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易损斑块的形成,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共同基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纤维帽与基底膜产生裂解作用及参与血管内膜的炎性反应,其在血液中的病理性增高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是导致斑块破裂、引起脑梗死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对脑梗死的程度、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OPG/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ANFH患者50例(56髋),随机分为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组(25例,27髋)和仙灵骨葆胶囊组(25例,29髋)。比较两组施行试验方案之前与足疗程治疗后Harris评分中疼痛评分、功能积分、骨节活动度积分、总评分以及患者血清中的外周血骨保护素(OPG)、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中骨节活动度、疼痛、骨节功能部分的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OPG明显上升、RANKL水平均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组血清OPG水平明显高于仙灵骨葆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组血清RANKL水平明显低于仙灵骨葆胶囊组(P0.01)。结论:埋线针刀结合骨蚀胶囊治疗SANFH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发挥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血清中OPG、RANKL的含量、防止股骨头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3.
44.
1病案患者曹某某,女,75岁,于2011年10月2日就诊。主诉:复视伴头晕头痛8天。病史:患者于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视,伴有头晕,左头部疼痛,症状呈持续性,逐渐加重。遂到某院神经科就诊,查颅部MRI:双侧基底节及双侧脑室前后角旁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分次团注双期扫描法CTU与传统单次团注多期CT泌尿系造影(CTU)相比降低有效放射剂量的效能.方法 对57例血尿患者分别进行分次团注双期扫描(26例)和常规单次团注多期扫描(31例), 评价分泌期图像,包括肾盂、肾盏及各段输尿管显影质量及管腔扩张度.记录所有患者扫描时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剂量.应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上尿路管腔内CT值、扩张程度、各段的显影长度和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结果 肾盂、肾盏及各段输尿管的显影长度评分及管腔扩张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团注双期CTU患者有效剂量为(16.07±0.47)mSv,单次团注多期CTU有效剂量为(26.12±0.59)mSv(P<0.05).结论 分次团注双期扫描法CTU图像在泌尿系扩张程度及显影度上与传统单次团注多期CTU无明显差异,但可显著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灶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NAC病理反应性的评估效能. 方法 36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反应性结果(Miller & Payne 分级)分为MHR与NMHR两组,采用最小ADC值法于b=1000 s/mm2图像上测量癌灶的ADC值.对每个病理组癌灶及正常腺体的ADC值、两组NAC前、NAC第2周期后、NAC第4周期后MR测量的癌灶最小ADC值及其变化率(△ADC%)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ROC曲线评估癌灶最小ADC值对NAC病理反应性. 结果 NAC第2周期后,MHR组癌灶最小ADC值 [(1.19±0.18)×10~(-3) mm~2/s ] 及△ADC1% [ 中位21.18%,(范围4.27%~50.00%)] 分别与NMHR组最小ADC值[(0.98±0.16)×10~(-3) mm~2/s ]及△ADC1%[ 中位8.53%,(范围-24.52%~64.79%)]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第4周期后,最小ADC值 [(1.45±0.22)×10~(-3) mm~2/s ] 及△ADC2%[中位1.04%,范围1.71%~117.24%] 均显著高于NMHR组[(1.06±0.19)×10~(-3) mm~2/s、中位16.84%,(范围7.68%~6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第2周期后癌灶最小ADC值及△ADC1%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82.NAC第4周期后癌灶最小ADC值及△ADC2%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89. 结论 最小ADC值法比平均ADC值法能更早期评估进展期乳腺癌NAC的疗效.  相似文献   
47.
抗肿瘤药物已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其累积剂量毒性通常会被临床忽视,如铂类抗肿瘤药物的周围神经毒性及肾毒性,长春花生物碱类抗肿瘤药物的神经毒性,以及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等。该综述通过对抗肿瘤药物累积剂量毒性相关管理情况进行总结,以了解抗肿瘤药物累积剂量毒性特点、防治措施以及相关临床研究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针刺胃肠俞募穴治疗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卒中后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胃肠俞募配穴针刺治疗,取胃俞、大肠俞、小肠俞及中脘、天枢、关元;对照组口服中药六磨汤原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在基线期、治疗期以及随访期对患者CCS和大便性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42.4%,两组治疗后CCS评分与大便性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随访期两组患者CCS评分和大便性状评分都有上升,但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能明显缓解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症状以及改变大便性状,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鼻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嗅觉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鼻镜术,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检测嗅觉功能,分析患者术后嗅觉功能障碍情况及术后嗅觉功能改善程度,并记录切除与未切除中鼻甲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改善差异。结果术前78例患者中,28.21%的患者嗅觉正常,71.79%的患者伴有嗅觉障碍,其中轻度嗅觉损害、中度嗅觉损害、重度嗅觉损害、嗅觉完全丧失分别为14.10%、12.82%、21.79%、23.08%。术前56例嗅觉异常者,术后3个月1例失访,其中69.09%的患者嗅觉功能改善,Ⅰ型1期、Ⅰ型2期、Ⅰ型3期、Ⅱ型1期、Ⅱ型2期、Ⅱ型3期、Ⅲ型患者嗅觉功能改善程度不同,分别为100.00%、100.00%、75.00%、75.00%、72.22%、67.67%、60.00%。术中切除中鼻甲患者和未切除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着分型分期程度增加,鼻镜术改善嗅觉功能的效果逐渐下降,且切除中鼻甲会影响术后嗅觉功能恢复,需严格掌握中鼻甲切除适应证。  相似文献   
50.
正金属焊接和气割时火花飞溅,流光溢彩,看上去既绚烂又梦幻;电焊工操作时带上的面具,又给这份工作平添了几分神秘。然而在这类职业群体中时常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此时我们应高度谨防"金属烟热"。什么是金属烟热,为什么会在这类作业人员中出现?又该如何避免它的发生?让我们来一一揭晓答案!1 什么是金属烟热?金属烟热又名"铸造热",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金属烟热是工作者吸入新生的金属氧化物烟所引起的典型性骤起体温升高和血液白细胞数增多等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