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钾离子通道Kv4.2、KV4.3及其相互作用蛋白KChIP1在杏仁核电点燃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方法刺激SD大鼠右侧杏仁核7d以建立电点燃模型,提取杏仁核总RNA进行RT-PCR,研究致后KChIP1、Kv4.2和Kv4.3在mRNA水平表达变化;同时提取杏仁核全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观察KChIP1和Kv4.2在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在mRNA表达水平,双侧杏仁核KChIP1在模型组[包括Racine分级的高发作级别组(47.0±3.6)和低发作级别组(41.3±10.2)]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0.0±10.6)(P高=0.000,P低=0.001),Kv4.2和Kv4.3在模型组亦升高,在高发作级别组有升高更明显倾向。双侧KChIP1和Kv4.2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mRNA表达变化相似。各组点燃刺激侧与非刺激侧相比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Kv4.2、Kv4.3及KChIP1在电点燃癫模型双侧杏仁核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KChIP1升高更明显,Kv4.2和Kv4.3的变化在发作级别高时升高较明显),这提示钾通道的改变不是癫灶点燃的原因,而可能是机体对发作的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安定、丙戊酸钠及拉莫三嗪对实验大鼠癫癎持续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癎持续状态鼠模型,癫癎持续状态2h后,分别给予上述三种抗癫癎药物治疗,观察比较癫癎持续状态的时间。结果:三种抗癫癎药物对癫癎持续状态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安定起效最为迅速,丙戊酸钠次之,拉莫三嗪较慢,但安定对意识状态有影响。结论:癫癎持续状态的治疗,安定仍然是首选,但丙戊酸钠及拉莫三嗪亦是有效的药物,早期联合长效抗癫癎药物治疗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3.
人胎海马结构小白蛋白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分布与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松林  孙卫文  郑德枢  颜焱华 《解剖学报》1999,(2):133-135,I008
了解人类海马结构神经元的发育。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16-38周人胎海马结构内小白蛋白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结果PV-1R神经元最见于23周海马结构内,主要位于下托和CA1区的锥体细胞层和多形层,以下托为主。  相似文献   
34.
大鼠GAD65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构建大鼠GAD65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大鼠GAD65 cDNA亚克隆到穿梭质粒pShutile启动子CMV的下游,再通过I-CeuⅠ和PI-SceⅠ两个稀有酶切位点,将目的基因GAD65与腺病毒质粒DNA(pAdeno-X)进行体外连接,获得含目的基因GAD65重组腺病毒质粒DNA,后者经限制性内切酶PaeⅠ切割后,两端露出反向末端重复序列(rTR),利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获得含目的基因重组腺病毒上清。PCR双引物检测含有目的基因GAD65的片段。结果在挑选的5个空斑中,有4个含GAD65 cDNA阳性重组腺病毒。GAD65重组腺病毒可感染293细胞并在293细胞内进行有效的复制。PCR双引物检测证明含有目的基因GAD65片段,表明利用体外连接法成功构建了含目的基因GAD65重组腺病毒转移载体。结论成功构建了GAD65重组腺病毒,为进一步研究GAD65重组腺病毒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以及苯那普利和芦沙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肾小球硬化组(D组),肾小球硬化苯那普利治疗组(DB组)和肾小球硬化芦沙坦治疗组(DL组),治疗6周后用RT-PCR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和Ⅳ型胶原(ColⅣ)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测定肾组织ColⅣ,并观察病理及生化改变.结果:肾小球硬化组出现明显蛋白尿,血白蛋白下降及胆固醇上升,与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沉积,肾皮质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比假手术组增加3.59倍和2.60倍,ColⅣ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比假手术组升高2.57倍和1.40倍.苯那普利和芦沙坦分别治疗6周后,能明显减轻肾病生化改变及病理改变,肾皮质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调46%、53%和55%、59%,ColⅣ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下降46%、54%和43%、48%.结论:苯那普利和芦沙坦通过下调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实验性缺血性脑梗塞早期CT表现与神经细胞损伤的相关性及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经颈总动脉注入PVA栓子栓塞大脑中动脉,在不同的时间点(2~36h)对兔脑进行CT扫描,并取脑组织经HE染色、Nissl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法)进行观察。结果 CT分期Ⅰ期(脑梗塞后2~8h),神经细胞首先出现缺血改变,随后细胞周围出现水肿;基底节周围及大脑皮质可见少量TUNEL阳性细胞。CT分期Ⅱ期(梗塞后12~18h),以神经细胞溶解消失为主;基底节周围及大脑皮质可见较多TUNEL阳性细胞。CT分期Ⅲ期(梗塞后24~36h),脑水肿改变十分显著,基底节呈明显的坏死区,神经细胞坏死,结构消失,大脑皮质可见大量TUNEL阳性细胞。神经元具有凋亡及坏死的双重形态学特征。