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患者发病后多处于昏迷状态,不能进食,因而导致营养缺乏、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自2001-10~2003-11,我们对收治的25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早期鼻饲法,通过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使患者既保证了营养和水分的摄入,也预防了电解质紊乱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救治率,并与普通鼻饲法进  相似文献   
62.
目的:微创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结果: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扩张至F14-16,建立通道成功100%,结石的清除率94.4%。术后配合体外震波碎石(ESWL)总排净率为100%,平均术后住院7 d。结论: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目标准确,肾组织损伤小,术中安全,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值得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消化道不同重建径路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125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94例经食管床径路(食管床组)、31例经胸骨后径路(胸骨后组)重建消化道,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2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食管床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胸骨后组,但无统计学差异(4.3%vs.16.1%,χ2=3.302,P=0.069),术后第1天胃肠减压液量明显多于胸骨后组[(306.0±151.7)ml vs.(118.6±76.9)ml,t=6.591,P=0.000],术后第1天胸引流液量明显少于胸骨后组[(306.4±195.7)ml vs.(419.0±257.6)ml,t=-2.559,P=0.012]。2组术后肺部感染、心房纤颤、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消化道不同重建径路术后疗效差异不大,应综合病人个体化选择消化道重建径路。  相似文献   
64.
目的比较氨甲环酸及抑肽酶在体外循环(CPB)中对血液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CPB二尖瓣置换患者分为抑肽酶组(AP组,20例)及氨甲环酸组(TA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转流30min(T2)、停CPB(T3)、停CPB后2h(T4)4个时点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GPⅡb/Ⅲa受体复合体抗体(PAC-1)和P选择性受体(CD62P);记录术前、术后次日晨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阳性率、异体输血量及术后24h纵隔心包引流量。结果两组间T1~T4时点t-PA及PAI-1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T2~T3时点t-PA活性眀显升高,PAI-1的活性下降;T4时点t-PA活性回落,PAI-1的活性回升,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T2~T4时点PAC-1、CD62P活性眀显升高,T4时点均回落,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TA组在T2~T4时点PAC-1、CD62P均明显高于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PLT、PT及D二聚体阳性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24 h纵隔心包的引流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ICU住院时间及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氨甲环酸不能取代抑肽酶在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血液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5.
腰-硬联合麻醉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中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80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平均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平面、骶神经阻滞完善率、麻醉药的总量、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EA组比较,CSEA组起效快、骶神经阻滞麻醉完善率高、麻醉用药量少、输尿管和尿道损伤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CSEA组镇痛效果优者所占比率(97.5%)高于CEA组(5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采用CSEA麻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丹参对梗阻性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RIF模型,取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的大鼠肾组织,分别做常规HE、PAS和MASSON染色。结果丹参治疗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丹参对大鼠RIF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24例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24例均采用先经后正中切口入路切除肿瘤椎管内部分,后采用胸部微创方式切除肿瘤后纵隔部分:其中16例为经电视胸腔镜(VATS)切除,4例经胸内小切口入路、4例经胸部小切口胸膜外途径.结果 全部Ⅰ期完整切除肿瘤,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鞘瘤17例,术后症状缓解,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诊断及治疗具有特殊性,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范围个性化设计.经胸部微创联合后正中切口入路为较理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张量成像(DTI)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PD患者行颅脑MRI检查,测量红核等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价认知功能。分析各区域FA值与Mo CA各项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视空间与执行能力与右侧红核、左侧内囊后肢、左侧胼胝体膝部、左侧放射冠前部相关,命名与左侧齿状核、右侧苍白球相关,注意与右侧内囊后肢、右侧半卵圆中心后部相关,语言与左侧黑质、右侧苍白球、左侧内囊后肢、右侧半卵圆中心中部相关,抽象与右侧内囊膝部相关,延迟回忆与左侧红核、左侧尾状核、左侧胼胝体干、右侧胼胝体干、左侧外囊、右侧外囊相关,定向与左侧苍白球、左侧胼胝体膝部相关(均P0.05)。结论 DTI技术能够发现脑多个部位的微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估比较热压铸瓷二代(IPS—Empress)修复体和肩台瓷(IPS—Margin)金瓷修复体颈缘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为63例患者的90颗患牙进行IPS—Empress热压铸陶瓷全冠修复,为98例患者的129颗患牙进行有肩台瓷的PFM全冠修复。永久性粘结后6个月和36个月复诊,比较修复体颈缘临床效果。结果在比较后发现铸瓷全冠和肩台瓷在牙龈变色,颈缘适合度,牙龈炎症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肩台瓷修复体与全瓷修复体能达到相同的颈缘效果。对想解决颈缘问题又无力支付全瓷冠的修复患者来说,肩台瓷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0.
卒中后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患者可出现多种内分泌功能异常。研究证实 ,这些内分泌功能异常可直接造成神经细胞死亡、血管痉挛和脑水肿等 ,可能会加重神经功能缺损 ,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文章综述了下丘脑-垂体 -肾上腺轴激素、性激素、转化生长因子 β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瘦素和内皮素等因素在卒中患者病理改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