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开展MED早期失误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在开展该项手术的早期,22例出现失误及并发症.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准确定位,熟练操作技术是减少失误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 Bryan 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2 年 2 月至 2012 年 5 月接受 Bryan 间盘置换术(Bryan 组)或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 组)治疗的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相关资料。临床功能评估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c scale,VAS),影像学评估采用颈椎矢状位曲度、颈椎整体活动度及中间节段活动度,并于末次随访时评估邻近节段退变情况。结果 49 例患者随访超过 24 个月,Bryan 组 18 例,ACDF 组 31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人口学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 JOA、NDI、VAS 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间各时间节点比较仅末次随访时 VAS 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ryan 组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颈椎活动度和未手术节段活动度分别为 11.1%、35.5°±5.9°和 7.3°±1.4°,ACDF 组分别为 45.2%、24.5°±6.2°、10.1°±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ryan 组患者邻近节段无明显退变,ACDF 组 2 例出现退变,但无需再次手术。结论 应用 Bryan 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保留颈椎整体活动度,减少未手术节段活动度的代偿性增加,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及轴性症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正常生理状态下,脊柱在矢状面上呈现为“S”形,上承头颅、下连骨盆,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腰椎生理性前凸不仅能增加脊柱的缓冲震荡能力,对负重及维持腰部及骨盆稳定性也甚为重要,是人体脊柱维持姿势的关键结构之一。目前对腰椎生理性前凸临床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腰椎前凸在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所有手术治疗矫正腰椎脊柱畸形的终极目标[1-4]。腰椎前凸角度的改变是腰椎疾病和腰腿痛患者的常见病理改变之一[5]。目前对腰椎前凸角度的正常参考范围尚存在较多争议[6-7]。  相似文献   
14.
脊髓型颈椎病是常见病 ,几十年来多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 ,术后植骨块不稳定致并发症较多。我院自 2 0 0 0年以来采用前路手术并加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15例 ,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9例 ,女 6例。年龄 3 3~ 60岁 ,平均 42 .8岁。均为脊髓型颈椎病 ,发病部位为C4~ 7,融合间隙 :一个间隙 13例 ,两个间隙 2例。1.2 内固定材料 均用钛合金钢板 ,钢板长度为 2 6~ 70mm ,期间以每 2mm递增 ,钢板宽度为 16mm ,厚度为 2mm。螺钉有松质骨螺钉 ,皮质骨螺钉和锁定螺钉 3种。松质骨螺钉直…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镜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附3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日趋增高,治疗中央型间盘突出以手术为主,传统术式是全椎板切除,经硬膜囊内(或牵开硬膜囊)摘除突出变性的间盘组织,手术破坏了脊柱后柱,增加了脊柱的不稳定性,以致后期腰椎不稳,再次出现腰腿疼症状.随着微创技术引入脊柱外科,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应用避免了后期脊柱不稳的发生,我院2001年初开展此技术,治疗中央型间盘突出38例,取得满意效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9年始,将毒扁豆碱用于全麻术后催醒.1991年以来,又将尼克刹米用于全麻催醒,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二者分组进行观察比较.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86~1990年共做口腔颌面外科急诊手术麻醉60例,效果较好。现就口腔颌面外科急诊手术麻醉特点及处理,总结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盆入射角(PI)和腰椎前凸角(LL)失匹配时,机体维持矢状面平衡的代偿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以“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代偿机制”和“pelvic incidence”“ lumbar lordosis”“sagittal balance”“compensatory mechanism”为中英文关键词,查阅2000年1月—2017年10月有关PI和LL关系的研究文献,对PI与LL失匹配机体维持矢状面平衡代偿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 脊柱-骨盆矢状面力线参数主要包括LL、PI、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等,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量化关系,但因种族、年龄等差异,不同群体间参数的量化关系存在差异。PI值存在性别、种族差异,适合国人的PI-LL差值的范围尚有争议。PI和LL失匹配矢状面失平衡的代偿机制主要包括胸椎段过伸代偿、骨盆后倾代偿、膝关节屈曲代偿。矢状面失平衡时,三种代偿机制相继进入代偿状态,并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矢状面平衡。结论 PT和LL失匹配时脊柱、骨盆、下肢三者共同维持机体矢状面平衡。然而脊柱参数、骨盆参数及下肢参数之间的具体量化关系尚未明确。适合国人的PI-LL差值范围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总结115例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经验教训.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4月~2003年4月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结果中转开放手术13例,术中椎间盘镜移位2例,硬脊膜损伤7例,术后血肿压迫神经2例,无神经根损伤.全组随访3~12个月,平均7.5月,按Nakai分级:优70例,良3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2.2%(106/115). 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术中C形臂X线机定位、黄韧带及椎板切除、神经根周围粘连分离显露充分、彻底止血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的远期疗效,并比较采用不同术式的远期结果.方法 1998年2月-2003年2月,共行95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其中89例(93.7%)获随访并复习原始资料,76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男55例,女21例;年龄23~61岁,平均42岁.患者均有再次坐骨神经疼痛病史.复发时间8~130个月,平均69个月.位于L4、5节段48例,L5、S1间隙28例.再次手术分为3组,A组30例,单纯扩大开窗或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术;B组24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C组22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360°融合内固定术.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基本情况,采用临床功能评估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A、B、C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7±98.8)、(278.7±256.3)和(350.74±206.1)mL,手术时间分别为(65.94±22.8)、(111.64±24.3)和(127.34±26.7)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74±1.4)、(10.24±1.8)和(12.24±2.3)d,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获随访36~96个月,平均86个月;A组(87.6±27.0)个月,B组(84.5±19.8)个月,C组(83.6±13.5)个月.3组的年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临床结果 优良率80.3%,其中A组80.0%,B组79.2%C组81.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摄X线片示手术节段椎体不稳发生率,A组1例(3.3%),B组19例(79.2%),C组无.B组发生率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单纯扩大开窗或双侧开窗髓核摘除术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