防止视功能的损害,又能有效地预防因高眼压而造成的前房角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