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出现的大脑听觉皮质老化的发生发展规律,为老年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所有受试者为2002-01/2005-01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者。以306通道全头型脑磁图仪分别测试青年组(18~28岁)30例、老年前期组(45~59岁)35名、老年期组(60~80岁)32名健康受试者0.5,1,2,4,6kHz纯音诱发的双侧大脑半球听觉皮质脑磁场M100,并与其MRI解剖影像信息叠加整合,得到大脑听觉皮质磁源性影像。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各刺激频率纯音所诱发M100的潜伏期、波幅及其等电流偶极在X、Y、Z坐标轴的三维定位。结果:97名健康人均完成全部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前期组和老年期组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纯音听力在所有测试频率均随年龄增加显著逐渐下降(P<0.01);M100的潜伏期随年龄增加逐渐延长,波幅逐渐降低。②老年期组在各刺激声频率诱发的M100潜伏期和波幅均较老年前期组和青年组出现了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延长或降低;M100的等电流偶极位置双侧大脑半球听觉皮质均在2,6kHz刺激声发生向内、后、下方向的位移或偏离,在4kHz均发生向内、后、上的位移或偏离;等电流偶极的位置分布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分散。结论:老年人的大脑听觉皮质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老化主要表现为大脑听觉皮质在激活的时间、程度和空间位置的重组,探寻纠正和改善这种重组发生的方法可能成为未来有希望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发生和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确定运动双手食指后应用磁源性影像对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功能区定位的价值并探讨其成像方法。方法 6例受试者接受左、右侧视觉光刺激后运动相应侧食指,双手食指下方各放置一块垫板,垫扳上有一个光电偶合器,食指抬起后数据采集计算机即可将光电偶合的一刻为“零”对脑反应信号进行叠加。应用脑磁图记录运动及体感反应叠加后的脑电磁波并将其与相应受试者头MRI叠加形成磁源性影像。结果 食指运动后,每个受试者双侧半球均出现一个最高的波峰,左右半球潜伏期分别为(41.5&;#177;7.8)ms和(35.5&;#177;3.6)ms。受试者之间左、右半球皮质兴奋的潜伏期(WI)差异无显著意义(t=2.046,P=0.096)。将其CCD叠加到MRI上可见ECD均位于中央后回。每个受试者在最高波峰之前出现一个小的波峰,潜伏期为负值,左、右半球分别为-(52.9&;#177;25.9)ms和—(63.8&;#177;19.5)ms。受试者之间左、右半球皮质兴奋的潜伏期(W2)差异无显著意义(t=1.342,P=0.237)。由磁源性影像显示兴奋的皮质位于中央前回。结论 磁源性影像可很好地显示健康受试者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可对运动皮质及体感皮质进行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3.
秦好朴  孙吉林  张明  徐晓 《四川医学》2018,39(7):822-824
目的对比手动曝光控制与自动曝光控制在婴幼儿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并行胸部X线摄影患儿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手控组与自控组,每组68例,手控组采取手动曝光控制,自控组采取自动曝光控制,比较两组患儿胸部DR的影像质量,并统计两种曝光控制方法的辐射剂量及摄影成功率。结果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手控组患儿胸部影像甲级片65例,乙级片3例,甲级片率95.59%,废片率0;自控组甲级片54例,乙级片9例,甲级片率79.41%,废片率7.35%。手控组甲级片率明显高于自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控组患儿辐射剂量(6.0±0.7)Gy,平均曝光时间(2.57±0.41)ms,手控组平均曝光时间及辐射剂量明显小于自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胸部DR摄影采取手动曝光控制模式能够显著提高DR图像甲级片率,并且患儿整体辐射剂量降低,摄影成功率较高,废片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急性枕叶脑梗死患者视觉皮层中枢脑磁图(MEG)的变化特征。方法对6例急性单侧枕叶梗死表现为对侧视野同向偏盲患者于发病后2周内行视觉诱发磁场(VEFs)测试,并检测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刺激选取黑白棋盘格翻转图形。分别记录两组受试者VEFs的M100波峰产生的潜伏期、波形、等电流偶极(ECD)强度和磁源性影像(MSI)。结果所有受试者VEFs反应的最基本波形为M100,位于距状裂两侧的皮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健侧枕叶的VEFs反应波形,潜伏期和ECD强度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患侧枕叶的VEF反应则出现了波形异常,潜伏期明显延长和ECD强度显著降低(均P<0.05)异常,且MSI显示其M100反应的ECD位置分布紊乱。结论MEG可检测出急性枕叶脑梗死患者视觉皮质中枢功能的损伤,并能够客观的评价患者视觉皮层中枢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5.
