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不同复温温度对低温处理人成纤维细胞形态和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制成悬液后接种于培养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20℃复温组、37℃复温组。将两个复温组培养细胞渐冷冻至-10℃制成冻伤模型,然后各自于20、37℃下复温,再与对照组一起继续培养,于伤前及伤后即刻、24、48、72、96h进行观察,每组各时相点9个培养皿。采用噻唑蓝法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以波长570nm下的吸光度(A)值表示;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IMAGE-J图像分析软件测定细胞内胶原含量变化,以灰度值表示;双抗夹心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细胞外胶原含量,以A值表示。结果20℃复温组细胞活力伤后先降低后升高,各时相点明显低于伤前值(0.95±0.16,P<0.05或0.01);细胞伤后即刻脱水,胞浆丢失、核浆比例增大,伤后72、96h细胞增生活跃,核分裂相增多,部分细胞出现漂浮后再贴壁现象,细胞排列杂乱;细胞外胶原含量较伤前值(96.4±2.9)呈先升高后降低再缓慢升高的趋势,细胞内胶原含量则较伤前值(0.0479±0.0027)呈先降低后逐渐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7℃复温组伤后细胞活力各时相点与伤前值相近(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细胞形态、胶原代谢基本无变化(P>0.05).结论低温处理后细胞脱水是一种保护机制,适宜的复温条件能使细胞复苏;与20℃相比,37℃复温对细胞的损伤较轻。  相似文献   
32.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是1993年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nn最早提出的,以采用特殊材料覆盖伤口形成创面负压,达到加速清创和促进愈合的目的,主要应用于体表急、慢性、感染或非感染性伤口或溃疡,软组织大面积损伤,尤其是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VAC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必要回顾近年相关文献,对VAC的发展、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临床应用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跨区互蒂轴型皮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型皮瓣又名动脉皮瓣 ,是一种依赖其中所包含的与其长轴平行走向的知名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供血的一类皮瓣 ,这种皮瓣问世以来即以其血供可靠、抗感染能力强、转移方式灵活多样而得到广泛应用 ,现就轴型皮瓣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皮肤血管供区的研究情况作以回顾。1 皮肤的血管供区1.1 经典的血管供区早在 1889年Manchot[1] 就已经对人体的皮肤血管作了详尽的研究 ,第一次进行了关于皮肤动脉血供范围的解剖学观察 ,确认了皮肤穿支 ,系统描述了各个皮肤穿支的深部来源 ,首次将皮动脉的供血范围划分为 45个血管供区。虽然当时的研究手段极其…  相似文献   
34.
颈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管内带色乳胶灌注显微镜下解剖和组织切片直接透明方法对42例成人颈胸区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该区血供来源于如下皮动脉:胸锁乳突肌前、后缘支、乳突前后缘支、胸锁乳突肌穿支、颈横动脉皮支、胸肩峰动脉皮支和一、二肋间穿支。这些皮支在真皮下互相连接成网,通过血管网使单个皮动脉的供血区域大大扩展,远远超过解剖学分布范围。在组织切片上可见三层水平血管网:乳头下层血管网、真皮下血管网和皮下血管网。该区皮下血管网位置表浅,真皮下血管网密集分布,在皮瓣血液重新分配中起重要作用。应用颈胸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12例面颈部不同原因引起皮肤缺损病人,除2例皮瓣尖端少量皮肤呈点状坏死外,均成活良好。  相似文献   
35.
小儿烫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因事出突然,使大人一时手足无措,加上小儿的哭闹,常常不知应该怎样处置,有时由于忙乱采取了一些不适当的措施反而加重了局部的损伤,为进一步治疗增加了困难。那么,小儿烫伤后应如何做现场处置呢?简单来说就是“一脱二冲三包”。一脱...  相似文献   
36.
肘后外侧区动脉网在跨区互蒂轴型皮瓣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肘部动脉吻合网对于上肢轴型皮瓣扩大切取的意义。方法 选取 2 7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制成 ABS铸型标本 ,逐层腐蚀、即时观察肘后、肘外侧区动脉吻合网的血供来源、分布 ,观测吻合血管的数量和总截面积 ,并与肘前区及肘内侧区进行比较。结果 肘后区的吻合支数量达 (8.6 4± 2 .74)支 ,截面积(0 .48± 0 .11) m m2。肘外侧区吻合支为 (8.30± 1.19)支 ,截面积 (0 .37± 0 .0 3) mm2。具有丰富的动脉吻合网。结论 肘后、肘外侧区具备桥接臂部与前臂之间的跨区互蒂轴型皮瓣的能力  相似文献   
37.
烧伤后病人的瘢痕能防治吗沈阳军区陆军总医院烧伤科副主任医师孟庆延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谈谈瘢痕是如何形成的。瘢痕即普通人称的疤瘌。是机体损伤后进行自身修复的产物。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由一层完整的皮肤所覆盖,就像古代的城墙似地起到抵御外来者侵害、保护身体...  相似文献   
38.
足跟部冻伤常常会造成肌腱及跟骨外露,在修复上具有一定的难度。胫后动脉位置恒定,血管口径粗,供皮区面积大,是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较为理想的皮瓣供区。我科自1988年12月至2002年6月应用胫后动静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因冻伤引起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32侧,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糖尿病血管病变目前已成为临床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糖尿病病人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的病变比以往国内报告的多,除心脑血管及肾脏、视网膜血管病变外,下肢血管病变亦日益受重视。美国国家糖尿病学会报告,糖尿病病人肢体坏疽5倍于非糖尿病病人。因此我科对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下肢多普勒检查,探讨其临床意义,现将实验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