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室炎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相关脑室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全组9例均从分流阀抽取脑脊液细菌培养.7例拔除原分流管同时行脑室外引流;2例利用原分流管行脑室外引流.7例病人脑室内应用万古霉素,全组病例均静脉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脑室炎治愈后再行V-P分流.结果 7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或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治愈,2例分流术后再度感染.结论 拔除分流管、脑室外引流、敏感抗生素的使用及感染治愈后再次分流是治疗V-P分流相关脑室炎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精确定位、手术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68例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神经影像学、视频脑电图、症状学以及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等方法综合定位致痫灶。采取单纯脑软化灶切除术治疗11例,脑软化灶+周边致痫皮层切除术治疗31例,脑软化灶+周边致痫皮层切除十功能区致痫皮层低功率电凝热灼术或多处软膜下横切术治疗20例,脑软化灶+周边致痫皮层切除术+胼胝体前部切开术治疗6例;17例同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后继续正规服用抗癫痫药物。结果60例随访1—7年,EngelⅠ级21例,Ⅱ级32例,Ⅲ级4例,Ⅳ级3例,总有效率88.3%。具有精神症状的患者术后精神症状均明显缓解。出现暂时性轻偏瘫18例,永久性轻偏瘫2例,暂时性失语6例,颅内感染3例。结论手术是治疗外伤后晚期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术前准确定位致痫灶、术中ECoG监测及采取合适的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对25例AVM出血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入院后急诊采用单纯脑内血肿清除者5例,侧脑室引流者7例(11人次),保守治疗13例.所有病例病情稳定后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显示AVM存在.行二期手术切除者10例,血管内栓塞加手术切除者8例,血管内栓塞加γ-刀治疗者5例,γ-刀治疗者1例,放弃治疗者1例.6个月后随访,恢复良好17例,中残5例,重残2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除颅内高压意识障碍或脑疝者,均可暂行保守治疗.在未行DSA检查前采用手术者应避免盲目切除畸形血管造成术中止血困难,明确AVM情况后综合治疗效果好,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神经节苷脂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GM-1)能够修复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损伤。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神经节苷脂(GM-1)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对照的开放实验。地点与材料:研究地点为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外科和郑州大学医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材料为胎龄10周流产胚胎脑组织。方法与主要观察指标:从人胚胎脑组织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培养于含bFGF和B27的DMEM/F12细胞营养液中,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GM-1,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含3%血清的DMEM/F12营养液诱导细胞分化,每间隔6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化情况。结果:5d,10dMTT比色显示:bFGF(20mg/L)+B27+DMEM/F12和GM-1(33.5mg/L)+B27+DMEM/F12两组间t检验,P值均&;gt;0.05;GM-1(33.5mg/L)+B27+DMEM/F12与B27+DMEM/F12两组间t检验,P值均&;lt;0.05;GM-1(0.335mg/L)+B27+DMEM/F12,GM-1(3.35mg/L)+B27+DMEM/F12与B27+DMEM/F12间t检验,P值均&;gt;0.05。分化实验发现,接种6h后,(3%)血清+DMEM/F12组神经球周边可见明显的细胞突起,呈放射状向周围伸出,而3个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突起短且细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的细胞突起均逐渐伸长,3个实验组分化能力低于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GM-1能够维持神经干细胞的原始神经状态,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对神经干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神经干细胞体内可发育成终末神经细胞,替代受损组织,重建神经环路恢复功能。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动物实验性脑挫裂伤的治疗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与材料: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外科。18只Wistar(来源于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成年大鼠雌雄不拘。清洁级。干预: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侧大脑半球致伤未移植;实验组:单侧致伤行细胞移植;双侧半球致伤组:一侧对照,对侧移植。主要观察指标:损伤区脑组织大体观察和该区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结果:移植组(侧)大脑半球肉眼观损伤区脑组织基本平坦,镜下见大量新生的细胞和血管,而变性或坏死细胞少见。实验组(侧)大脑局限性凹陷。组织坏死,镜下有细胞变性、坏死,区域性融合呈空泡状,缺乏细胞增生迹象。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脑挫裂伤具有显著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Fe3O4 纳米化颗粒是近来发现的活体示踪剂,由于其毒性可导致标记细胞死亡,寻找合适的浓度进行细胞标记已成为活体示踪的关键.实验以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靶点,探讨Fe3O4 纳米化颗粒标记的合适条件.方法:实验于2007-08在郑州大学完成.①细胞来源及颗粒: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由郑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杨波教授自健康产妇胎盘羊膜中提取,产妇对实验知情同意,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Fe3O4 纳米颗粒由美国Sigma公司生产,商品名:菲立磁,批号094k0788.