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74篇
  免费   2388篇
  国内免费   1530篇
耳鼻咽喉   450篇
儿科学   453篇
妇产科学   349篇
基础医学   2085篇
口腔科学   468篇
临床医学   5995篇
内科学   4139篇
皮肤病学   367篇
神经病学   985篇
特种医学   19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3365篇
综合类   14211篇
预防医学   6349篇
眼科学   968篇
药学   5526篇
  77篇
中国医学   5605篇
肿瘤学   1567篇
  2024年   519篇
  2023年   930篇
  2022年   1088篇
  2021年   1329篇
  2020年   1087篇
  2019年   1033篇
  2018年   953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829篇
  2015年   846篇
  2014年   2420篇
  2013年   1713篇
  2012年   1990篇
  2011年   2182篇
  2010年   2152篇
  2009年   2188篇
  2008年   2192篇
  2007年   2396篇
  2006年   2181篇
  2005年   2396篇
  2004年   2132篇
  2003年   1909篇
  2002年   1561篇
  2001年   1654篇
  2000年   1725篇
  1999年   1690篇
  1998年   1577篇
  1997年   1730篇
  1996年   1610篇
  1995年   1325篇
  1994年   1171篇
  1993年   876篇
  1992年   886篇
  1991年   775篇
  1990年   602篇
  1989年   558篇
  1988年   345篇
  1987年   315篇
  1986年   258篇
  1985年   214篇
  1984年   194篇
  1983年   146篇
  1982年   146篇
  1981年   103篇
  1980年   83篇
  1979年   57篇
  1978年   33篇
  1965年   23篇
  1963年   18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褐斑是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其形成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血液流变学、局部菌群、内分泌系统、氧化-抗氧化系统等方面。近年来滚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搜集滚针治疗黄褐斑相关机制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2)调整皮肤菌群;(3)调节整体内分泌系统;(4)平衡氧化-抗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72.
73.
74.
目的研制一种自动连续捕鼠器,安全环保、长效持续解决鼠患问题。方法针对鼠类习性,将红外线、自动机械等原理应用于装置的研制。结果成功研制出自动连续捕鼠器,实验室检测平均第3、5、7天鼠捕获率分别为76.67%、93.33%、96.67%, 12个单位普遍反映该产品现场应用效果较好。结论该自动捕鼠器捕鼠效率高,可用于特定场所长期持续灭鼠。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无创远程肢体缺血联合处理对大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c组为无创远程肢体缺血联合处理组(RIperC+ RIpostC组).再灌注24h测定血清中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肾脏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并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B组的Cr(429.52±29.08) μmol/L、BUN(39.05± 2.23) mmol/L、MPO(7.31±1.48) U/g、MDA (3.94±0.48) nmoL/mgprot均高于A组Cr(103.91±21.45)μmol/L(P<0.001)、BUN(12.20±1.86) mmol/L(P<0.001)、MPO(2.25±0.89) U/g(P=0.009)、MDA(1.95±0.29) nmol/mgprot(P=0.003);而SOD(4.03±0.38) U/mgprot低于A组SOD(6.819±0.68) U/mgprot(P=0.003).c组的Cr(244.85±40.30) μmol/L(P=0.002) 、BUN(23.48±1.80) mmol/L(P<0.001)、MPO(3.65±0.73) U/g(P =0.045)、MDA(2.19±0.31) nmol/mgprot(P=0.006)均低于B组,而SOD(5.71±0.30) U/mgprot(P=0.003)高于B组.A组组织形态基本正常,c组组织形态学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 无创远程肢体缺血联合处理对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对肢体短暂的缺血再灌注激发了机体内源性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减轻肾脏的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妇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位点多态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芯片杂交法对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和181例有正常妊娠史的妇女进行MTHFRC677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MTHFRC677位点TT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T等位基因与对照组相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THFRC677CT突变不是安徽地区妇女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在心脏淀粉样变性分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990年1月至2017年4月临床怀疑淀粉样变性的病例,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组织和心脏移植的受体心脏,经组织学检查和刚果红染色为阳性的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常见淀粉样物质包括甲状腺转运蛋白(TTR),免疫球蛋白λ轻链、κ轻链,载脂蛋白(Apo)AⅠ、Apo AⅡ、Apo AⅣ,淀粉样物质A(AA)和β2微球蛋白在心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淀粉样物质的分布方式分为弥漫性细胞周间质沉积、分散性细胞周间质沉积、结节状间质沉积、心内膜沉积、动脉沉积和静脉沉积,比较不同淀粉样物质分布方式的差异。