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颅颈畸形患者寰齿间隙及脑干脊髓角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探讨颅颈连接畸形的不稳定性因素.方法:选择颅颈连接畸形患者40例(畸形稳定组8例、畸形不稳定组32例)和正常对照20例,测量寰齿间隙、脑干脊髓角,并对各种畸形(寰枕融合、颅底凹陷、C2-3分节不全)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畸形组寰齿间隙测量值大于对照组,脑干脊髓角测量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畸形组不稳定组的寰枕融合、颅底凹陷发生率高于畸形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稳定与不稳定组间C2-3分节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寰枢间隙愈大、脑干脊髓角愈小颅颈连接不稳定发生的可能性愈大.寰枕融合、颅底凹陷是导致先天性颅颈连接畸形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且不稳定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2.
报告海绵窦段颈内动脉损伤致非瘘性蝶窦内假性脉瘤2例,颅底骨折、延迟性鼻衄和单眼视力障碍三联征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均治愈,本文着重就可脱性球囊和国产钨丝螺旋圈的优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3.
人脑胶质瘤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p53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p53在人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及75例脑胶质瘤标本中survivin、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正常对照组和胶质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和45.3%,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Ⅰ级、Ⅱ级和Ⅲ,Ⅳ级,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33.3%、74.2%,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p53在正常脑组织和人脑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和41、3%,差异有显著性(P〈0.05)。胶质瘤Ⅰ级、Ⅱ级和Ⅲ-Ⅳ级,p53的阳性表达率0%、41.7%、67.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75例胶质瘤组织中survivin与p53共阳性23例,共阴性33例,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38,P〈0.01)。结论1)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而升高;2)突变型p53蛋白的活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p53基因的突变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3)p53的突变与survivin的激活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p53基因蛋白产物和端粒酶活性在脑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 ,和两者与脑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改进的TRAP银染法对 4 8例脑肿瘤及 10例正常脑组织中p53蛋白和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脑肿瘤中p53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为70 8% (34/ 4 8) ,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为 77 1% (37/ 4 8) ,正常脑组织中两者均呈阴性表达。其中 2 9例脑肿瘤端粒酶活性与p53蛋白均有表达。结论 :p53和端粒酶参与脑肿瘤的发生发展 ,p53蛋白和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脑肿瘤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相关标志物 ,脑肿瘤中p53蛋白与端粒酶活性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6例,现报告如下。l 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例,女3例。年龄12-58岁,平均年龄39.7岁。所有病例均无外伤史。入院前脑脊液鼻漏持续1周至2个月。头痛者3例,视力视野改变者3例,嗅觉丧失者2例。1.2 影像学检查:X线颅骨平片检查4例,3例存在鞍区骨质改变。CT检查6例,发现鞍区占位2例,空蝶鞍1例,颅内积气3例。MR检查4例,发现鞍区占位2例,空蝶鞍2例,颅内积气2例。CT脑池造影检查4例,3例明确漏口部位,其中1例可见造影剂通过漏口;另1例未能明确…  相似文献   
106.
脑脊液漏在神经外科临床中较常见 ,多为外伤所致。自发性脑脊液漏少见 ,其病因隐匿 ,漏口定位困难 ,往往给治疗带来不便。本文报道了 6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院 1990年以来收治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6例 ,男 3例 ,女 3例。年龄 12~ 5 8岁 ,平均 3 9.7岁。入院前脑脊液鼻漏持续时间最长者 2个月 ,最短者 1周。头痛 3例 ,视力视野改变 3例 ,嗅觉丧失 2例。所有病例均无外伤史。诊断依据鼻腔溢液史及其糖定量大于 1.7m mol/ L ( 3 0 mg%)。对每例的病史、影像学…  相似文献   
107.
星形细胞瘤组织中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5例星形细胞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TRAIL及其受体DR4、DR5、DcR1、DcR2的mRNA转录表达。结果:在45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TRAIL、DR4、DR5、DcR1、DcR2的mRNA的阳性例数分别为44例、38例、41例、40例、2例。有36例星形细胞瘤DR4、DR5、DcR1的mRNA协同转录,阳性率80%。TRAIL及其受体在低级别(Ⅰ~Ⅱ级)与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AIL及其受体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表达,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其中星形细胞瘤18例(WHO grade Ⅰ~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20例(WHO gradeⅢ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2例(WHO gradeⅣ级))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TGF-α mRNA、TGF-α蛋白及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无TGF-α和EGFR表达.50例星形细胞瘤TGF-α mRNA阳性率为56%,TGF-α蛋白和EGFR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4%和68%,3者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1).TGF-α蛋白与EGFR蛋白表达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人脑星形细胞瘤有TGF-α基因异常表达,TGF-α/EGFR自分泌系统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 (NSCs)对视神经损伤后视觉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持视神经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 ,分别于夹伤当天和损伤后 4周一次性向视神经鞘膜内注射NSCs。植入后 4周检测夹伤视神经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re visualevokedpotential,F VEP)。结果 视神经损伤后F VEP潜伏期 (wavelatency ,Wl)延长且振幅 (waveamplitude ,WA)降低 ,与正常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NSCs移植组损伤眼F VE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延期移植组更为明显。结论 NSCs移植有效促进了视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优化脐血单核细胞( UCB-MNCs)的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筛选影响UCB-MNCs培养的各因素,优化培养条件.设立优化组、对照组(UCB-MNCs以1.0×106/L接种于含2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积分数为0.10胎牛血清、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其后检测各组培养细胞增殖及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对各组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筛选后优化培养条件为:低糖DMEM培养基中含20 mg/L bFGF、50 μg/L干细胞因子(SCF)、10 μg/L重组人粒细胞生长因子(G-CSF)、培养瓶用层粘连蛋白(LN)包被.原代培养的细胞密度优化组细胞( 108.15±6.90)增殖优于对照组(51.48±1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3代UCB-MNCs中MSCs含量优化组(94.87%)优于对照组(7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可以筛选出脐血单核细胞的优化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