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目的:探讨复方黄芪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hevallier半定量计分系统,病理组织学观察等方法,结合细胞外基质(ECM)特殊染色动态变化观察,分析高、低剂量FFHQKL治疗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各时间段肝组织学及ECM量的变化,评估复方黄芪颗粒的抗肝纤维化疗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造模结束时以及药物治疗各时间段肝组织内MMP-2、TIMP-2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复方黄芪颗粒治疗第2个月、3个月结束时,大鼠肝组织Chevallier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复方黄芪颗粒高、低剂量治疗组大鼠在治疗第2个月、3个月结束时,TIMP-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MMP-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芪颗粒可以在蛋白水平增强MMP-2酶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TIMP-2酶蛋白的表达,促进ECM的降解,从而达到逆转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22例PSC患者临床资料,对既往用药史、手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肝组织学及UDCA治疗对预后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比较用x2或校正x2检验.结果 22例患者中15例为男性,15例出现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4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22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明显升高,达(348±184)U/L;19例ALT水平升高至(94.0±67.0)U/L,AST水平升高至(98.0±67.0)U/L;15例总胆红素水平达(99.0±115.0)μmol/L,直接胆红素水平达(74.4±92.4)μmol/L.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可见肝内胆管节段性狭窄与扩张,胆管壁僵直,胆囊增大,胆总管及胰管显影不清;磁共振胆管造影可显示肝内胆管呈“串珠样”改变,胆管壁僵硬,胆总管扩张.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胆管的纤维化和炎症及小胆管的增生,典型改变为呈“洋葱皮样”的纤维性闭塞性胆管炎.服用UDCA治疗组与未服用UDCA组比较,好转者分别为7例和5例,无效者均为5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对x2值及校正x2值分别为0.333和0.083,P值均>0.05).结论 PSC患者男性居多,乏力、尿黄、体质量减轻为常见临床表现,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升高明显,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特征性改变;UDCA治疗对PSC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的效果.方法 检索2000年1月-2012年1月PubMed、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右美托咪定用于麻醉镇静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同时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5篇文献284例纳入研究,其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干预的试验组150例,使用咪达唑仑和(或)丙泊酚干预的对照组13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 =2.04,95%CI(1.04,3.99)];谵妄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RR =0.33,95%CI(0.13,0.85);RR=0.43,95%CI(0.20,0.93)].结论 与传统麻醉镇静药物相比,右美托咪定可显著提升麻醉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4.
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逐年增多。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能力,甚至致残。统计表明:美国每年因本病而并发肺动脉栓塞者达15万人。英国患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者占人口的0.5%,其中大部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在我国发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低,但也并非少见。现将作者在临床中对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随着对医院感染的进一步认识,医院中心供应室空气消毒越来越严格。因而对供应室的清洗间、包装间及无菌物品存放间配备了相应的消毒设备。本文主要阐述空气消毒机(纯动态杀菌机)与紫外线照射消毒法对供应室物品存放间进行空气消毒的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婴幼儿轮状病毒 (HRV)是婴幼儿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关于母乳喂养对HRV腹泻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意见不一。为了探讨母乳喂养对预防周岁内婴儿HRV腹泻的意义 ,我们收集了 78例婴儿急性HRV腹泻病例进行 1∶1配对研究。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选择 :病例来源于齐齐哈尔铁路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收集 12 0份周岁内婴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样本为腹泻组 ,经检测 ,78例粪HRV抗原阳性。对照组按同性别、年龄 (± 2月 )、同民族、居住邻近原则进行 1∶1配对。1 2 粪便样本采集与处理 :以无菌塑料袋直接收集粪便 ,每份取来 1g粪便 ,用生理盐水以 1∶…  相似文献   
37.
普乐林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乐林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缓解心绞痛的新药。我院于1995年4月开始应用烟台中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普乐林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克隆表达新型肠道病毒89型VP1结构蛋白.并进行活性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分离肠道病毒89型VP1结构蛋白全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构建重组质粒pH—VP1,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进行表达,检测表达产物的特异性及活性。将EV89VP1核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并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重组质粒在1mmol/L的IPTG37℃诱导7h后可诱导表达得到约33kD的蛋白。经WesternBlot实验检测证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EV89抗原的活性。分离的EV89病毒其VP1区核酸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仅有的3株EV89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6.4%、85.9%、85.6%。结论成功构建EV89重组蛋白.其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活性,可进-步用于VP1检测方法的研制。进化分析表明,分离的EV89VP1区与Genbank数据库中其他分离株亲源性较远。  相似文献   
39.
既往研究已经表明,鼠尾草酚(carnoso1)具有一定的抗乳腺癌效应,但其ER亚型特异性调节和介导机制与该物质抑制细胞增殖效应的相关性尚不清楚。该研究利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T47D细胞观察鼠尾草酚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雌激素受体α,卢亚型特异性介导和调节机制。以ERα和ERβ特异性拮抗剂MPP,PHTPP为工具药,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鼠尾草酚对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T47D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鼠尾草酚对T47D细胞ERα和ERβ表达情况的影响。研究发现,1×10-51×10-7mol·L-1鼠尾草酚能够显著抑制T47D细胞增殖,该抑制作用可被ERα拮抗剂MPP增强、被ERβ拮抗剂PHTPP减弱;1×10-1,1×10-6mol·L-1鼠尾草酚可使T47D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下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1×10-5,1×10-6mol·L-1鼠尾草酚可使T47D细胞ERα和ERβ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并可明显提高ERα/ERβ。结果表明鼠尾草酚具有抑制ER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效应是通过靶细胞雌激素受体,特别是ERβ途径实现的;同时,鼠尾草酚对靶细胞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亚型的表达及其比例具有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间慢性心力衰竭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周期为8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力衰竭积分以及心功能NYHA分级、Pro-BNP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可改善心功能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