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调查河北省骨科医院尺桡骨骨折病例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由8人组成的调查组入医院影像资料室和病案窜调集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全部尺桡骨骨折病例,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的登记,对尺桡骨骨折的流行特征及2年半来发生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河北省骨科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共收治尺桡骨骨折病例6430例,其中男3885例,女2545例;左侧3327例,右侧3147例,其中包括双侧同时骨折者44例.少年儿童多见,骨折以跌倒扭伤为主;尺桡骨骨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0~10岁儿童为发生尺桡骨骨折的高峰年龄;时间上来看,2年半间本院尺桡骨骨折患病率总体上保持平稳趋势(P>0.05),男性尺桡骨骨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年均下降,但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桡骨骨折发生季节分布结果表明,冬季是尺桡骨骨折的高发季节.结论 河北省骨科医院尺桡骨骨折病例2年半来呈平稳趋势,预防的重点人群为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  相似文献   
32.
贫血是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造成某些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常常因不能被及时发现或被忽视,对母婴产生很大的危险.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R)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万方、维普、CNKI、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以"结直肠癌、结直肠肿瘤、大肠癌、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关键词,检索2000-2012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关系的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价,符合标准的文献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EG-F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文献入选17篇,共2 092例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1 040例,523例EGFR阳性,无淋巴结转移者1 052例,327例EGFR阳性,异质性检验提示各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χ2=43.48,P=0.000 2,I2=63%),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OR=3.17,95%CI=2.19~4.60,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显示z=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EGFR表达与肝转移相关文献入选4篇,共385例患者,其中肝转移患者154例,90例EGFR阳性,无肝转移者231例,65例EGFR阳性,异质性检验存在异质性(χ2=14.44,P=0.002,I2=7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OR=3.99,95%CI=1.04~15.36,合并效应量的检验结果显示z=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提示有肝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无肝转移者。结论: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明显升高,EGFR检测对筛选高危转移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laparoscopic high uterosacral ligament suspension,LHUS)联合宫颈截除术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vaginal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SSLF)治疗生育期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冀中能...  相似文献   
35.
36.
自体骨膜包裹肌腱对腱骨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自体骨膜包裹肌腱植入骨隧道是否会加速移植肌腱与骨隧道之间界面的愈合。方法6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编号,平均分为3组,每组20只,即骨膜包绕肌腱生发层朝向骨组、骨膜包绕肌腱生发层朝向肌腱组、肌腱无骨膜包绕组(对照组)。对照组以兔躅长屈肌腱和跟骨建立腱骨固定模型,分别于术后1、2、3、4、6周取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骨膜生发层朝向骨组术后3周即有明显的骨膜成骨,而生发层朝向肌腱组及对照组均无新骨生成。4周生发层朝向骨组,新生骨小梁较另外两组显著增多。6周时生发层朝向骨组,新生骨小梁的数量以及与肌腱结合的紧密程度均明显优于生发层朝向肌腱组和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g检验,生发层朝向骨组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生发层朝向肌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膜包裹肌腱且生发层朝向骨可缩短成骨时间,加速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我国京津冀地区成人距骨骨折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京津冀地区13家医院诊治的成人距骨骨折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构成及骨折AO分型分布等。结果共收集622例成人距骨骨折病例资料,男499例(80.23%),女123例(19.77%),男女比为4.06:1,平均年龄为37.7岁。高发年龄段为16—55岁(89.55%),骨折类型中,81-A型撕脱骨折所占比例最高(32.32%),其次是81.B型(26.21%)距骨颈骨折和81.C型(19.94%)距骨体骨折。结论京津冀地区成人距骨骨折以男性、中青年最为多见,距骨撕脱骨折最为多见,距骨颈骨折多于距骨体骨折。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提高抗RA33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特异性。方法 建立一步免疫印迹法,可同时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ENA抗体。并对266例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和24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 抗RA33抗体阳性率:RA38%(38/100),SLE35.8%(24/67),MCTD36.4%(8/22),SS8.3%(3/36)。抗RA33抗体阳性血清中抗ENA抗体的检出率:95.8%(23/24)SLE有抗Sm/ulRNP抗体,100%(8/8)MCTD有抗ulRNP抗体,100%(3/3)SS有抗SSA/SSB抗体,RA血清抗ENA抗体均为阴性。结论 本文建立的一步免疫印迹法可有效地鉴别抗RA33抗体阳性的RA和SLE、MCTD等病人。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发病因素,以及使用拉米夫定和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进行肝移植手术、并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独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和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联合组,两组分别为21例和24例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给予随访,观察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情况,两组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联合组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对照组发生率为l00.00%,联合组发生率为50.00%,HBV-DNA定量值>103拷贝/ml的患者,比较HBeAg和HBV-DNA阴性患者获得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风险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术前HBeAg阳性、HBV-DNA阳性且定量值>103拷贝/ml是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重要因素,而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和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健康促进幼儿园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确定专家条件;遴择专家;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分轮专家咨询;结果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的回收率分别为80%和70%。5项一级指标专家权威程度大于0.70,表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第二轮咨询5项一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包含一、二、三级指标)在0.154~0.356之间,第一轮咨询专家权威程度为0.186,第二轮为0.192,说明本次专家的意见有一定的协调性。综合专家的评分结果,结合专家权威系数,确定每项指标最终的组合权重。权重系数较大的一级指标是政策指标(0.2363)和社会环境指标(0.2623),其次是硬件指标(0.1843),社区关系指标(0.1456)和健康服务与健康技能指标(0.1715)权重较小。经过2轮专家函询确定的评价确定129项统计指标(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101项)。结论综合考虑北京市城区幼儿园卫生工作的发展水平,本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对健康促进幼儿园工作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