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乳腺导管扩张症4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导管扩张症少见,临床较易误诊。我院1966~1987年共手术治疗45例,均经病理证实。临床误诊40例,其中误诊为乳腺癌21例,纤维腺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慢性囊性增生病4例,结核1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40例均为女性。年龄15~62岁,平均41.2岁。病程10天~10年,平均13.5月,其中1年以内者33例,1年以上者7例。主要症状与体征:乳头溢液12例(30.0%),其中血性5例,浆液性7例;乳房疼痛13例(32.5%);乳头内缩12例(30.0%);乳房肿块32例(80、0%);乳房皮肤有改变者17例(42.5%),其中肿块与皮肤粘连8例,桔皮样变4例,炎性改变4例,慢性窦道1  相似文献   
62.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和切除乳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和切除乳房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14 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保留乳房组 (保乳组 ,n =46 )和切除乳房组 (切乳组 ,n =10 2 )。前者行乳房的局部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 ,后者行乳房改良根治术。结果  139例患者获得随访 ,随访期 3~ 13年。两组 3年、5年、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10 0 %、87.88%、73.6 8%和 10 0 %、85 .92 %、75 .0 0 % ,局部复发率分别为 6 .98%、9.0 9%、5 .2 6 %和 7.2 9%、8.45 %、7.5 0 % ,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2 .33%、12 .12 %、10 .5 3%和 3.13%、12 .6 8%、12 .5 0 %。两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 (P >0 .0 5 ) ;而保留乳房组手术创伤小 ,乳房美观满意率 81.4% ,与后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与乳房的改良根治术相比 ,乳房的局部切除腋淋巴结清扫加根治性放疗对于早期乳腺癌疗效可靠 ,生活质量提高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但应有严格适应证。  相似文献   
63.
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美芬  宁莫凡  马中  金晶 《医学争鸣》2001,22(5):450-453
目的:评估多普勒超声(doppler ultrasoric,DU)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准确率,方法:将多普勒超声诊断深静脉瓣膜正常组16肢返流组35肢。分别和行造影或加顺行造影对照。结果瓣膜正常组符合率为94%,返流组为89%,诊断灵敏度为97%,特异度为79%,可疑病变51肢,总符合率为90%,结论多普勒超声判定深静脉瓣膜功能操作简单、诊断迅速、无损伤,临床可用于筛选,并可部分取代静脉造影。  相似文献   
64.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12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术前诊断及手术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为乳腺癌4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2例、纤维腺瘤28例、炎性包块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8例。误诊率85.1%。32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3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49例行局部包块切除术,3例行乳癌根治术,5例行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论:本病术前极易误诊,术中应行冰冻切片检查确诊。手术是本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5.
66.
大网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易与其他组织愈着,且能迅速广泛建立侧支循环。网膜经适当剪裁延长后,可移位至胸部、头颈及四肢,用于治疗多种疾患。近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网膜游离移植取得成功,更进一步扩大了应用的范围。 大网膜带蒂或游离移植术,均需了解网膜大小及血管分布情况,才能更好地设计剪裁,以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我们从1980年  相似文献   
67.
<正> 我院1958—1983年,共手术治疗胰腺恶性肿瘤173例,均经病理与/或剖腹探查所证实。现总结并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男126例(72.8%),女47例(27.2%)。年龄11—72岁,平均51.2岁。其中,20岁以下者2例(1.2%),21—30岁5例(2.9%),31—40岁20例(11.6%),41—50岁57例(32.9%),51—60岁62例(35.8%),61—70岁25例(14.4%),70岁  相似文献   
68.
69.
<正> 我院采用大网膜移位术治疗下肢血管疾患24例,近期效果良好。应用方法大网膜的动脉发自胃网膜动脉弓,一般主要有右、左、中大网膜动脉。中大网膜动脉末端分为左、右两支,与左、右大网膜动脉的分支相吻合,形成大网膜动脉弓。副大网膜动脉从胃网膜动脉弓的右侧发出,分布于网膜裙的右缘,不参与大网膜动脉弓。大网膜短动脉发自胃网膜动脉弓,数目可达9—12条,分布于主要网膜动脉之间(图1)。  相似文献   
70.
大网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有强的抗感染和与其他组织愈着能力,经过适当延长后,可移位至头颈、胸部和四肢,用以治疗多种疾患。我们应用大网膜移位术治疗下肢血管疾患10例,效果良好,国内未见报到,今将应用方法,临床资料作以介绍,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