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合肥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农村饮水卫生现状。方法 选择合肥三县进行水源类型、供水方式调查,每个县设30个采样点,按丰水期和枯水期,共采集水样180份进行水质分析,并对水源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进行评价。结果 集中式供水人口占三县农村总人口的8.88%,分散式供水人口中99.90%以地下水为水源水,其中82.07%人口饮用浅层地下水。分散式供水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16.1%和17.8%。结论 被调查的三个县大部分农民还未饮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主要卫生问题是饮用水被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92.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经多年的临床应用,其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充分肯定.ESWL所致之近期肾损害多可恢复,但有部分患者肾损伤如不得以有效的防治,则有可能发展为不可逆性的远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在治疗尿路结石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体会。方法42例结石病例中,女17例,男25例;其中输尿管中段结石13例,下段结石27例,双侧结石2例。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常规取截石位。碎石完毕常规置入双J管,留置尿管2~3天。术后给以抗感染、镇痛及对症处理,配合中医针灸及消瘀化石疗法促进排石。结果在所有纳入的42患者当中,治愈41例,开放手术1例,总有效率达97.6名。结论为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护士应系统全面地了解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原理,做到周到细致的手术前后护理,保证气压弹道碎石术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对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辅导,减轻因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减少术后结石复发的机率。  相似文献   
94.
希罗达对人肝癌组织AFP 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希罗达 (Xeloda)对人肝癌组织A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抽提所收集的希罗达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癌组织标本总RNA(共 4 1例 ) ,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estedPCR)技术检测希罗达治疗组及对照组AFP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以RT nestedPCR扩增的AFP基因片段为 10 1bp ,与原设计一致。在希罗达治疗组中 ,2 1例肝癌组织标本中有 12例AFPmRNA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5 7.14 % ;在对照组中 ,2 0例肝癌组织标本中有 18例AFPmRNA呈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 90 .0 0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术后 4周 ,希罗达治疗组血清AFP浓度为 ( 2 3.2± 12 .8) μg/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 39.6± 2 4 .3) μg/L(P<0 .0 5 ) ,而两者术前血清AFP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希罗达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组织AFPmRNA的表达 ,并降低其表达产物血清AFP浓度。其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5.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综合征1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AICA)是由于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或基底动脉闭塞所致。临床表现可有:眩晕,病变同侧共济失调。耳鸣耳聋,周围性面瘫。面部痛觉减退,Horner征,向病灶侧同向凝视麻痹,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其中第Ⅶ颅神经受累是其特征性表现。1998年~2004年2月我科共收治该病患者1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钛网植骨治疗26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路减压手术,单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多节段行椎间盘切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均结合ZEPHIR钢板固定治疗颈椎病26例.结果:23例获3~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按JOA评分标准评分,各型术后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全部患者融合节段获骨性融合,内固定物无松脱、断裂、下沉,颈椎生理曲度和高度无丢失.结论: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或钛网植骨是治疗单节段或多节段颈椎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本文综观近年来有关聋人文化的研究,阐述了对于聋人文化的不同观点,对听障康复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对概念的界定,多开展实证性的研究,从多学科领域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对其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8只,应用线栓法经左侧颈外-内动脉插线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应用BEDERSON评分法评价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IGF-1和IGF-1R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各组动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从再灌注3 d开始神经功能逐渐恢复,但至再灌注7 d才有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IGF-1和IGF-1R表达区域和时相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再灌注12 h~7 d持续高表达,1~3 d达高峰.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IGF-1和IGF-1R的早期表达可能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伤后1年随访,生存75例,其中50例(55.5%)预后良好,中残15例(16.6%),重残5例(5.5%),植物生存2例(2.2%),死亡18例(20.0%)。其中死亡病例基本为瞳孔散大或呼吸不规则或CT示:环池、鞍上池消失者,病因基本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