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4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引起的垂体增生与垂体腺瘤难以鉴别,华山医院1999年5月至今手术治疗了2例由甲减引起垂体结节性增生的病例,将其介绍如下。病例1:住院号:407536,患者女性,51岁,既往甲减史3年,一直服用甲状腺片25mg,每日3次,症状无明显好转。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TNF-α刺激时间与浓度的差异,将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TNF-α时间刺激组与浓度刺激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SSeCKS的表达变化和亚细胞定位。结果细胞因子TNF-α可引起C6胶质瘤细胞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底物的广泛磷酸化,并以时间及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PKC底物SSeCKS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显示,正常情况下,SSeCKS散在分布于细胞质,浓集于细胞伸长的足突中。TNF-α刺激后,SSeCKS向核周迁移。这些改变可被PKC的抑制剂Ro-31-8220部分抑制。结论TNF-α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中PKC的活性,上调SSeCKS表达,这些改变与PKC 的活性相关,提示SSeCKS可能参与胶质细胞中炎症信号的转导。  相似文献   
143.
经皮穿刺肺活检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是有效、微创的诊断方法 ,虽然纤支镜检查对于中央型支气管肺癌 (腔内型 )的敏感性达 92 %~ 96 % ,但对肺部周围性病灶敏感性仅为 2 5 %~ 78% 〔1〕。尤其是对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阴性的 ,尽管可通过支气管肺活检弥补不足 ,但仍有较多的周围性病变不能作出明确诊断。本文总结 1996 - 0 6~ 2 0 0 3- 0 3,经B超、CT定位下行经皮肺针吸穿刺、组织切割针活检的 86例患者 ,其诊断价值、并发症、适应证进行分析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 ,男 5 7例 ,女 19例 ,年…  相似文献   
144.
“包袱生”指的是衣胞包裹着胎儿、羊水连同胎盘一并产出。产出后衣胞完整未破,如同一个肉球,胎儿包裹其中,俗称“包袱生”。我院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应用超声导向对36例原发性肝癌进行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并采用CT、彩色多普勒、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对其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术后1~2周彩色多普勒、CT显示肿瘤内血供完全消失31例(86.11%),术后1~2个月,增强CT显示病灶完全灭活33例(91.67%),AFP转阴17例,下降6例,有效率88.46%(23/26),术后3个月增强CT及B超显示肿瘤体积缩小25%的33例(91.67%)。结论:超声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6.
目的:验证二维DR数据形变重建的颅面硬组织模型的准确性,以期为治疗方案确定、手术方法选择和提高医患交流水平提供平台.方法:对7名志愿者分别进行基于二维DR数据的形变建模和CT建模,通过测量64项描述颅面硬组织特征的项目,进行直观重叠比较和客观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58项测量项目无显著差异,形变建模和CT建模的一致性很高.结论:基于二维DR数据形变建模的颅面硬组织精确性高,偏差基本在允许的范围内,完全可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该三维重建系统能够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接受成人脂肪肝供体的肝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NODAT)的关系。方法 对接受成人脂肪肝供体的肝移植术的181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消瘦组5例(BMI<18.5 kg/m2),正常组82例(18.5 kg/m2≤BMI<24 kg/m2),超重组65例(24 kg/m2≤BMI<28 kg/m2),肥胖组29例(BMI≥28 kg/m2)。又根据患者有无NODAT,分为NODAT组57例和非NODAT组124例。比较各组受体的一般资料、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的危险因素,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患者肝移植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组术前血清白蛋白低于正常组和超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NODAT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1),肥胖组患者NODAT发生率高于消瘦组和超重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超重(OR=3.423,95%CI:1.410~8.310)和肥胖(OR=16.808,95%CI:6.023~46.907)是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曲线显示,肥胖组5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Log-rank χ2=44.998,P<0.01)。结论 超重和肥胖是成人脂肪肝供体肝移植NODAT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合理控制患者BMI可显著改善移植预后。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肝移植;糖尿病;移植术后新发糖尿病;脂肪肝供体肝移植  相似文献   
148.
为提升医学院校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当前医学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学习通为平台,探索SPOC与BOP PPS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9.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