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早期液体复苏基础上集束化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准确的时间节奏进行集束化治疗,包括早期控制性液体复苏、抗感染及引流、减少血管渗漏、早期肠内营养、胃肠道功能保护、抗凝等措施,统计分析轻症(MAP)、中重症(MSAP)和重症(SAP)患者12 h、24 h、72 h液体出入量、肠内营养开通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器官功能损伤情况。结果:41例患者中39例康复出院,1例病情好转后自动离院,1例病情稳定后转院治疗,无死亡病例,也无轻症转为重症病例。初始12 h及24 h平均输液量分别为2 397 mL、3 384 mL,占72 h平均总入量7 886 mL的30.3%和42.92%,其中SAP患者同期输液量均明显高于MAP组。患者肠内营养开通时间平均为25.91±21.90 h,其中MAP患者肠内营养开通时间均在24 h以内,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胰腺炎急性期的治疗措施是建立在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基础上,同时需要一个立体的、集束化的治疗策略,其目标应为保证有效循环容量、减少血管渗漏、早期重要器官功能的保护、病因去除及感染控制,从而降低病情由轻加重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与轻度子痫前期发病关系?方法:检索万方?CNKI?PubMed?Embase和Cochrane收集1994—2016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血清sFlt-1?PLGF水平及比值变化与轻度子痫前期关系的中英文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章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篇,其中中文文献14篇,英文文献3篇?血清sFlt-1表达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的关系的异质性检验I 2 = 96%,P < 0.000 01,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合并效应SMD=4.89(95%CI:3.60~6.17),P < 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LGF表达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的关系的异质性检验I 2 = 93%,P < 0.000 01,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合并效应SMD=-2.32(95%CI:-2.91~-1.72),P < 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sFlt-1/PLGF比值异质性检验I 2 = 98%,P < 0.000 01,合并效应SMD=1.95(95%CI:0.50~3.40),P < 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LGF与轻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密切关系,血清sFlt-1的表达水平与轻度子痫前期有关,sFlt-1以及sFlt-1/PLGF比值可以作为辅助诊断轻度子痫前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ALHF)治疗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动脉血气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ALHF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相关指标、心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0.84%,两组对比,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aCO2、PaO2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的PaC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频率、HR均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患者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治疗ALHF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温肾止泻方敷脐联合特定电磁波(TDP)照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IBS-D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温肾止泻方敷脐配合TDP理疗,口服蒙脱石散,对照组单纯口服蒙脱石散。2组患者均治疗10d后评价临床疗效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并统计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复发人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10%(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腹痛或不适、纳食情况、腰膝感觉等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3个月、6个月复发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服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温肾止泻方敷脐、TDP照射治疗可以改善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SD大鼠脂肪组织,经体外扩增后接种于胶原凝胶构建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1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DSC复合胶原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实验组、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将各组相应材料分别移植于SD大鼠背部皮肤缺损处,比较观察创面修复效果。结果:ADSC复合胶原实验组、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4.3±1.7),(16.9±2.5)和(21.2±4.2)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ADSC复合胶原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微血管、胶原纤维均较单纯胶原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ADSC复合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移植后可加速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创面修复。提示以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26.
孟浩  罗卓荆  冯林杰  王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2):933-934,I0003
[目的]研制出一种可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观察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生长情况。[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和明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胶原蛋白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内部结构的排列规律及走行,测量其孔径大小、孔隙率等指标。将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到胶原蛋白支架材料中共培养5 d后,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在材料内部的生长情况。[结果]构建的材料均为圆柱状,内部为孔径均匀且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成功种植在支架材料上,在材料内部生长良好。[结论]构建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构形和生物相容性,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大黄附子合小承气汤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另经胃管注入大黄附子合小承气汤治疗,疗程为2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分级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变化及炎症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经72 h的治疗后,对照组AGI分级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AGI分级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AGI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和WBC、hs-CRP、PCT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运用泻热通腑法能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批量伤员在马里维和二级医院的早期救治. 方法 对收治5.31暴恐事件中16例伤员实施早期救治.本组采取分组配合救治,按"伤情分级分类,优先处理"的原则.紧急手术3例,抗休克治疗3例,抗哮喘治疗1例,重症监护3例;清创缝合术7例;消毒包扎处置13例;当场1例死亡.另紧急措施:超声检查3例,放射检查3例,实验室检查12例. 结果 本组16例伤员经我院早期救治及手术,其中13例治愈出院,3例治疗好转后送三级医院治疗,未出现全身感染及局部伤口感染. 结论 准确的早期检伤分类,分级救治方法适用于维和二级医院对批量伤暴恐战伤员的早期救治,危重及伴有严重心肺等基础疾病的伤员早期应采用损害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椎弓根螺钉置入对胸椎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6只2月龄幼犬随机分为3组,A组(3只)为空白对照组,自T7~T13后路切开,显露椎板;B组(5只)为对照组,以螺钉穿过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对目标椎椎弓根仅做隧道破坏,螺钉不置留;C组(8只)为实验组,螺钉穿过神经弓中心软骨联合并留置于椎弓根内。实验的目标椎设计为T8、T10、T12,目标椎的上下两个脊椎的各相应测量指标取平均值做为其自身对照。应用CT测量并观察脊椎的形态学指标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C组目标椎椎管面积、椎管横径、椎管纵径、椎弓根长度与相邻脊椎平均值比较显著减少(P<0.05),而A组、B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各组椎体横径、椎体纵径、椎体高度测量结果显示目标椎与相邻脊椎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于幼犬胸椎椎管、椎弓的发育有显著影响,有可能导致医源性椎管狭窄;对于椎体发育无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微粒(red blood cell microparticle,RMP)、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白细胞微粒(leukocyte microparticle,LMP)和内皮细胞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EMP)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性。方法 11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应用梯度离心法制备无血小板血浆样本,采用CD235a、CD41a、CD45和CD144分别标记血浆样本中RMP、PMP、LMP及EMP,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外周血中4种微粒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种微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绘制ROC曲线,分析4种微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外周血中RMP[202(142,454)个/μL]、PMP[740(522,1 144)个/μL]及LMP[492(353,730)个/μ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6(82,158)、538(418,789)、295(246,334)个/μL](P0.05),EMP[9(5,19)个/μL]与对照组[16(7,19)个/μ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P、PMP、LMP增高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28,95%CI:3.168~41.945,P0.001;OR=4.577,95%CI:1.257~15.283,P=0.010;OR=9.839,95%CI:3.006~32.208,P0.001),EMP与冠心病心绞痛无关(P0.05);RMP、PMP、LMP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诊断效能(AUC=0.786,95%CI:0.716~0.856,P0.001;AUC=0.678,95%CI:0.592~0.763,P0.001;AUC=0.792,95%CI:0.724~0.860,P0.001),RMP+PMP+LMP联合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效能增强(AUC=0.827,95%CI:0.765~0.889,P0.001)。结论外周血中RMP、PMP、LMP与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相关性,是发生冠心病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RMP、PMP和LMP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