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目的:总结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治疗经验,探讨其手术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2010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46例气管、隆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治疗的疗效,总结其诊断及体外循环在其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结果: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33例,气管+隆突切除重建12例,气管楔形切除1例;无围术期死亡,临床治愈39例(84.8%);术后随访7个月~7年,死亡5例(10.9%),生存至今40例(86.9%),其中生存5年及以上者9例(20.0%),生存3年以上者21例(46.7%),2例带瘤生存已达1年。结论:气管、隆突肿瘤外科手术疗效确切,早期诊断很关键,合理应用体外循环技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长期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及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5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B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C组吸入噻托溴铵.治疗半年,评估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与治疗满意度.疗效比较采用优势检验.结果 全部病例完成半年随访,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可明显减缓肺功能的恶化,同时发现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组有着明显的治疗满意度.结论 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噻托溴铵,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inhaling salmeterol/fluticasone and tiotropium bromide for stable COPD patients. Methods Ninety-five cases of stable COPD patien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inhaling salmeterol/fluticasone and tiotropium bromide, group B inhaling salmeterol/fluticasone, group C inhaling tiotropium bromide. All were for half a year. Lung function(FEV1,FEV1/FVC) and AECOPD manifestations and therapeutic satisfaction were evaluated.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with advantage test. Results All follow-ups of half a year were completed. It was found that inhaling salmeterol/fluticasone and tiotropium bromide could decrease obviously worsening of lung function. And meanwhile there was more satisfactory therapy than another two groups.Conclusions Inhaling salmeterol/fluticasone is better than inhaling tiotropium bromide in improving symptoms and with better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73.
人类肿瘤生成过程主要表现为细胞生长的失调控,而Plk1是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胞质分裂及DNA损伤反应的关键调节因子。通过对Plk1在中心体周期中作用的认识,推测在多种癌症中可检测到Plk1表达的失控,且与人类肿瘤生成有关。研究发现,Plk1在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高表达,且其高表达与肿瘤患者的细胞增殖及预后相关。应用不同方法下调Plk1的表达水平在体外细胞培养及活体动物实验中均被证实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的作用,但对正常细胞却无明显杀伤。因此,靶向作用于Plk1的治疗可能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的很有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黄海涛  孙威  席文雁 《肿瘤学杂志》2012,18(11):879-880
骶骨肿瘤临床上发病率低,极易误诊漏诊.现本文回顾性分析32例首次就诊时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及一般腰腿痛的病例,分析其误诊漏诊原因,并探讨避免误诊漏诊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许多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临床需要有效的方法去鉴别其良、恶性,以指导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高频彩色超声不仅可以清晰准确判断颈部肿大淋巴结的位置、形态、大小、结构和血流分布,还能获得血流动力学数据,为鉴别淋巴结的良、恶性提供更为有益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合并多器官损伤大鼠模型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连续测定大鼠ANP合并多器官损伤模型血清IL-10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于多个时相点检测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在ANP合并多器官损伤SD大鼠血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的变化,并检测血浆淀粉酶及胰腺、肺和肾脏的病理学损害。结果:IL-10、LFA-1和Mac-1在ANP组中各个时相点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ANP组中血浆淀粉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明显的胰腺、肺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论:IL-10和整合素家族细胞黏附分子LFA-1、Mac-1均参与了ANP继发多器官功能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二尖瓣手术/金葡菌血症对左心室组织部分细胞粘附分子和炎症细胞因子mRNA转录调节的影响。方法24只家兔分别行二尖瓣手术,经静脉注射金葡菌(5×106CFU.ml-1)和二尖瓣手术合并金葡菌注射,术后6 h提取左心室组织RNA,RT-PCR技术检测内皮白细胞粘附分子-1(E-Selectin)、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家兔相比较。结果单独金葡菌血症未引起左心室靶基因的明显变化;二尖瓣手术后左心室组织E-Selectin和PECAM-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VCAM-1mRNA无明显变化;二尖瓣手术合并金葡菌注射后左心室组织E-Selectin mRNA明显调高表达,而PECAM-1和VCAM-1 mRNA明显调低表达。结论在二尖瓣手术和菌血症早期只有手术刺激导致部分特定的细胞粘附分子高表达,并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炎性反应进程中起主要作用;左心室组织细胞粘附分子的不均衡分布可能是由于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所致。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调查浙江省多家医院口腔内科医师,分析根管治疗术在浙江省的应用现状。方法:随机抽查浙江省各级医院口腔内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牙髓病首选治疗方法和考虑因素,根管充填术所采用的具体器械、材料等。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及Mann—Whiteney U检验。结果:共有76家单位的410名医师接受调查,回复率为91.1%。其中93.5%的口腔医师首选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认为其对牙髓病治疗的远期疗效最佳;90.2%使用手用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在前牙主要采用常规法,在后牙主要采用逐步后退法;88.3%选择H202作为根管冲洗液;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樟脑酚作为根管消毒剂;77.6%的口腔医师选择冷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使用频率最高的充填材料是牙胶尖辅以碘仿糊剂:74.6%的口腔医师曾做过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其中部分医师在术后使用了抗生素或激素。结论:浙江省口腔内科医师已广泛应用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但在具体的技术方法和材料器械的应用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和发展更新。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溶血方式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溶血方式处理标本后立即上机测定G6PD活性,并每隔10 min测定1次,共测定5次,计算在放置过程中G6PD活性的下降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6PD活性下降率与皂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浓度呈正相关,皂素的最低溶血浓度为0.02%,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