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388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61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08篇
综合类   694篇
预防医学   181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09篇
  2篇
中国医学   270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颈内动脉岩内段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内动脉岩内段(petrous internal carotid artery,PICA)位于颞骨岩部颈动脉管内,位置深在,毗邻结构复杂且关系紧密,使手术暴露相当困难。近年来,随着耳显微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的迅速发展,对该段动脉的应用解剖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对成人颅底标本的PICA及其毗邻结构进行了解剖观测,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传统上,该课程的授课一直以线下课堂授课为主,但由于课程本身的难度较大,加之断层解剖学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较扎实的人体解剖学基础,导致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皆差强人意[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逐渐兴起,以互联网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在高等教育中迅速发展[2].但在基础医学形态学课程中,尤其是断层解剖学这样一门边缘性小众化课程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国内外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还不多,笔者利用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建设人体断层解剖学在线课程,将学习断层解剖结构分为既相互联系又呈逐步上升递进的"学""识""用"3个阶段,将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课堂授课相结合,书本理论学习、实验室标本观察和临床运用相结合,线上过程考核与线下理论考核相结合,形成全新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人体断层解剖学课程"三段三阶"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人体断层解剖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3.
LPS、rh-TNFα刺激PBL诱导TRAIL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人PBL作为人TRAIL基因的来源,抽提细胞在LPS和rh-TNFα刺激2,10,18h的总RNA,通过RT6-PCR观察TRAIL基因转录mRNA的水平,然后用PCR扩增TRAIL基因,并用免疫印迹法分析TRAILmRNA翻译蛋白的水平。结果发现:在LPS和rh-TNFα刺激细胞并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诱导表达TRAIL有关。  相似文献   
104.
背景:成人复发性髌骨脱位由于不必考虑损伤骨骺的问题,多数采用骨移植,但在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骨移植并不适宜,多数学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 目的:回顾性评估22例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采用软组织移植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2例共29膝,分别在移植后3周,6周,3个月,1年和此后每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髌骨稳定性、主观症状以及患膝康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中1例复发,1例发生髌骨内侧脱位,其余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软组织移植前后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分别为46.99±5.91与94.40±9.70 (P < 0.01),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在移植前后分别为44.37±4.49与90.10±11.00 (P < 0.01),移植后髌骨-滑车适配角由移植前(16.27±6.74)°改善为移植后(5.33±8.78)°(P < 0.01),髌股外侧角由移植前(-1.92±7.64)°改善为移植后(11.95±3.99)°(P < 0.01)。软组织移植治疗骨骺未闭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5.
背景:大量的研究报道证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形态、免疫表型、集落形成能力和分化潜能等方面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但在向软骨分化的能力上,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明显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半月板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通过有限稀释单克隆培养法将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从兔滑膜组织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纯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其形态学、超微结构、分子表型、增殖动力学、核型以及致瘤性等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从兔滑膜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单层培养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在第6天时达到生长的最高峰,倍增时间为(30.2±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一些分子标记CD44、CD90。DNA含量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荷瘤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滑膜间充质干细胞是正常的二倍体细胞,无致瘤性,因此可作为半月板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6.
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该项技术近年在国内得到迅速开展[1],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并可达到手术夹闭的效果;对部分不能手术或手术失败的病例,微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办法.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动脉瘤患者30例,均行介入栓塞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7.
隐动脉筋膜蒂的交腿皮瓣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一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以健侧隐动脉为蒂的顺行或逆行交腿皮瓣修复患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8例均有效地覆盖受区创面,随访三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不牺牲小腿的重要血管,质地与受区相似,方法简单易行,血运可靠,血管蒂长,是修复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副神经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副神经行程及与周围毗邻结构关系。方法 :选取 10 %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标本 10例 2 0侧。介绍副神经的寻找及保留方法 ,记录副神经与周围结构关系。结果 :副神经从二腹肌后腹深面的后下缘穿出。 5 5 % (11/2 0 )越过静内静脉浅面 ,45 % (9/2 0 )经其深面 ;副神经出二腹肌后腹后 60 % (12 /2 0 )穿入胸锁乳突肌 ,40 % (8/2 0 )在胸锁乳突肌深面 ;副神经在距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处上方约 2cm以内浅出 ;80 % (16/2 0 )幅神经和颈神经根间存在交通支 ;副神经在锁骨上方 3~ 4cm进入到斜方肌前缘 ,10 0 %副神经支配斜方肌。结论 :定位副神经的标志较恒定的有两个 ,一是耳大神经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方约 2cm以内 ,另外一个是在锁骨上方 3~ 4cm斜方肌前缘处  相似文献   
109.
高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处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髋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是当前骨科领域最为成功的人工关节手术之一。最近10年,大量随访报告指出在患者满意率、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大多是高龄患者,常常伴有多脏器疾患,手术耐受性差,增加了围术期处理难度。现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1997年1月~2004年1月123例的围术期实施针对性个体化治疗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穿刺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上肢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臂丛神经阻滞穿刺前,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穿刺部位涂抹1 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和凡士林软膏.应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FLACC评分法对患儿在穿刺时的疼痛反应进行评分,并记录需使用氯胺酮辅助穿刺的患儿例数.结果 利多卡因组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FLACC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儿在穿刺时需辅助肌肉注射氯胺酮的例数为9例(30%),而利多卡因组仅有3例(10%) (P<0.01).结论 在行臂丛神经阻滞前在穿刺区域涂抹利多卡因乳膏,能显著减轻患儿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