结果共有19例患者的20份心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到淀粉样物质沉积,另外2例虽然刚果红染色阳性但应用现有抗体未检测到淀粉样物质,根据淀粉样物质的表达方式将19例分为3种,第1种(5例):心肌间质仅检测到一种淀粉样物质。第2种(6例):心肌间质检测到多种淀粉样物质,但其中一种淀粉样物质表达强度强,其余较弱或一种淀粉样物质与伴侣蛋白(Apo AⅣ)共表达。第3种(8例):心肌间质有多种淀粉样物质沉积而且表达强度均相同。前两组病例可以进行分型,分别为AL-λ、ATTR、AL-κ和AApo AⅠ型淀粉样变性。第3种表达方式因为特异性差无法进行分型,需要进行质谱或基因分析。淀粉样物质呈细胞周分布者多发生在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包括AL-λ和AL-κ),较少发生于ATTR型。6例淀粉样物质在血管沉积,4例为ATTR型,2例为AL和TTR共同阳性而无法分型者。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心脏淀粉样变性分型成功比例为11/19。结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于心脏淀粉样变性分型时可以结合淀粉样物质的表达和分布方式、有无伴侣蛋白并结合患者其他器官的受累情况和实验室检查,可以作为心脏淀粉样变性的初步分型工具。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限制性脱水(restricted dehydration,RD)对血液透析新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96例新患者,平均年龄(47.8±11.2)岁;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首次透析时随机分入限制性脱水组(restricted dehydration,RD)及非限制性脱水组(unrestricted dehydration,UD);所有入组患者尿量均≥1 000 mL/d,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每周透析3次;每3个月统计患者尿量,24 h尿肌酐清除率,复查透析前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生化指标;每6个月计算患者心胸比。首要终点为顽固性高血压、浮肿、心脑血管意外、重度贫血、死亡;次要终点为少尿。所有入选患者随访1年。结果随访结束时RD组6人达到次要终点(少尿),8人达到首要终点(6人高血压、2人水肿合并心衰)。UD组16人达到次要终点(少尿),2人进行了肾脏移植,退组。随访结束时RD组与UD组相比,平均尿量分别为(778±309)mL和(471±212)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为78.79%和77.4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蛋白达标率分别为81.27%和82.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D对新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需结合具体医疗条件及患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个体化治疗,单方面RD并不适合所有的新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快速纠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代谢性碱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80例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根据人院时pH值又分为pH〉7.5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pH≤7.5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补充生理盐水、平衡液等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治疗组除采用上述治疗外加用奥美拉唑0.7mg·kg^-1·d^-1静脉滴注,每日1次。人院后每12h行动脉血气分析,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H〉7.5组:入院后12h治疗组有8例(8/21,38.1%)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仅2例(2/22,9.1%)恢复正常(P〈0.05)。入院后24h,治疗组有18例(18/21,85.7%)pH值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仅5例(5/22,22.7%)pH值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7.5组:人院后12h治疗组有15例(15/19,78.9%)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有9例(9/18,50.0%)恢复正常。人院后24h治疗组有15例(15/19,78.9%)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有13例(13/18,72.2%)恢复正常。入院后36h治疗组pH值已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有16例(16/18,88.8%)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快速纠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代谢性碱中毒,对纠正中重度代谢性碱中毒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0.
对醋纤膜对流免疫电泳检测AFP 原法略加改进,使结果易于观察。改进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