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63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观察表面活性剂与氟化钠涂料防治根面龋与单独用氟化钠涂料或洗必泰涂料防龋效果的比较.方法测定离体牙釉-牙骨质界下4×4 mm开窗区分别经洗必泰与氟化钠涂料(简称氟泰涂料)、洗必泰涂料、氟化钠涂料等处理,观察进行矿化试验和抗龋试验后牙骨质表面的显微硬度.结果试验前后牙骨质表面硬度相比,氟泰涂料组、氟化钠涂料组均有显著差异,且氟泰组比氟化钠组硬度值显著增加.抗龋试验前后牙骨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相比,氟泰组、氟化钠组无显著差异.洗必泰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用氟泰涂料可增强牙骨质表面硬度,与氟化钠组效果相同,但优于氟化钠组.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探讨表面活性剂加氟化钠涂料防治根面龋是否优于单独用氟化钠涂料或洗必泰涂料。方法 :在离体牙釉 -牙骨质界下开窗 4mm× 4mm ,分别经洗必泰加氟化钠涂料 (简称氟泰涂料 )、洗必泰涂料、氟化钠涂料等处理后进行矿化实验和抗龋实验 ,然后测定各组牙骨质表面的显微硬度。结果 :3组矿化实验前、后牙骨质表面硬度相比 ,氟泰涂料组和氟化钠涂料组较洗必泰组均有显著差异 ,且氟泰组比氟化钠组硬度值显著增加。抗龋实验前、后牙骨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相比 ,氟泰组、氟化钠组无显著差异 ,洗必泰组、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用氟泰涂料改善牙骨质表面硬度与氟化钠组具相同效果 ,且优于氟化钠组。  相似文献   
163.
偏侧咀嚼对下颌骨骨密度及面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丢失减少、骨折危险性增加、骨骼显微结构发生破坏的常见疾病.口腔部位骨质的丢失包括牙周骨吸收、颌骨骨密度减低、剩余牙槽嵴吸收等.本文采用最灵敏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双侧下颌角的骨矿物密度以观察偏侧咀嚼与颌骨骨密度变化的关系,探讨偏侧咀嚼是否导致对侧下颌骨骨密度的降低.由于颌骨骨密度降低可能加重牙周骨吸收;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往往也伴随颌骨骨密度降低,颌骨骨密度减低可能使颌骨结构减弱,易发生骨折,甚至可能影响种植体的周围骨质.因此,本研究对今后防治口腔部位的骨丢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尖锐湿疣 (CA)皮损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研究 ,探讨VEGF在CA发病、发展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皮损组织及正常包皮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正常对照包皮组织中VEGF无或有弱的表达 ,在CA皮损组织则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VEGF可能参与了CA皮损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染色体驱动蛋白KIF4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5 cm以上结直肠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KIF4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KIF4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KIF4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5 cm以上结直肠黏膜组织(P < 0.001);KIF4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化程度(P=0.023)、淋巴结转移(P=0.020)、远处转移(P=0.032)、TNM分期(P < 0.001)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P=0.014)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无关(P > 0.05)。在随访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KIF4A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KIF4A低表达组(P < 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KIF4A表达程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血清CEA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显示,KIF4A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IF4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KIF4A对于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证型失眠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脉图参数的变化规律,探索特征参数。方法运用智能脉诊仪采集16例火热相关证候失眠患者、18例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及20名健康人群的寸口六部脉的脉图参数,应用最小二乘回归选优方法进行分析,使用特征参数图谱方式进行表达。结果失眠心脾两虚证的特征参数包括时域参数2个(左、右尺w),频域参数23个(右尺相位6、左关能量6等),主要分布在左尺、右尺及左关部位;失眠火热证相关的特征参数包括六部脉脉位,时域参数5个(左关h1、左尺h1等),频域参数9个(右关能量4、右尺能量4等),主要分布在右寸、右关和右尺部位;失眠两组之间的特征参数包括时域参数5个(右寸t1、右尺h1等),频域参数7个(右寸相位7、左寸相位12)等。结论不同证型失眠患者与健康人群及失眠不同证型间的脉诊参数存在差异,右尺相位6/左关能量6、右关能量4/右尺能量4及左寸相位12/右寸相位7可能分别为失眠心脾两虚证、火热证及心脾两虚证火热证的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167.
施成飞  宋军  史逸华 《中国肿瘤》2014,23(3):261-264
[目的]探讨区域性缓释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68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术中使用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30例,术中未使用缓释氟尿嘧啶。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使用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治疗组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腹腔化脓性感染1例;而对照组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无腹腔化脓性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9%vs6.7%,χ^2=0.037,19=0.847)。治疗组2年局部复发率为5.3%,而对照组2年局部复发率为23.3%(χ^2=0.060,P=0.027);两组2年无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60,P=0.807)。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分别为94.7%和76.7%(P〈0.05)。[结论]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安全、可行,可降低胃肠肿瘤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8.
<正>老年人低血糖时往往临床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出现低血糖症,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如突发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及精神症状时更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现将我院2013年2月收治1例疑似急性脑血管病,后经头颅CT排除脑血管病,血糖检测诊断为低血糖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总结胃肠道类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5例胃肠道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疗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15例胃肠道类癌患者,中位年龄57岁;男性10例,女性5例;其中胃类癌9例(60.0%),直肠类癌5例(33.3%),小肠类癌1例(6.7%).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9例(60.0%),腹胀4例(26.7%),大便次数增多4例(26.7%).6例接受CT检查,其中5例发现原发病灶或转移灶,1例未见明显异常.15例均行内镜检查及活检,其中11例经活检明确,余4例确诊前分别误诊为腺癌、间质瘤、息肉.本组患者9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局部切除术,6例行根治手术,1例伴肝脏转移者行姑息性手术、肝脏药物注射术和肝转移癌微波消融术;5例患者行内镜治疗;1例放弃治疗.结论 胃肠道类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内镜取材病理活检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手术及内镜切除是治疗胃肠道类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87~2005年应用Hassab法断流术治疗的87例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止血74例,死亡7例,再次出血6例,生存病例中无肝性脑病发生.结论 Hassab法断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止血确切、肝性脑病发生率低的优点,是门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首选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