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2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不同程度晶体混浊的患者,行超生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周边前房深度及主要并发症等情况。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的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术后矫正视力的差异有显著性(W ilcoxon秩和检验U=5.72,P<0.001)。矫正视力<0.1者仅1只眼,眼底检查视乳头色淡,C/D=0.9~1.0。术后全部患者周边前房深度均≥1 CT。结论超生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既可提高视力,又可控制眼压,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12.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兔角膜缘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兔角膜缘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及最佳有效浓度。方法:取成年大耳白兔角膜缘组织,应用组织块消化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取第2代生长状态良好的干细胞,以5×103个/m l细胞浓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NGF,培养48h后,采用M 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10ng/m l、50ng/m l、100ng/m l、200ng/m l不同浓度组的NGF均有促进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1ng/m l组与对照组、50ng/m l组与200ng/m l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NGF可有效促进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培养的适宜浓度为10~100 ng/m l,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及角膜外伤或溃疡时局部应用NGF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249例重症鼻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9例重症鼻衄的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030001)马敏,李西秦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案室(030001)安晓燕,梁美英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又是一单独的疾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我院于1982年~1993年共收治重症鼻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理想彩超胃助显剂的制备方法和在胃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05-01-2017-05-30在本院普外科门诊进行胃癌检查的患者100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0例。经彩超筛查诊断的胃溃疡、胃癌患者常规行胃镜检查取活检,最后病理诊断确诊。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癌检出率及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研彩超胃助显剂是一种使用方便,对比度好,超声伪影少的胃腔内助显剂,能显著提高彩超筛查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角化细胞分化因子1(KDF1)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表达与辅助化疗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数据(n=379)分析EOC中KDF1 mRNA的表达模式和预后价值。收集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135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包括111例EOC组织,1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12例卵巢畸胎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KDF1表达。患者化疗结束后,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估辅助化疗反应,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纳入敏感亚组,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纳入耐药亚组。结果 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的卵巢癌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发现KDF1在卵巢癌患者中呈高表达(P<0.001),并与卵巢癌患者较低的总体生存率(OS)相关。在临床验证队列中,EOC组织中KDF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畸胎瘤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01)。根据KDF1免疫染色强度评分中位值,将EOC患者分为KDF1低表达组(<7.67分)和高表达组(≥7.67分)。辅助化疗耐药亚组组织KDF1蛋白评分显著高于敏感亚组(P&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Autar评分高风险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价值.方法 以80例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下肢DVT、下肢肿胀发生率分别为2.50%、5.00%,低于对照组15.00%、20.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安晓燕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31)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配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来我们医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100例病人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规范化护理。结果研究组病人进行规范化护理后病人的满意度比对照组好,相关症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进行规范化的护理,能够显著减少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令护理措施更加标准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年龄23岁~61岁28例闭合性股骨骨折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决定行动力型还是行静力型固定,切开复位还是闭合复位。结果:27例骨折愈合良好,1例愈合较差,无1例锁钉和髓内钉松动、弯曲、变形、断裂。术后膝关节痛1例,无1例感染。优良率为96.4%。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股骨骨折的一种较好内固定方法可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