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西咪替丁对腹泻患儿有益菌肠道定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08年10月~2012年3月126例腹泻病住院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年龄2个月以内,把患儿按照病程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例病程均〈24h,入院后即给予西咪替丁配合抗生素,常规助消化药治疗。西咪替丁5mg/(kg·d),口服或静滴均可。对照组68例患儿病程〉24h,给予抗生素和常规助消化药。西咪替丁用法及剂量同观察组。两组患儿同时补液以纠正脱水和酸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调整饮食。观察两组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定植时间及出院时定植水平。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的定植时间为8d,定植水平为5.97lg拷贝数/g湿粪;乳酸杆菌为7d,定植水平为7.00lg拷贝数/g湿粪,观察组在有益菌定植时间和定植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儿肠道有益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患儿腹泻以及使用抗生素后,对肠道的有益菌定植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早期使用西咪替丁配合抗生素治疗,可以减轻抗生素对肠道细菌定植的影响,缩短有益菌定植的时间,提高定植的水平,从而保护患儿胃肠道,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效果。方法:60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唤醒质量、唤醒时间、术毕体温、术毕拔管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结果。结果:干预组术中唤醒时间和术毕拔管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唤醒质量和术毕体温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组实施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能有效提高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术中唤醒质量,减少体温变化,减少拔管时间,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原发皮肤ENKTL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相关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66岁,以四肢皮下硬结、皮疹、发热入院,肺CT示双肺可见多个斑片及结节影;全腹C... 相似文献
34.
生物功能表面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材料生物功能表面的构筑,从材料学角度讲是通过材料表面工程使生物材料适应并被组织"接纳",赋予其动态整合性;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功能化表面接合周围组织与植入材料,起到"人工细胞外基质"的作用。生物功能表面的构筑在组织工程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简单介绍生物表面科学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功能表面的构筑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整个医院重复使用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消毒灭菌,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部门,而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1]。当前,有部分医院,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医院或专科医院因场地、设备及人力限制,放弃设立消毒供应中心,选择依托有合 相似文献
36.
甲状腺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手术是颈部常见手术,因其特殊的部位和面颈部是人体血管和淋巴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术后伤口渗出液和组织液较多,给引流和护理带来一定困难。传统的引流方法是在术侧气管旁胃一乳胶引流片,经胸锁乳突肌前缘的戳口及皮肤切口端引出体表,最后用皮肤缝线缝扎乳胶片引流物。现将传统引流方法和改进后的引流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百蕊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明确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口服百蕊颗粒联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对照组患儿单纯静脉滴注利巴韦林,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气喘、流涕、啰音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6天,观察组患儿体温和白细胞计数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8,P=0.026)。结论百蕊颗粒联合利巴韦林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进展。 相似文献
38.
西米替丁防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讨早期应用西米替丁防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以明确西米替丁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分我院早产儿141例(29~34周1000~1500g)为两组,早期(开奶后)给予观察组97例应用西咪替丁5mg/Kg/D PO,用药1~4周后的对照组44例。两组防治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97例无一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均避免和改善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在对照组44例中有4例发生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其中手术治愈1例,内科保守治疗治愈2例,死亡1例。结论:西米替丁早期能够制酸及抑制胃蛋白酶分泌所以保护胃肠粘膜也可以避免胃肠道酸碱度改变,肠道菌群易位。在防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在早产儿中的发病率效果显著,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培菲康防治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在儿科病房治疗的120例NEC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将患儿按照临床症状发生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每天给予西咪替丁5mg/kg,口服培菲康散剂0.5~1.0g/次,2~3次/天,对照组仅给予培菲康散剂。两组患儿均予抗生素抗感染性治疗,同时给予肠道外营养以及保证酸碱平衡,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治疗3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在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研究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能良好。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培菲康防治NEC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甲状腺手术是颈部常见手术,因其特殊的部位术后伤口渗出液和组织液较多,给引流和护理带来一定困难。传统的引流方法是在术侧气管旁置乳胶片引流,经胸销乳突肌前缘的截口及皮肤切品端引出体表,最后用皮肤缝线缝扎乳胶片。但乳胶引流片菲薄,易脱落,而且受切口挤压后引流不畅;自然引流不彻底;其表面不光滑,韧性差,去除引流时容易断裂遗留至术腔;引流物经引流片直接渗于敷料上使敷料潮湿,细菌容易滋生,增加感染机会;不容易正确观察引流量;病人不适感增加,感官上的刺激给病人造成新的心理压力。为此我科对引流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实践观察,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