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本研究比较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后的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对比分析高龄患者行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13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组(≥ 75岁,17例)、老年组(≥ 65岁~<75岁,75例)和年轻组(<65岁,45例)。比较3组患者间的手术切除时长、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肝转移癌患者30天、60天病死率均明显升高(高龄组:5.9%和5.9%;老年组:2.7%和4%;年轻组:0%和2.2%)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高龄组、老年组和年轻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OS)均较高,分别为40%、32%和4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1、3、5年的无病生存率(DFS)没有明显差距。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患者1、3、5年无病生存率(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研究显示高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青年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年龄并不能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的禁忌证,手术切除治疗仍是高龄肝转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伴随严格的术前患者情况评估后,高龄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进行手术切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行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红细胞悬液输注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8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635 min(490~760 min),中位无肝期为66 min(44~240 min),术中红细胞悬液输注量中位数为20U(4~40 U).1例行抢救性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患者因严重的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后1 d死亡,其余7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3~29个月).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5、6个月因胆源性脓毒血症、胆道铸型、急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死亡.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狭窄,行胆肠吻合后痊愈;1例患者左肺转移灶明显缩小和稳定;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漏经治疗后痊愈;1例行左半健侧肝脏自体移植的患者,健康生存.结论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是肝移植的适应证.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和术后长期服用抗包虫药物是预防术后肝泡型包虫病复发和转移的关键.自体肝移植术后因无需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3.
肝移植术后受体ICU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学闻  吕毅  马锋  于良  刘昌  仵正 《医学争鸣》2006,27(19):1786-1788
目的:探讨导致原位肝移植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和临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0-11/2006-01施行的102例次原位肝移植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真菌感染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临床高危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平均ICU留住时间为11.0d(7~23d),其间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16%(16/102),平均发病时间为术后11.8d(6~18d).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约占75%,发生部位以肺部(73%)和血液(19%)多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UNOS评分、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术后细菌、病毒等其他感染是诱发肝移植术后受体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真菌感染是发生于肝移植术后ICU内重要并发症.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针对以上高危因素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减少ICU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无缝线磁性胆肠吻合支架在犬急性胆管损伤后、胆管炎症较重的情况下,一期修复胆肠连续性的可行性。方法制造犬的急性胆管损伤并胆汁性腹膜炎模型,在胆管炎症较重的情况下应用磁性胆肠吻合支架进行胆肠连续性的一期修复,观察吻合效果,并与传统手工吻合方式进行比较。结果研制的吻合支架一期修复犬胆肠连续性安全可靠,无吻合口漏和感染发生;胆道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无明显狭窄。组织学检查显示吻合口愈合良好,炎症反应小,胶原排列整齐。结论该吻合支架在胆管炎症较重的情况下,进行胆肠连续性的一期修复是安全而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出凝血功能变化的规律。方法 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实施34例原位肝移植。对术前、术中开腹后10 min、无肝期30 min和新肝植入后30 min(新肝植入早期),关腹前10 min和术后48 h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本组受体在无肝期30 min出现血小板明显减少(P0.05),PT、APTT、INR延长(P0.05),Fg增加(P0.05),于新肝植入早期变化最显著。随着新肝植入,在术后48 h时PT、APTT、Fg及INR接近正常范围。结论肝移植术中出凝血功能变化幅度较大,无肝期凝血功能障碍明显,术后凝血功能恢复较快,可接近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26.
原位肝移植术是治疗中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肝脏移植相关实验研究和肝移植手术人员的培养有耐于大动物肝脏移植技术。然而,猪、犬等动物对门静脉阻断的耐受性极差。在无体外静脉转流情况下完成猪肝移植难度很大。自背驮式肝移植广泛开展以后,临床上对体外静脉转流的常规使用有较大争议.多数人主张尽量不用静脉转流。从而避免因  相似文献   
27.
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治疗肝泡型包虫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x-vivo liver resection and liver autotransplantation offers a chance to cure extensive regional liver diseases which are otherwise deemed untreatable in selected cases. A 33-year-old male patient with advanced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 which invaded the right lobes and adjacent retro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while the left lobes were free from lesion and had proliferated to over 1200 ml in size except for a 1 cm × 1 cm solid lesion in the segment Ⅳ. No extrahepatic metastases were found in this patient. A lesion with a size of 4300 ml and other small lesions in the right lobes were removed extracorporeally,and the retrohepatic vena cava was repaired, then the remaining AE-free left lobes (more than 700 ml in size) and the retro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were re-implanted in situ. A temporary end-to-end cavo-caval shunt with interposition of a blood vessel prosthesis and end-to-side portocaval shunt were established to keep the blood flow during the four-hour anhepatic phase. The patient was followed up for six months, and he had no signs of residual liver disease with good hepatic function.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 extract, GSPE)能否通过Nrf2信号通路拮抗砷所致的小鼠肝脏氧化损伤,为GSPE对抗砷的氧化损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昆明种小鼠为研究对象,根据As2O3(0、4 mg/kg)和GSPE(0、400 mg/kg)的剂量,采用2×2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按照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As2O3组、GSPE组和As2O3组+GSPE组,使用析因设计分析As2O3和GSPE的交互作用和As2O3、GSPE的单独效应。采用试剂盒标准的测量方法测量MDA、GSH、ROS、GSH-Px、SOD、CAT、LPO、-SH和T-AOC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Nrf2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Nrf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As2O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出现感染性并发症分为感染组(n=26)和非感染组(n=122),分析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并比较两组年龄、手术时间、血清白蛋白(Alb)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该模型对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26例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出4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6株占57.78%,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8株占40.00%,以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2.2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Alb<35 g/L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7 d是肝癌肝切除术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的模型表达式为:P=1/[1+e((-4.222+1.062×(合并糖尿病)+1.261×(Alb<35 g/L)+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