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后皮瓣修复治疗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创面进行彻底病灶清理后采用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治疗18~24d后行皮瓣手术修复闭合创面。结果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后创面再次扩创同时行皮瓣修复,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未出现感染复发。结论持续灌洗结合VSD负压封闭引流后皮瓣修复是治疗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2.
例1女,44岁。1996年1月21日右小腿被钢绳套入绞伤4小时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右小腿于踝上4cm处离断,仅有胫后神经挫伤及小部分肌肉连接,踝关节以远肢体完整、苍白无血供。在严格清创下手术:(1)两枚4mm克氏针胫骨髓腔内固定,针尾留于足底,1枚...  相似文献   
123.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脊柱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当髓核组织穿过破裂的后纵韧带进入硬膜囊前方时,其发生移位的概率高达35%~72%。有研究报道移位型LDH向上移位和向下移位的概率相同,但也有研究认为发生轻度向下移位更多见。而高度移位型LDH(highly migrated LDH,HM-LDH)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LDH其发生率占移位型LDH的近35%。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及手术技术的发展、器械的改进,全内镜下手术治疗HM-LDH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全内镜手术治疗HM-LDH的手术方式、疗效及并发症等做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于此类椎间盘突出症全内镜下手术治疗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植骨在预防四肢骨折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价值。方法对自2005年1月~2011年6月行四肢长骨骨折固定术的2 56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骨不连的发生率、忽略植骨因素占骨不连8项因素的比例;对同期术中应植骨而未植骨者98例和应植骨而植骨者(对照组)527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骨不连的发生率。结果总体上,骨不连的发生率为5.2%。有忽略植骨因素患者占骨不连患者的25.0%,忽略植骨因素占骨不连因素的27.8%。在应植骨而未植骨者组骨不连的发生率为30.6%,在对照组骨不连的发生率为3.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骨具有消除骨折端间隙、骨诱导、骨传导的作用,以及促进骨断端的再血管化。在骨折端有较明显间隙和骨折愈合缓慢等情况的四肢骨折固定术中,应同时植骨以促进骨折愈合、明显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5.
背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何时下床活动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实验拟通过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早期的生物力学变化来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目的:观察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后疲劳载荷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3具新鲜猪脊柱标本,制成12个脊柱功能单位,随机分为A,B,C组,行单侧椎板开窗髓核摘除后,在不同循环载荷压力(500~1000N,500~2000N,500~3000N)下行疲劳载荷实验。结果与结论:A,B组椎间盘高度、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变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组椎间盘高度和刚度的降低、应变的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循环载荷后3组间比较,椎间盘高度、应变、刚度的变化幅度均随载荷压力的增大而变大(P<0.05)。结果说明髓核摘除后较大的载荷会破坏腰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6.
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9年7月配合治疗、资料完整的100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其中,单纯损伤23例,合并踝部骨折和距骨骨折77例.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86例.手术采用螺钉固定79例,保守和手术治疗复位后稳定者未用螺钉固定共21例.6~8周改支具或行走石膏逐渐功能锻炼和负重,8~12周去除外固定.[结果]随访10~23个月,平均14个月,优46例,良38例,可11例,差5例(优良率84%),金属螺钉断裂5例.5例差者为合并严重踝关节骨折和距骨骨折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螺钉断裂均为螺钉贯穿四层皮质固定者,均为优良患者.21例未用螺钉固定者中,6例有轻微下胫腓联合分离,但功能仍然为优良.[结论]根据损伤和稳定情况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复位后稳定者可以不用螺钉固定,即使患者有轻微下胫腓联合分离,总体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探讨桡动脉穿支蒂岛状皮瓣的解剖以及修复腕及前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以桡动脉搏动及体表投影为中心,采用多普勒血管仪探测桡动脉穿支的部位,以靠近缺损创面部的皮支作为血管蒂及旋转点,根据缺损创面大小、形状设计皮瓣,修复腕及前臂创面12例.结果 术后12例皮瓣中有2例出现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后存活,创面愈合,其余10例皮瓣均顺利存活.随访时间3~18个月,皮瓣质地软,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桡动脉穿支在桡骨茎突近端2.0cm、4.0~ 5.0 cm、7.0cm处较恒定,以此为蒂的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修复后外形好,是修复腕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应用于PET-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肺癌患者,ASAⅡ~Ⅲ级,分成A、B两组。A组先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诱导,维持丙泊酚以4~10 mg/(kg.h)恒速泵注;B组先予布托啡诺1 mg静脉注射,丙泊酚1.5 mg/kg静脉注射诱导,维持丙泊酚以4~10 mg/(kg.h)恒速泵注。观察记录术中心率(HR)、血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注射痛、低氧血症、低血压、体动反应、舌后坠、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术后手术部位疼痛、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及评分等。结果丙泊酚用量B组明显少于A组;诱导后2 min HR、MAP和SpO2两组均低于诱导前(P<0.05),SpO2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诱导时注射痛、术中体动反应及术后恶心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苏醒后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应用于PET-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术效果满意,减少了单独使用丙泊酚的不良反应,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