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治的2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16例经超声检查确诊,6例经CT确诊,3例经肾静脉造影检查确诊,1例MR检查确诊。左肾静脉主干血栓10例,右肾静脉主干内血栓6例,合并下腔静脉内血栓5例,双肾静脉内血栓1例,左肾内小静脉血栓2例,右肾内小静脉血栓1例。本组中经肾动脉途径溶栓治疗12例,经肾静脉途经溶栓6例,肾动、静脉联合溶栓1例,手术切除1例。5例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者行临时性滤器植入。抗凝、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肾功能恢复。结论对于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简单、方便、准确,应作为首选方法。经肾动脉或肾静脉途径介入溶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安肠组方对急性放射性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安肠组方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及安肠组方低、中、高剂量组以X线直线加速器给予全腹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安肠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安肠组方药液32. 85、65. 69、131. 38 g/kg灌胃,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同时予等容积0. 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连续30 d。期间观察大鼠精神状态、摄食进水、排便情况及体质量变化,处死后取结肠,光镜下观察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活性氧(ROS)、核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结果 X线照射后第8 d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5),安肠组方中剂量组大鼠体质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 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ROS含量升高(P 0. 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肠组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ROS含量均降低(P 0. 05)。安肠组方高、中、低剂量大鼠结肠组织ROS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 0. 05),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 0. 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肠组方高、中、低剂量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 0. 05),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 0. 05)。安肠组方高、中、低剂量大鼠Bax、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蛋白表达升高(P 0. 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肠组方高、中剂量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蛋白表达降低(P 0. 05)。安肠组方高、中、低剂量大鼠结肠组织NF-κB蛋白表达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安肠组方可改善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有效缓解肠道放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肠组织ROS水平,一方面抑制NF-κB表达,减轻炎症;另一方面,下调肠黏膜上皮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及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维持细胞间紧密完整性,稳定肠黏膜机械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高压氧喷联合贝复济治疗Ⅲ/Ⅳ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归纳总结2019年6月—2020年5月行调强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Ⅲ/Ⅳ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共5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高压氧喷联合贝复济外涂喷洒,对照组给予贝复济喷洒,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率、瘢痕形成率、急性放射性皮炎反应评分(RISRAS)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感染率、瘢痕形成率、RISRAS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喷联合贝复济治疗Ⅲ/Ⅳ级放射性皮炎,能够有效地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感染率及瘢痕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为中重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提供了可借鉴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比较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三维后装计划中模拟退火逆向优化(IPSA)和混合逆向优化(HIPO)剂量分布的差异,为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后装治疗逆向计划优化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43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原后装治疗计划采用IPSA优化,基于原图像信息,给定同样的初始约束条件,不进行手动优化,直接计算IPSA和HIPO计划,对高危靶区(HR-CTV)剂量体积参数D90D100V100%,以及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危及器官(OAR)(膀胱、直肠和乙状结肠)D2 cm3的数据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间HR-CTV的D90D100以及CI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IPO组HR-CTV的V100%为(87.72±0.49)%;HI为(0.51±0.08),明显高于IPSA组的(85.01±0.55)%,HI(0.42±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3.02,P<0.05)。对于OAR,与IPSA计划相比,HIPO计划中膀胱的D2 cm3(3.42±0.17)Gy,直肠的D2 cm3(3.04±0.37)Gy,明显低于IPSA计划膀胱的D2 cm3(3.57±0.28)Gy,直肠的D2 cm3(3.21±0.48)G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27、0.19,P<0.05)。乙状结肠D2 cm3剂量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后装治疗中,采用HIPO优化比IPSA优化可以获得更好的靶区HI以及减少膀胱和直肠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85.
86.
足部组织移植术后动脉危象的发生率较高,候书健等[1]报道的一组拇指及手指再造手术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8.4%,而其中动脉危象比率约占其中70%.  相似文献   
87.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5例急性M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48岁。发病至入院平均时间50 h。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和血便等。腹部体征与症状的严重程度不符。术前诊断12例,其中10例经CT诊断,2例经超声诊断,其余3例于剖腹探查术中确诊。本组中10例经手术治疗,5例在CT监测下进行介入溶栓治疗。13例治愈;2例死亡,分别死于中毒性休克和短肠综合征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MVT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CT检查是目前最准确的方法。对于出现肠坏死的MVT患者应首选手术治疗,未坏死者可在CT监测下进行介入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sT im-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1型(SPINK1)水平与三维适形放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0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以及病理类型),抽取入院第2日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T im-3、SPINK1水平并据中位数大小将患者分为sT im-3低和高水平组、SPINK1低和高水平组;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放疗,随访12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疗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研究血清sT im-3、SPINK1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肿瘤直径> 3.0 cm、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sT im-3、SPINK1表达水平高于肿瘤直径≤3.0 cm、TNM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 <0.05);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血清s...  相似文献   
89.
孙云川 《首都医药》2003,10(2):34-35
喹诺酮类抗菌药是由萘啶酸发展起来的合成抗菌药,它们都有吡啶酮的共同结构,通过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阻断DNA的复制而产生抗菌作用。这种作用一般对细菌的选择性高,对人体安全性大。 氟喹诺酮类的出现,创造了合成抗菌药的新时代,这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高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兼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组织分布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北京同仁医院皮肤科2004年1月2006年6月,门诊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及临床分型。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6月间的药疹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致病药物及药疹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药疹病例186例,常见致敏药物中抗生素类占38.7%,中成药类占26.9%,多种药物合用致敏占19.9%,解热镇痛类占3.8%,生物制品和精神神经类各占2.1%,原因不明占6.5%。主要的药疹类型为麻疹及猩红热样发疹型占69.4%、荨麻疹型占18.8%、固定型占7.0%。引起麻疹及猩红热样发疹型、荨麻疹型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均为抗生素类,分别占34.9%和45.7%,其次是中成药,分别占27.9%和34.3%。重症药疹如重症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主要由抗生素引起,也可以由中药引起。结论本组病例中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和中成药。由中药引起的药疹比例大幅度增加,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