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克罗恩病诊断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克罗恩病诊断治疗共识意见为标准,调查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克罗恩病的诊断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式,分析1998年至2007年就诊的268例克罗恩病患者.根据WHO的克罗恩病诊断标准及我国2007年制定的克罗恩病共识意见.重新评价这些克罗恩病患者临床、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情况;并分析临床医师对克罗恩病诊断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结果 符合我国拟诊标准的有236例,符合WHO疑诊标准的有20例.完全符合两种诊断规范的分别只有5例和10例.近年来内镜诊断水平较前有所提高.确诊必需的病理诊断能力较低,与最近几年相比.2004年之前的病理确诊率更高.结论 克罗恩病典型病变的病理学诊断率偏低.临床诊断克罗恩病的水平距离诊断共识意见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获得良效,但此类药物也常伴有皮肤相关的毒性反应,如痤疮样药疹、皮肤干燥、皲裂、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毛发改变、甲沟炎等.积极治疗皮疹,选择适当的药物,将对患者继续接受抗肿瘤治疗有重要意义.为此,概述近年来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导致的皮肤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现状,以进一步探讨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83.
三种复合镇痛药物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伍用哌替啶、吗啡或曲马朵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美国标准协会(ASA)Ⅰ~Ⅱ级、年龄为 18~60岁、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 9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A组)、复合吗啡(B组)和复合曲马朵(C组)三组各 30例,分别于用药后 4、8、16、24和 48h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血氧(SpO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 结果: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 05),而B组与C组相比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A组和B组(P<0. 05)。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 B组有 2例发生瘙痒,C组 50%的患者出现多汗;三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是 6. 7%和 10. 0%, 50. 0%和 56. 6%, 53. 3%和 56. 6%。 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用于术后PCEA的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朵,而且其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能获得平衡镇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4.
为对比观察曲马多、哌替啶单独及联合用药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选择150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曲马多联合哌替啶(A组)、单独曲马多(B组)和哌替啶(C组)3组,每组50例,均采用PCIA,分别于用药后4、8、16、24、48h观察血压、心率、SpO2、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3组病人的血压、心率、SpO2无明显变化;VAS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均可取得满意镇痛效果;Ramsay镇静评分,B组明显大于A组和C组(P〈0.05),而A组和C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组50%出现嗜睡现象。而A组无明显呼吸抑制,B组2例、C组4例出现呼吸抑制。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10%和15%),而B组和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分别为60%和50%,50%和40%。B组70%出现多汗现象,C组60%有局部静脉炎发生。结论:曲马多联合哌替啶用于术后PCIA的效果良好,既可减少二者的用量,又可克服二者的不良反应,是一种相对更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5.
为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方法,选择90例病人对比观察了罗哌卡因伍用哌替啶(A组)、吗啡(B组)或曲马多(C组)各30例用于术后PCE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P&;lt;0.05),而B组和C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gt;0.05)。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A组和B组(P&;lt;0.05)。3组病人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B组有2例发生瘙痒,C组50%的病人出现多汗;A、B、C3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是6%和10%,50%和55%,52%和5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哌替啶用于术后PCEA的效果优于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或曲马多,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好的平衡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6.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江西道地药材,含有环烯醚萜类、二萜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栀子对多种类型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保护效果。栀子发挥肝损伤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等有关并有多种通路参与其中。现通过对栀子在肝脏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功能与机理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其研发现状加以研究,以期为栀子的开发和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小肠改变是门脉高压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续增高引起的症候群,最常见表现是消化道出血,特别是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着小肠检查手段的发展,特别是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发现门脉高压下小肠发生了病变,被定义为门脉高压性小肠病(PHE),这种改变也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胃或食管没有静脉曲张情况...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对老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手术监测麻醉中低氧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3—10月收治的104例行ERCP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监测麻醉下行ERCP手术。A组患者采用HFNC预吸氧,B组患者采用鼻导管预吸氧。分别于预吸氧前(T0)、诱导后(T1)、进镜过咽喉(T2)、十二指肠乳头插管(T3)、退镜(T4)、苏醒(T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分别于T0、T2、T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记录两组患者总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及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名贵中药麝香的经验鉴别特征。[方法]性状鉴别、水试法、火试法、探针法、口尝法、手搓法、鼻闻法、分墨法,纸压法。[结果]实用经验方法,保证麝香的产品质量。[结论]经验鉴别方法实用,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0.
从性状、理化、显微鉴别方面论述西红花的鉴别要点。常见伪品有莲须、玉米花柱及其它花丝加工品、菊花的舌状花冠加工品、草红花加工品、番红花雄蕊制成品、纸张与淀粉的加工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