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创面出现的干细胞岛现象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目的:从细胞分化角度研究皮肤干细胞分布与增殖分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加速受创皮肤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取8例经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治疗而愈的溃疡他是面皮肤,7例经磺胺嘧啶银治疗而愈的创面皮肤以及3例流产胎儿、3例儿童和2例正常成人皮肤,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法研究β1整合素、角蛋白19(K19)、角蛋白14(K14)以及角蛋白10(K10)的表达特征。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经rhEGF治疗的创面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不仅数量多,而且体积增大,在再生表皮基底层与角质层之间出现若干干细胞岛。这些干细胞岛的特征是β1整合素和K19染色阳性,在组织学上与基底层干细胞没有直接联系,为一类独立的岛状结构。经K14与K10等系列染色鉴别研究表明,在正常成人、青少年、胎儿以及未用rhEGF治疗的对照创面皮肤均未发现类似的干细胞岛现象。结论:在经rhEGF治疗的创面表皮中出现的干细胞岛是一种特殊和独立的细胞学结构,可能由已经分化成熟的细胞逆分化而来。其机制涉及生长因子对细胞分化调控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352.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受体(FGFR1和FGFR2)在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病理学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6例不同发生时期的增生性瘢痕(4个月~11年)和8例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后,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这5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组织中,FGF-7,bFGF,FGFR1和FGFR2基因表达较低,而在增殖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这4种基因转录本的灰密度值分别为正常皮肤的2.1、2.1、3.6和2.8倍,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5);在成熟期的增生性瘢痕中,FGF-7,bFGFR1和bFGFR2基因的表达量都低于增殖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而bFGF仍保持高水平的基因表达.在正常皮肤和增殖期的增生性瘢痕中,aFGF基因呈低水平表达,而在成熟期的增生性瘢痕中aFGF基因表达明显增强.结论FGF-7、bFGF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升高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之一,而FGF-7、FGFR1和FGFR2基因表达降低,aFGF表达增强可能与增生性瘢痕达到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53.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胚胎、新生及成年三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取胚胎、新生和成年大鼠皮肤,经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与切片后,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EGF和bFGF的定位与表达特征。结果 EGF的阳性表达可见于胚胎、新生及成年三个发育阶段大鼠皮肤,主要位于表皮棘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毛囊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bFGF在新生和成年大鼠表皮及真皮呈强阳性表达,但在胎鼠皮肤则为弱阳性乃至阴性,结论 EGF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呈强阳性表达,表明其对上皮的发生、表型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十分重要。而大鼠胚胎皮肤bFGF低表达或缺乏的结果表明它可能是动物胚胎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5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转化为汗腺细胞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体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汗腺细胞(SGCs)直接和间接共培养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转化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MSCs和汗腺细胞。将培养的MSCs和经47℃高温处理造成热休克的SGCs直接和间接共培养,1周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MSCs的表型改变,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结果 MSCs和SGCs均呈克隆样生长,MSCs表达CD44、CD105和CD29,不表达CD34、CEA、CK19和CK7;SGCs表达CEA、CK19、CK8和CK7。MSCs与经高温损伤后的SGCs共培养1周后,部分MSCs呈汗腺细胞表型,间接共培养结果示各组MSCs均表达水平相当的ERK,但pERK水平表达不同。结论 成人MSCs和热休克的SGCs直接和间接共培养均可诱导MSCs向SGCs表型转化,pERK途径参与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55.
创伤性脓毒症过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14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LP术后2、6、12、24、48和72h组。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嘧啶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凋亡。结果CLP术后早期循环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受抑,TUNEL染色凋亡细胞阳性率低于5.00%,之后开始增加,CLP后48h凋亡细胞阳性率为(48.33±12.53)%,术后72h凋亡率又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脓毒症急性期产生的大量中性粒细胞以死亡为主要途径;当机体转向逐渐恢复时,中性粒细胞以凋亡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