少突胶质细胞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好发于皮层下白质,占胶质瘤的5%~10%,临床较少见。我们发现了1例临床不典型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发作性意识丧失1个月,伴频繁抽搐发作6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入院前1个月,患者无明显原因的意识丧失,持续约3分钟自动缓解,未引起充分重视;6小时前,患者在情绪激动后再次出现意识丧失,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颈部及躯干自前屈变为角弓反张,双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呼吸急促,持续约5分钟;无摔倒,过后口吐白沫,四肢软弱无力,问话无言语;6小时内共发作8次。在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106.
磁源性影像对初级听觉皮质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磁源性影像对健康受试者进行初级听觉皮质定位,研究磁源性影像对听觉皮质定位的价值。方法:使用306通道全头型生物磁仪(脑磁图,MEG)测量9例右利手健康受试者的听觉皮质磁诱发反应,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14-47岁,平均31岁。给予受试者双耳纯音刺激,声音频率2kHz,强度90dB声压级(SPL),声音持续时间为8ms,刺激时间间隔为1s.将MEG测得的磁反应信息叠加到MR源性影像(MSI),确定初级听觉皮质的位置。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出现M50、M100、M150及M200(给予双耳听觉刺激后,分别于50、100、150、200ms左右出现的听觉诱发磁场波峰)。将M50、M150叠加到MRI,其等电流偶极(ECD)位置均在双侧颞横回,为初级听觉皮质的位置。所有受试者中,M100左、右侧半球ECD位置最大差值x轴为19.1mm,y轴为20.7mm,z轴为7.1mm。M50左、右侧半球ECD位置最大差值x轴为20.0mm,y轴为21.2mm,z轴为7.6mm。同一受试者M50波峰ECD位置与相应半球的M100波峰ECD位置极为接近,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最大差值x轴为3.3mm,y轴为2.0mm,z轴为1.2mm。经统计学处理,本组受试者左、右侧初级听觉皮质位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磁源性影像可对初级听觉皮质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7.
吴育锦  孙吉林 《河北医药》2002,24(5):429-430
癫痫患病率占人群0.5%~1%左右,其中20%为难治性癫痫,即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1,2],临床上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为局灶性切除癫痫灶,然而,成功的外科切除需要对病灶准确的定位。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为近20年来进行癫痫定位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就MEG在癫痫中的应用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08.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研究概况孙吉林,王智勇,王学礼解剖学教研室(050017)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人工骨,骨移植骨移植在治疗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关节固定术、骨腔充填以及由于外伤或肿瘤切除造成的骨缺损的修复等方面一直起着重要作用[1]。常用的骨移植主要有三种[...  相似文献   
109.
7.AEEG监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监测方法 AEEG24h监测无医生跟踪,伪差不可避免地频繁出现,所以一份完整的记录十分重要。对合作儿童在安放电极后,一定要在医生的监护下作30min常规描记,包括睁闭眼试验、HV以作自身对照。在24h描记中,一定来医院检查1~2次,主要检查电极情况及仪器运转情况,嘱家长详细作好记录。取下记录盒后对每一幅导联都要进行检修,确认完好。  相似文献   
110.
正第二章脑电地形图学四、脑电地形图临床诊断要点(一)脑血管病的脑电地形图诊断要点1.高血压性脑出血(1)在δ频段病变区出现高功率阴影,其功率值在Scale为32时,在5.0μV以上,颜色灰阶在11级以上,呈红色以上改变。(2)在病变区周围有不同颜色灰阶区变化,分别为水肿带区和对周围脑组织的不同程度的影响,颜色越在高灰阶区,其影响愈重,慢波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