结论 缺血性脑梗塞后神经细胞损伤形态上有水肿、凋亡及坏死等多样性,CT扫描显示缺血性脑梗塞的进展与实际病理变化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的谷氨酸脱羧酶(GAD)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4周龄和6周龄的基因敲除型(KO)鼠和野生型(WT)鼠分别连续进行2天的被动回避行为的避暗和跳台实验观察后使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海马GAD的表达变化,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 避暗实验中,4周龄和6周龄KO鼠潜伏期比WT鼠明显少(P<0.05);而KO鼠的错误次数比WT鼠明显多(P <0.05);4周龄和6周龄KO鼠或WT鼠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无差异(P>0.05),同周龄WT鼠第一天的潜伏期和错误与第二天相比无差异(P<0.05).跳台实验中,4周龄和6周龄KO鼠的潜伏期比WT鼠明显少(P<0.05);而KO鼠的错误次数比WT鼠明显多(P<0.05);4周龄和6周龄KO鼠或WT鼠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无差异(P>0.05);同周龄第一天KO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第二天相比无差异(P >0.05);同周龄第一天WT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第二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GAD65/67蛋白在KO鼠海马表达比WT鼠增多(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6周龄KO鼠或WT鼠的GAD 65/67蛋白表达比4周龄表达增多(P<0.05).结论 4周龄和6周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海马的GAD的表达异常变化可能介导Fmr1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KO鼠)的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8周龄KO小鼠第1天测定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值,作为基础痛阈,第2、3、4、5天连续腹腔注射氯化锂,给药30 min后测定PWTL值,第6天给药30 min后取腰骶膨大段脊髓组织,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KO及WT鼠脊髓水平的GSK3β和P-GSK3β的变化。结果8周龄KO鼠的痛阈均比同周龄WT鼠的痛阈高。使用氯化锂后,KO鼠痛阈下降,且与WT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龄KO鼠脊髓腰骶膨大段后角边缘层及胶状质的P-GSK3β的表达较WT鼠明显减少。使用氯化锂后,KO鼠脊髓腰骶膨大段后角边缘层及胶状质的P-GSK3β的表达增多,而WT鼠的变化不明显。8周龄KO鼠及WT鼠脊髓腰骶膨大段后角边缘层及胶状质的GSK3β的表达在用药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KO鼠热痛觉阈值增高,热痛觉敏感性降低。KO鼠腰骶膨大段脊髓后角的P-GSK3β表达减少可能是KO鼠热痛觉敏感性降低的原因之一;氯化锂可能通过增加脊髓后角中的P-GSK3β的表达而改善KO的鼠热痛觉敏感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跳台实验训练后FMR1基因敲除( KO)小鼠学习记忆与海马CA1、CA3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20只4周龄FVB近交系KO及20只野生型(WT)小鼠分为KO组和WT组。利用跳台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被动学习记忆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1、CA3区ERK1/2及p-ERK1/2的表达。结果跳台实验第1天KO组的潜伏期较WT组短,错误次数较WT组多。跳台实验第2天KO组的潜伏期较WT组短,错误次数较WT组多。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跳台后KO组海马组织CA1区p-ERK1/2表达增加,与W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跳台后KO组海马CA3区p-ERK1/2表达虽有增加,但与W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跳台后KO组海马组织CA1及CA3区ERK1/2的表达与W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跳台后KO组和WT组ERK1/2及p-ERK1/2的表达与跳台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MR1基因敲除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与海马p -ERK1/2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RhoA、Rock-Ⅱ以及CD8+T细胞在脑和脊髓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索法舒地尔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骨髓炎(EAE)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把9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B组(免疫后第13天),C组(免疫后第21天),D组(免疫后第35天)及E组(法舒地尔干预组).以豚鼠全脊髓为抗原混合福氏完全佐剂(CFA)诱导Lewis大鼠EAE模型,观察实验动物神经功能损害的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实验动物组脑、脊髓组织中RhoA、Rock-Ⅱ以及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Lewis大鼠EAE模型,A、B、C、D、E 5组中RhoA、Rock-Ⅱ以及CD8+T细胞在脑、脊髓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免疫后21 d达高峰,在免疫后及法舒地尔干预组的脑、脊髓组织中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法舒地尔干预组RhoA、Rock-Ⅱ以及CD8+T细胞在脑、脊髓组织的表达较免疫后各个时间点有所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第13天组与免疫后35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EAE的病情进展、减轻神经元及轴索损害,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Rho激酶参与白细胞及巨噬细胞迁移、浸润、吞噬过程;抑制Rho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骨架的调节作用,而起到促进轴突再生、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