转染剂多聚左旋赖氨酸购自大连宝生生物公司,批号033K4351.②实验方法:向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2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置于37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达80%~90%融合时胰酶消化传代.取传至第3代的细胞,放入含DMEM/F12培养基的10 mL培养瓶中,密度调整为1×109 L-1.设立3组:单纯Fe3O4组分为4个亚组,即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0,30,40,80 mg/L的Fe3O4纳米颗粒;Fe3O4 多聚左旋赖氨酸组分为4个亚组,即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上述终浓度Fe3O4纳米颗粒后,再加入1.5 mg/L多聚左旋赖氨酸;培养基对照组,仅加入DMEM/F12培养基.各组细胞标记12 h后,均更换为DMEM/F12培养基培养3周.③实验评估:分别于标记后12 h、36 h、1周和3周,普鲁士蓝染色检测Fe3O4纳米颗粒进入细胞情况,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结果:①Fe3O4 纳米颗粒标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终浓度为20 mg/L的Fe3O4纳米颗粒细胞标记率为60%,终浓度为30,40,80 mg/L的Fe3O4纳米颗粒细胞标记率均为100%.单纯Fe3O4组可见少量蓝染的Fe3O4纳米化颗粒分散于细胞浆内,Fe3O4 多聚左旋赖氨酸组蓝染颗粒明显增多,部分聚集成团.②标记后细胞活性测定:与培养基对照组比较,当Fe3O4终浓度为20,30 mg/L时,单纯Fe3O4组、Fe3O4 多聚左旋赖氨酸组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 > 0.05);当Fe3O4终浓度升高至40,80 mg/L时,上述2组细胞活性均显著降低(P < 0.05).结论:①与多聚左旋赖氨酸混合,能够使进入细胞内的Fe3O4纳米颗粒增多,从而加强细胞标记效果.②30 mg/L Fe3O4纳米颗粒细胞标记率可达100%,且该浓度不影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活性.③30 mg/L Fe3O4纳米颗粒联合多聚左旋赖氨酸是标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17.
脊髓肿瘤合并颅内压增高三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徐国本,王树凯,宋来君,龙江脊髓肿瘤合并颅内压增高者甚少见,国内有学者报告在19年期间收治的椎管内肿瘤568例中,并发颅内压增高者仅2例。作者现将近期内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8.
不同途径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外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不同途径移植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损伤大鼠,比较脑损伤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为脑损伤治疗选择有效的移植途径.方法:制作80只Wistar大鼠脑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为单纯脑损伤大鼠,共20只;治疗组分为尾静脉移植组(A组)、侧脑室移植组(B组)、脑损伤区移植组(C组),每组20只,均给与植入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采用NSS评分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脑损伤区移植组大鼠行为学改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移植组分别与尾静脉移植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尾静脉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损伤区移植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是治疗脑损伤大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冻存液对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及再培养情况的影响,并探索简单有效的冻存与复苏方法.方法:将含有血清培养基短期体外培养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为4组,分别加入不同冻存液(体积分数):A组10%二甲基亚砜 40%胎牛血清 50%DMEM/F12,B组10%二甲基亚砜 90%胎牛血清,C组5%二甲基亚砜 4.5%羟乙基淀粉 20%胎牛血清 70.5%DMEM/F12,D组10%胎牛血清 90%DMEM/F12.以相同方法冻存并复苏细胞,比较4组细胞回收率及再培养情况.结果:A、C 2组细胞复苏后回收率高于另外2组(P均<0.05),且于复苏后再培养24 h内出现较多贴壁细胞.结论:以5%二甲基亚砜 4.5%羟乙基淀粉 20%胎牛血清 70.5%DMEM/F12作冻存液冻存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右美沙芬对兔急性脑外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技术研究右美沙芬治疗兔颅脑急性损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雄性白家兔 2 0只 ,随机分为 2组。A组 (n =1 0 )为脑外伤组 ,B组 (n =1 0 )为脑外伤后右美沙芬治疗组。应用TCD分别测定外伤前、伤后 5min、6h、72h、1 6 8h兔大脑中动脉 (MCA)脑血流速度。观察指标为收缩期血流速度 (vS) ,舒张期血流速度 (vD)和脉动指数 (PI)。结果 :A组伤前、后 5min、1 6 8hvS 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vS((39.4 5± 7.5 )cm/s,(4 1 .2 0± 5 .94 )cm/s)与B组 ((5 1 .6 8± 1 0 .32 )cm/s,(5 2 .4 1± 8.5 6 )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组伤前、后 5min、1 6 8hvD 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vD((2 6 .33± 3.4 6 )cm/s,(2 5 .84± 5 .6 9)cm/s)与B组 ((33.6 4± 4 .2 7)cm/s ,(34.86± 7.4 8)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组伤前、后 5minPI值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伤后 6h、72h、1 6 8hPI(2 .0 6±0 .5 8,2 .2 5± 0 .36 ,1 .5 3± 0 .39)与B组 (1 .2 6± 0 .2 9,1 .38± 0 .2 9,0 .96± 0 .1 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提示右美沙芬可通过改善脑血流速度、降低脉动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