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本实验观察了内毒素致伤后肺损伤反应以及血浆和肺淋巴液中的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毒素致伤后绵羊出现典型的肺损伤反应。血浆和肺淋巴液中的TXB_2分别较伤前升高24.5倍和30.7倍;6-keto-PGF_(1α)升高10.6倍和15.7倍。肺淋巴液的TXB_2和6-keto-PGF_(1α)分别较血浆中的高68%和75%。表明内毒素致伤后,体内尤其是肺内合成TXA_2和PGI_2增加,在内毒素肺损伤的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谢华  孙滨 《医学争鸣》1998,19(5):585-586
0引言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其募集到炎症部位前须先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一l(VCAM-l)、细胞间粘附分子一l(ICAM-I)与嗜酸性粒细胞上相应配体很迟抗原一4(VI-A-4)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一卫(l-FA-l)相结合是其重要作用环节.为进一步探讨1***一卫在哮喘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哮喘发作用、缓解期及正常人血清中SICAM-l的水平;发作期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30d后血清SICAM刁含量的变化,同时监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和用力肺活量比值(FEVI%)…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双向转诊的现状,分析患者在双向转诊中的需求,为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市某社区年龄≥18岁的居民2 183名,采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双向转诊情况>问卷进行调查,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1)居民患病后有53.09%表示会优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上转患者中由于社区医生的水平有限所致的上转率为48.05%,转诊形式为口头转诊,社区上转的患者中仅有5.20%持单转回社区.(3)有4.35%的居民由二、三级医院下转至社区,全部为口头转诊.(4)82.09%的居民表示愿意在疾病的稳定期或康复期下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11.91%的居民不愿意下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原因是费用不能报销;居民期待自由式转诊率为65.69%.讨论 (1)亟待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2)目前不论上转还是下转都以口头转诊为主,持单转诊尚需政策支持.(3)实行"多对多"的转诊,建立全市双向转诊平台.  相似文献   
94.
孙滨 《中国康复》2011,26(1):27-27
我科于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60例,均符合KOA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各30例。①观察组,男8例,女22例;年龄60~75岁;病程1~15年。②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60~75岁;病程1~1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5.
孙滨  万媛 《中国康复》2013,28(6):476-476
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66例,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1].66例随机分为2组各33例.①观察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45.8±5.3)岁,病程(10.9±2.5)d.②对照组33例,男1 8例,女15例;年龄(47.3±5.3)岁,病程(11.6±2.8)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采用透穴法进行电针治疗,取患侧牵正透地仓,阳白透鱼腰,颊车透地仓,四白透迎香等穴,每次选3组穴位,常规消毒后,用2~~3寸针透刺穴位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连续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25min,每日1次.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炎;面肌训练操分类号:R49;R745.12  相似文献   
96.
本实验利用较大剂量内毒素在带慢性肺淋巴瘘的清醒绵羊复制肺损伤模型。测定了动物血浆、肺淋巴液中P物质(SP)、血栓烷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含量变化及肺组织中SP含量改变。结果显示,注入内毒素后120min,血浆和肺淋巴液SP含量明显高于注射内毒素前。在注入内毒素后360min,肺组织中SP含量则显著低于注射前。注入内毒素后30min,血浆TXB_2和6-keto-PGF_(1α)显著升高。肺淋巴液中TXB_2和6-keto-PGF_(1α)于注入内毒素后60min显著高于注射内毒素前,且TXB_2比6-keto-PGF_(1α)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97.
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重要特征。气道反应性测定在哮喘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较为关注的问题是简化设备和操作方法,注意采用自然因素作为激发剂。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试验  相似文献   
98.
高渗盐水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滨  李润华 《医学争鸣》1989,10(5):316-318
作者报告用超声雾化器吸入高渗盐水(HS)测定11例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吸入HS浓度为NaCl 462~1231mmol/L,以FEV_1-PC_(20)作为气道反应性的判定指标。试验结果,11例哮喘患者中10例呈阳性反应,HS-PC_(20)为477~1037mmol/L。作者认为此法简易,敏感性较高,副作用小,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
组织胺是人类过敏反应强有力的介质,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泌。1932年Weis等给哮喘患者注射组织胺引起哮喘发作,证明哮喘发病与组织胺有关。近年通过组织胺H_1-和H_2-受体阻滞剂评估组织胺的作用,使研究更加深入。人们一直在试图用抗组织胺药治疗哮喘,但由于早期抗组织胺药受体选择性低,副作用大,使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新一代效力高、选择性强的组织胺H_1-受体阻滞剂的产生,使重新评价其对哮喘的疗效成为必要。现将组织胺与哮喘的关系和抗组织胺药对哮喘的疗效综述如下。 1 组织胺的来源与代谢 组织胺在肥大细胞及嗜碱细胞的高尔基体中经组氨酸脱羧而成,储存在胞浆颗粒中。肥大细胞分布在所有器官结缔组织中,呼吸道和消化道含量丰富。利用特效阻滞剂已确定组织胺受体有H_1、H_2及H_3受体三种。H_1受体与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扩张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H_2受体与胃酸分泌、食管收缩及支气管粘液分泌有关。H_2受体刺激后可抑制许多炎性细胞的介质释放,影响嗜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性等。H_3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减少组织胺合成及释放的作用,在肺匀浆中也发现有H_3受体,但其确切定位及作用仍未完全确定。  相似文献   
100.
近年的研究证明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和肥大细胞释放介质,与钙离子通过细胞膜内流有关,因而注意到钙通道阻滞剂对哮喘的治疗作用,硝苯吡啶尤其受到重视。本文用测定气道反应性的方法,观察硝苯吡啶对乙酰甲胆碱所致模拟哮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