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观察TGF-β1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肿瘤起始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 TGF-β1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后,观察其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生能力;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钙黏素及间质钙黏素表达的变化;逆转录PCR法与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及CD44的表达.结果 TGF-β1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形态由上皮细胞形态向间质细胞样形态转变;TGF-β1处理后,处理组划痕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穿膜细胞数目(107.67±5.48)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8.47,P<0.05),TGF-β1处理组SGC7901细胞上皮钙黏素表达显著降低(P<0.05),间质钙黏素(P<0.05)与Snail(P<0.05)表达显著增加,肿瘤起始细胞相关标志物CD44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TGF-β1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增加CD44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生,促进其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82.
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不编码任何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分子.长链非编码RNA虽然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但其通过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与干扰等参与了细胞内多种调控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胃癌中多种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出现异常.这些异常改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调控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靶向调控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可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溃疡病穿孔修补术中行腹腔引流与否对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并分析引流与否的指征。方法 对因溃疡病穿孔行修补术的 12 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术后是否行腹腔引流为两组 ,第 1组78例 ,术后不放引流 ;第 2组 4 8例 ,于修补处或 (和 )下腹部放置腹腔负压引流。比较组间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不放引流组术后体温、肠蠕动恢复正常和平均住院时间 ,显著优于腹腔引流组 (P <0 .0 5 ) ;术后并发症较腹腔引流组亦有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溃疡病穿修补术中 ,经过大于 5 0 0 0ml温生理盐水冲洗后一般不需要放置腹腔引流 ,只在溃疡穿孔时间较长、导致腹腔污染严重时可考虑放置腹腔引流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介绍脾内肝细胞移植技术、检测方法及实验性治疗的新成就。采用胶原酶复循环灌注法从大鼠、犬、猪及猴的肝脏获取活的单个肝细胞,经不同途径注射入脾内。自体移植6~12个月后,新增殖肝细胞形成条索状或铺砖状团块,PAS 和G-6-P 酶染色阳性,且具有白蛋白合成功能及对外源性胆红素和氨的代谢功能,并能摄取~(99m)Tc-HIDA 和排泄吲哚氰绿。脾内网状组织有俘获和保护移植肝细胞不被吞噬细胞吞噬的作用。借自体或同种异体肝细胞移植以形成肝化脾用于治疗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肝硬化及D-Gal 中毒的实验性肝表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85.
在我国胃癌患者中,约90%是进展期腺癌,仅约10%为早期胃癌.而其中以胃腺癌最常见,并可分为肠型、弥漫型和混合型[1].据估计,美国每年花在胃癌治疗上的费用约为18.2亿美元[2].不管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还是有针对性的靶向治疗,总的5年生存率仍仅约20%.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CD44分子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探讨CD44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CD44、胃癌和肿瘤干细胞”等为关键词,检索2003-01-2012-07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45篇文献,其中英文41篇,中文4篇.文献纳入标准:1)CD44分子的生物学特性;2)CD44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3)CD44与胃癌发生、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3篇.结果:CD44+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克隆球形成及体内成瘤等肿瘤干细胞/肿瘤起始细胞特性.CD44分子在胃癌组织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其表达水平越高,癌肿浸润越深,转移概率越大,患者预后越差,并与胃癌的组织类型具有相关性.结论:CD44能够介导胃癌的发生,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阳性表达影响患者预后,可能会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淋巴结转移率(MLR)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21例胃癌患者MLR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血管浸润和淋巴管浸润是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P〈0.05)。MLR高低与病检淋巴结数(大于或等于7枚)无相关性(P〉0.05),但MLR影响术后生存时间,两者间存在直线关系(P=0.001)。MLR预测术后3年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与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LR预测胃癌患者术后3年内死亡的准确性与N分期相当。  相似文献   
88.
腹腔镜与内镜联合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对胆囊、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实施的43例(包括EST,ENBD和网篮取石术等)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经验.结果 手术成功40例,成功率为93%.对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治疗成功率为95.2%,ERCP并发症2例(4.65%),高淀粉酶血症1例,乳头切开处出血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ERCP和EST的应用是当前LC手术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手段,对提高LC的成功率和减少LC的并发症,降低胆总管结石开腹手术的比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肝干细胞来源、定向分化及其转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胚胎、造血、肝内祖细胞和小肝细胞样祖细胞、骨髓、间充质来源干细胞定向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的机制是融合还是转化.对此深入研究可望为肝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带来希望,进而为临床肝移植面临的供肝短缺提供可选择的补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0.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胃癌微环境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介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MPs与胃癌关系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MMPs是一类蛋白水解酶,它们通过对肿瘤生长的微环境进行调控,进而在胃癌演进中的增殖、转移、新生血管形成和调控肿瘤细胞及其周围正常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 MMPs从不同的方面促进胃癌的演进,了解这些方面的机理可以为未来胃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