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比较不同黄芪剂量的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气陷型内痔Ⅲ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内痔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不同剂量的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手术,不给予补中益气汤干预治疗,N=15)、中药1组(手术治疗前给予黄芪剂量为20 g的补中益气汤干预治疗,N=20)、中药2组(手术治疗前给予黄芪剂量为50 g的补中益气汤干预治疗,N=20)。评价补中益气汤治疗前后Ⅲ期内痔患者肛门坠胀、脱垂症状评分,并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痔组织中fibulin-3蛋白的表达。【结果】经补中益气汤干预后,中药1、2组患者肛门坠胀、脱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中药2组对肛门坠胀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中药1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1、2组患者内痔组织的fibulin-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中药2组内庤组织fibulin-3蛋白表达较中药1组亦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黄芪的补中益气汤对脱垂性痔的治疗效果优于小剂量黄芪的补中益气汤,但产生其差异的机制与对fibulin-3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程度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清热消癜方对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4~+ CD25~+ CD127low~+ 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新诊断ITP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消癜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4~+ CD25~+ CD127low~+ Treg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 88%,对照组有效率93. 5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PLT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观察组治疗后CD4~+ CD25~+ CD127low~+ Treg细胞水平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清热消癜方能显著改善新诊断ITP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可通过调节异常的淋巴细胞亚群、上调CD4~+ CD25~+ CD127low~+ Treg细胞水平和下调CD19~+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3.
股骨干骨折的漏诊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股骨干骨折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对于股骨干骨折的合并症仍很容易被漏诊,往往是在股骨干骨折得以治疗后合并症才被发现,延误治疗的同时也给患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我们通过对108例股骨干骨折病历的回顾性调查发现,股骨干骨折合并骨侧股骨颈骨折、膝关节损伤和髋关节脱位并不少见,因而总结如下,供广大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4.
骨质疏松症常常无声无息地上身,医学界一直把它视为“沉默的杀手”。骨质疏松症可以导致骨折,令病人长期卧床,大大增加死亡风险。有本港骨科医生估计,全港约有30万女士及10万男士患有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口老龄化.相信骨折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会愈来愈高,将会成为医疗及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药物安全应用研究中心5月份发布了关於骨质疏松症病人服药情况的一项调查报告,足见医药界对治疗该症的重视。本文分别从中,西医角度分析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介绍中医中药治疗该症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5.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椎基动脉系统发生的缺血改变时其阳性率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多 ,但在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时BAEP的改变情况报道较少 ,为此对我院从 1999年 1~ 8月的 4 1例颈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BAEP测定 ,报告如下。4 1例中男 2 4例 ,女 17例 ,年龄 4 6~ 78岁 ,平均6 5 0 5岁 ,发病后 3h~ 3d就诊 ,均为首次出现脑血管病表现 ,经头颅CT或MRI检查 ,并按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标准诊断为颈动脉系统脑梗死 ,并于当日或次日行BAEP检查。采用丹麦Cantatatm肌电图 /神经电生理化仪记录电极置于声…  相似文献   
76.
合并有肝硬变的病人行外科治疗时 ,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和死亡率均高于肝脏功能正常的病人 .因此 ,提高肝硬变病人围手术期肝脏储备功能是当前肝脏外科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认为 ,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内ATP的生成 ,通过对能量代谢的调节来提高肝脏储备功能 .为研究胰岛素对合成ATP的关键酶H -ATP酶的影响 ,以四氯化碳(CCL4 )和乙醇联合诱导建立肝硬变动物模型 ,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自肠系膜上静脉注射后 3 0 ,60min ,肝细胞线粒体H -ATP酶活性的改变 .结果显示 :( 1)肝硬变肝细胞线粒体H -ATP酶的活性 ( 2 73±…  相似文献   
77.
背景:脊柱和创伤骨科的重建修复对骨的需求量极大,但现实的供需缺点和矛盾限制了植骨运用,急需找寻一种替代途径。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实验条件,并观察其生物学特征。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水平的体外组织工程实验,于2007-05/2008-05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选择4周龄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由苏州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方法:自股骨大转子及髓腔抽取新西兰大耳白兔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离心层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接种连续培养观察,原代接种后48 h首次换液,此后每二三天全量换液;待细胞长至90%汇合时,用胰酶和EDTA混合液消化传代。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生长形态观察,四唑盐比色法测定细胞活性并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另选择P3代细胞进行成骨条件培养液培养4周,应用Gomori钙钴染色法鉴定成骨分化的标志物——碱性磷酸酶阳性细胞,应用Von-Kossa改良染色法测定钙节结。 结果: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形态和增殖活性良好,接种后的细胞由短梭形向长梭形、三角形乃至多角性发展,各代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潜伏期、对数增长期和平台期,细胞可以连续培养至P9代。经成骨诱导分化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为93%,矿化结节染色阳性。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扩增简单可行,可以定向诱导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合肥市城区居民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的情绪及躯体反应情况、应对方式,为今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适时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瑶海区、庐阳区按一定的年龄结构抽取15~60岁居民为调查对象.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设计的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调查.应用SPSS15.0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调查811人,调查对象认为近两年来影响前3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分别为汶川地震(62.3%)、奶粉事件(8.9%)、雪灾(5.2%).调查对象申通过媒体间接了解的人所占比例最大(78.7%),其次是直接受害者(7.6%)、现场目击者(6.2%)、现场区域的其他人员(5.3%)和救护人员(2.2%).[结论]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国内发生的各类重大事件(特别是汶川地震)无论是否波及合肥,都使合肥市民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突发公共事件危机心理干预机制的建设也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9.
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彬  孙锋  王文华  韩志强 《吉林医学》2010,31(6):756-756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10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0例中手术患者89例,死亡12例,死亡率12%,植物状态和重残11例,轻残与恢复良好者66例。非手术治疗11例,无死亡。结论: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应早期开颅血肿清除,降低颅脑的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针刺对神经生长因子信使RNA(NGF mRNA)表达的影响,并且从这一角度分析评价电针频率的不同,及电针与手针对神经生长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1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5Hz。治疗2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100Hz。治疗3组(n=18):手针。模型组(n=18):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不行治疗。对照组(n=6),正常成年大鼠。治疗组与模型组均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电针及针刺治疗,电针正极接在近心端,负极接在远心端。分别夹在"环跳"、"足三里"处的针柄上,每次30min,每日2次。手针针刺相同穴位,每次30min,每日2次。术后1、2、6周取治疗组大鼠神经损伤部位远侧坐骨神经干0.6cm,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定量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中NGF mRNA水平。结果:治疗组N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均高于模型组(均P<0.01);治疗1组NGF mRNA表达始终处于高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激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其中5Hz低频电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