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睡眠可以保护大脑免受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并使兴奋与抑制过程恢复平衡,调整大脑功能,促使疾病的恢复。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大脑机能失调,很多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其中失眠是最常见的一种。由于失眠不但消耗体力,还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影响疾病的恢复。为此,笔者通过对轻度脑损伤( GCS13-15)患者的失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减缓失眠的症状,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2.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田耀洲教授认为本病为感受湿热疫毒,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变,"湿、郁、瘀、虚"贯穿整个发病过程。"湿、郁、瘀、虚"相互影响,加快疾病的发展,最终导致脏腑阴阳气血虚衰。治宜解郁热而除湿蒸,清气道而和中气;化瘀血而行血络,养营阴而生新血;调肝肾以养精血,和阴阳而充气血。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提高胃平滑肌肿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6-200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25例的经验。结果 术前诊断率52%(13/25),手术切除率96%(24/25),术中发现平滑肌肉瘤并发溃疡、出血及与周围组织粘连、浸润75%(15/20),病死率8%(2/25)。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病变部位多位于胃体后壁,以腔内型多见。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当肿瘤为分叶状,长径>5cm,浸润性生长,肿瘤中心出血、坏死、较大溃疡形成应视其为恶性改变。诊断本病以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两者联合应用,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的偏头痛的效果。方法凯时注射液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qd。用1%利多卡因10mL经前入路行SGB,qd。每次阻滞1侧星状神经节,左右两侧交替注射,10次为1个疗程。全部病人均接受20~30次治疗。治疗期间停用抗偏头痛药物。随访期>6个月。结果共治疗2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18%。平均发作频率由治疗前的2.42次/月下降为治疗后的0.71次/月。(P<0.01)。平均发作持续时间由治疗前的6.85h下降为治疗后的2.82h(P<0.01)。结论凯时注射液加SGB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桡骨下1/3骨折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段1/3骨折取材容易,调整观察方便,功能恢复好,配合活血通络祛瘀生骨的中药制剂药膏、药品外敷,疗效更佳,为中医骨伤科的一大特色,但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水泡、皮疹、压疮、再移位,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及迟缓愈合,神经损伤等,病人只有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我院骨科门诊于2004—2005年5月收治桡骨下段1/3骨折28例,取得较佳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3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下肢丹毒30例。设单纯西医(对照组)治疗2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6%,72.7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高,一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7.
刘莹  柳洁  孙建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524-1525
目的:进一步提高母婴同室的管理水平,早期发现新生儿疾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月在母婴同室中发现的94例新生儿疾病。结果:病情变化时间均在生后72h以内;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肺炎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先天性心脏病、胃食管返流。治愈80例,好转6例,死亡6例,放弃2例。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高危儿的发生;加强母婴同室的消毒,减少院内感染;加强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巡视和观察,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低剂量辐射(LDR)后不同时间白血病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变化.为低剂量全身辐射辅助治疗白血病提供实验研究基础方法将体外培养扩增的WEHI-3细胞尾静脉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体内,诱导移植性粒单白血病发生:60只成功建立的粒单白血病模型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对照组小鼠不予LDR,实验组小鼠同时给予75mGy的LDR。于LDR后1d,2d,3d,5d和10d分别处死6只实验组及6只对照组小鼠,取其血清及骨髓,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NF,荧光显微镜、电镜观测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LDR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TNF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d和2d升高最为显著(P〈0.05),LDR后10d血清TNF水平已接近对照组(P〉0.05)。LDR后第2天、第3天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最高,第5天和第10天次之(P均〈0.05),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略滞后于血清TNF的变化。结论LDR可使白血病小鼠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骨髓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增加,LDR对小鼠粒单白血病的治疗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及断层骨显像对颈椎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资料完整且临床最终诊断明确的颈椎退行性变患者19例、转移瘤患者76例,以23名无颈椎及全身其他部位病变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及颈椎骨断层显像检查结果及图像特点,用,检验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颈椎断层显像对颈椎退行性变的诊断灵敏度(73.7%,14/19)明显高于全身骨显像(36.8%,7/19;χ^2=5.216,P〈0.05),颈椎断层显像诊断颈椎转移瘤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4.2%(64/76)和83.8%(83/99),明显高于全身骨显像[56.6%(43/76)和61.6%(61/99),χ^2=13.9和12.3,P均〈0.01]。结论对临床怀疑颈椎病变的患者同时行全身骨显像及颈椎断层显像,可进一步提高颈椎病变的检出率,亦可为颈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0.
早期抚触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梅  明秀芬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833-5833,5837
探讨抚触的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没有并发症的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早产儿生后第1天开始抚触,3次/d,15min/次,于生后42d测量的体质量、头围及身长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神经反射测试中踏步反射优于对照组(P&;lt;0.05)。结果提示抚触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