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参照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结合社会需求和教学实际,南华大学医学院调整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突出医学人文教育和临床技能培养,强化学科建设和优秀团队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Abstract:
The clinical medical profession als play great roles i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medical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 goal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rogram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standards in medical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social needs and practical teaching, Medical Schoo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adjuste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target and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mphasis on medical humanities, clinical skills, strengthen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excellent team construction, innovating teaching model an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32.
主动脉夹层是危险性较高的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主动脉夹层的动物模型主要分为在体模式和离体模式,在体模式主要包括机械建模、化学物质诱导建模和基因工程技术建模等;离体模式是指在体外模拟主动脉夹层的形成。本文主要就主动脉夹层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3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黄瘤病家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方式,初步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对3例先证者及25个家系成员进行血脂测定、临床检查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扩增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结果与GenBank比对,分析突变的病理意义。结果 3例先证者出生时即有黄瘤,之后多处出现黄瘤,并有角膜环,可确诊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黄瘤病。先证者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发现D601N错义突变;先证者2多次出现早发冠心病症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发现C122Y错义突变。先证者3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未发现突变位点。28例家系成员共确诊4例杂合子患者。结论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两个外显子的突变可能是导致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黄瘤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34.
环孢素A对儿茶酚胺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aA)对儿茶酚胺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大的作用。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21只,实验分三组,每组7只:(1)单纯肥大组:给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mg.kg^-1,d^-1),连续10d:(2)CsA治疗组:除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外,同时腹腔注射CsA(20mg.kg^-1,d^-1),连续10d;(3)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三组大鼠计大小,组织形态,心系数以及心肌组织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变化。在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CsA对去甲肾上腺素(NE)刺激的^3H-亮氨酸掺入的影响。结果 单纯注射异丙肾上腺素组的大鼠心脏明显增大,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并出现广泛间质纤维化,CaA治疗组大鼠心脏未明显增大,但仍可见部分心肌纤维化,大鼠心重及心系数明显低于单纯肥大组(P<0.05)。肥大组大鼠心肌组织CaN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A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CaN活性低于肥大组(P<005),三组大鼠心肌组织MAPK活性差异无显著性,但肥大组大鼠心肌组织PKC活性较对照组增高4倍(P<0.001),CsA治疗组的大鼠心肌组织PKC活性较肥大组下降50%(P<0.001),CsA可明显抑制NE刺激的大鼠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结论 CaN信号通中可能以儿茶酚胺诱导的心肌肥大中起一定作用,CsA可阻滞儿茶酚胺诱导的心肌肥大,这种作用可能主要通过抑制CaN及PKC活性,阻断CaN和PKC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所致。  相似文献   
35.
人尿激肽释放酶(SK-827)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人尿激肽释放酶(SK-827)对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测定了SK-827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的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和乳酸盐含量以及脑ATP、丙二醛水平和脑组织湿重/干重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SK-827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其血浆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和乳酸盐水平显著降低,脑组织ATP储备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脑组织湿重/干重比值降低,脑水肿显著减轻。结果提示:SK-827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NARC-1在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壁中的表达.方法 健康纯种雄性新西兰白兔1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颗粒饲料喂养,高胆固醇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2%胆固醇)喂养;两组动物于8周末安乐处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兔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苏丹Ⅳ染色测量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油红O染色及HE染色观察兔主动脉病理组织学改变,并进行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兔主动脉组织NARC-1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 8周末,高胆固醇组兔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明显降低.高胆固醇组出现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内膜面粥样硬化病变面积为27.41%±2.12%,与对照组(0.51%±0.20%)相比差异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中膜厚度比明显增大;油红O染色光镜下显示,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内皮下斑块内泡沫细胞呈橘红色,对照组主动脉内膜未见明显着色;HE染色光镜下显示,高胆固醇组主动脉内膜显著增生,形成明显斑块,斑块中纤维组织增生,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胞核较小,胞浆内含有大量脂质空泡,对照组内膜薄且结构完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NARC-1蛋白表达明显,染色呈强阳性,且群集于内膜斑块处;在高倍镜下,NARC-1蛋白主要分布在泡沫细胞的胞浆和胞膜,而在对照组兔血管壁组织中未见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发现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NARC-1蛋白呈高表达,而对照组兔血管壁组织未见表达.结论 新西兰兔的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NARC-1蛋白表达明显,其主要分布在泡沫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中,正常对照组兔主动脉血管壁组织未检测到NARC-1蛋白.提示NARC-1/PCSK9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衰老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用25μmol/L H2O2诱导HUVEC衰老,通过检测β-半乳糖苷酶计算细胞衰老率。检测不同浓度(15、30、60及120μmol/L)的硫氢化钠作用下内皮细胞衰老标志物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 HUVEC经25μmol/L H2O2处理1 h后,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率为12.2%±1.30%;经60μmol/L硫氢化钠干预48 h后,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为4.6%±1.1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60μmol/L硫氢化钠干预48 h后SIRT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用SIRT1抑制剂(NAM)可减弱硫氢化钠此作用(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率为12.0%±1.58%)。结论硫化氢能通过上调SIRT1表达抵抗H2O2诱导HUVEC衰老。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金丝桃苷、槲皮素和熊果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表达的影响,为寻找新型降血脂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养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4种药物分别作用24 h,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CSK9 mRNA和PCSK9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筛选出可抑制PCSK9表达的药物后,选择最佳药物浓度,处理HepG2细胞0、3、6、12、24 h后,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CSK9mRNA和PCSK9蛋白表达,观察其抑制作用是否存在时间依赖性。结果金丝桃苷、槲皮素和熊果酸对HepG2细胞PCSK9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处理24 h,与对照组比较PCSK9的表达明显减少,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5)。100μmol/L齐墩果酸处理HepG2细胞0、3、6、12、24 h后,12 h组和24 h组明显抑制PCSK9的表达,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39.
硫化氢(H2S)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关于H2S的报道研究很多,大部分集中在H2S与心血管系统的体内平衡的相关研究。然而,有关于H2S与生物脂代谢的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将从H2S的理化性质开始,介绍H2S在机体中脂代谢的作用及其在机体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以H2S为基础的药物将为治疗这些疾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DNA与骨骼肌肌质网蛋白结合后对肌质网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差速离心分离大鼠骨骼肌肌质网,并用45CaCl2作为示踪剂,观察质粒DNApcDNA3和pcDNA3/ANF对肌质网钙转运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种质粒均可明显增加肌质网Ca2+摄取,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并且也可促进肌质网钙释放。结论:外源质粒DNA可影响肌质网钙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