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宋先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6)
目的探讨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和相应预防处理方法。方法70例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对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例死亡,被排除该研究。体外循环时间(158.39±47.1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9.12 +46.27) min,脑部停循环时间(29.83±6.85)min。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5%(19/69),其中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10例,截瘫2例,声音嘶哑4例。脑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主动脉阻断时间>120 min、停循环时间>40 min、输血量>4000ml、术后血压波动>80 mm Hg(1 mm Hg= 0.133 kPa)及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P< 0.05或<0.01)。结论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全时限内的脑灌注,尽量缩短主动脉阻断和停循环时间,维持循环稳定,改进手术操作,减少输血量,积极处理肝肾功能不全可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腰麻效果确切 ,是下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因全脊麻及低血压等副作用的影响 ,使其应用受到一定制约。我院试用小剂量局麻药物以减少腰麻并发症 ,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 0 0 3年 1— 3月住院的下肢手术患者 6 0例 ,ASA 1~ 2级 ,其中男 4 1例 ,女 19例 ,年龄 14~ 6 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 (布比卡因 5mg +芬太尼 2 0 μg)和对照组 (布比卡因 10mg) ,每组各 30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 0 .5mg ,入室后快速补林格液 8ml/kg ,测血压 3次取平均值作为基础血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瑞芬太尼组,Ⅱ组为芬太尼组,Ⅲ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颈丛阻滞,不加中枢性镇痛药。结果Ⅰ组与Ⅱ组患者的疼痛及疼痛反应引起的血压变化与Ⅲ组比较,Ⅲ组收缩压(SBP)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Ⅰ组与Ⅱ、Ⅲ组患者疼痛及疼痛反应引起的心率增快与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Ⅰ组中有l例心率减漫,但与Ⅱ、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存在明显的呼吸抑制。疼痛语言评分(VRS)Ⅰ、Ⅱ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Ⅲ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颈丛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颈椎前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4.
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先荣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3):244-244
心脏瓣膜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须手术治疗才能彻底解除病因 ,改善心功能。而麻醉的质量又是关系到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我院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共开展瓣膜置换术 30例 ,其麻醉特点是力求血流动力学平稳 ,维护好心功能 ,采用以芬太尼为主 ,辅以镇静药、肌松药 ,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在全麻 低温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38~ 5 7岁。其中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术(DVR)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MVR) 2 1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AVR) 7例 ,瓣膜狭窄中—重度及关闭不全中—重度。… 相似文献
25.
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老年人逐渐增加 ,老年人需要手术治疗者也逐渐增多且年龄日益增高 ,因此老年人麻醉学已成为重要科研课题。现就我院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6月 79例老年病人行上腹部、胸部手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79例 ,男 5 1例 ,女 2 8例 ,年龄自 61~ 81岁 ,ASA分级Ⅱ~Ⅳ级 ,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者 41例 ,术前有心梗史者 5例 ,糖尿病者 11例 ,慢性肺疾病者 13例 ,肺功能轻→重度障碍 ,肝功能障碍者 7例 ,其中并存三种以上疾病者 3 9例。上腹部手术 41例 ,胸部手术 3 8例。1.2 麻醉方… 相似文献
27.
28.
宋先荣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12)
目的 探讨双向Glenn手术(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后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共18例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双向Glenn手术.结果 本组术前肺动脉压(12.4±2.1)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7.6±2.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儿紫绀明显减轻,末梢血氧饱和度0.89±0.05,与术前的0.73±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上腔静脉压(8.3±1.9)mmHg,术后(19.6±3.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3.2±7.2)h,住ICU时间(3.2±1.6)d.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病死率为5.56%(1/18).结论 根据双向Glenn手术的方式、术后血流动力学、手术前后病理生理的改变等特点,对患儿进行监护和处理,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3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58):对照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右美托咪定组(B组)于麻醉诱导后先以1μg/(kg·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至术毕,对照组(A组)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前(T1)、切皮时(T2)、劈胸时(T3)、搭桥前(T4)、搭桥时(T5)和手术结束时(T6)记录和测定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身高、心功能、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和T5测得HR、MAP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对照组T2、T3和T5各时间点测得HR、MAP、MPAP、SVR、PV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负荷剂量,继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30.
术中唤醒麻醉技术在脊柱侧弯矫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在脊柱矫形术中应用唤醒技术的可行性。方法:脊柱矫形手术19例。在全麻下施行脊柱矫正术。诱导用力月西、异丙酚、万可松,芬太尼,维持用异丙酚持续泵入,间断注入万可松、芬太尼。唤醒前10min停用异丙酚,5min用新斯的明拮抗。待放好牵开棍并适当牵开脊柱时与患者对话,让其活动双下肢,确认双下肢能动以后,立即加深麻醉,直到手术结束。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迅速苏醒,即停用异丙酚10~15min内,呼吸恢复,能配合医生做肢体活动。术后无不良反应,对术中也无知晓。结论:脊柱矫形术采用全麻术中唤醒试验评价脊髓功能,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