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中不留置肾造瘘管的可行性.方法 对112例MPCNL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A组(n=56)术后不留置肾造瘘管,B组(n=56)术后留置肾造瘘管,比较2组患者需用镇痛药物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拔除导尿管时间、漏尿率.结果 112例患者均I期手术成功;A组需使用镇痛药者2例,B组需使用镇痛药者12例(P<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5~7d,B组8~10 d(P<0.05);A组术后出血量40~70 mL,Hb下降4~18 g/L,B组术后出血量60~130 mL,Hb下降9~22 g/L(P<0.05).A组、B组拔除导尿管时间分剐为4d、2 d(P<0.05).A组无1例漏尿,B组有2例漏尿.结论 在MPCNL术中选择性地不留置肾造瘘管,术后痛苦少、恢复快、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恢复时间缩短、术后出血量减少.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2.
目的:以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中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ene,G-CSF,Csf3)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比较Csf3基因-193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正常人和SLE/LN病人中的分布.结果:SLE病人中 A/G杂合子(60.5%)和等位基因A的频率(53.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1.6%,45.2%;P值分别为小于0.05和0.01).而 G/G纯合子(16.2%)和等位基因G的频率(46.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9%,54.8%,P值均小于0.01).Csf3基因-1931位点A/G型在SLE伴有蛋白尿和伴有血尿病人中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f3基因不仅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SLE的易感性相关,而且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SLE 患者的临床症状蛋白尿和血尿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技术,观察不同恶性程度和侵袭力的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T24和BIU-87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人膀胱癌细胞(BIU-87和T24)经培养后提取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比较两者蛋白图谱寻找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蛋白质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蛋白.结果 比较T24和BIU-87的蛋白质斑点发现差异大于2倍的蛋白质点153个,对其中94个差异蛋白斑点进行了质谱鉴定和肽质量指纹图分析.相对于BI-U-87,恶性度高的T24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Rho GDP-解离抑制因子1、组织蛋白酶D、细胞角化蛋白19、ACTG1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热休克蛋白、ACTB蛋白和硫氧还蛋白4等;表达下调的蛋白有14-3-3 δ蛋白、orphan hormone nuclear receptor RORalpha3等.结论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和BIU-87细胞有153个蛋白质的表达发生变化.深入分析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与调控,有望为寻找恶性程度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IgA肾病病理和临床特点以及影响IgA肾病病理分级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278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指标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病理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IgA肾病病例数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52.4%;病理分级以Ⅲ和Ⅳ级为主;年龄、CKD分期、C4、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尿α1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IgG与Lee分级呈正相关(P均<0.05);血白蛋白、血红蛋白与Lee分级呈负相关(P均<0.05).其中高血压[exp(B)=11.308]、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exp(B)=9.23]是IgA肾病病理分级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是保护性因素[exp(B)=0.183].结论 高龄、尿蛋白量大、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伴高血压、贫血、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患者,IgA肾病的病理分级重的可能性大;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贫血是IgA肾病病理分级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与狼疮性肾炎相关的新西兰黑鼠(NZB)易感基因染色体位点.方法:通过建立(NZB×NZW)F1×NZW回交小鼠模型,以尿蛋白为狼疮性肾炎表现型,利用微卫星遗传标记进行基于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的全基因组扫描方法,寻找源于NZB的遗传易感基因位点并确定染色体位置.结果:根据QTL分析发现两个与狼疮鼠蛋白尿发生有关的易感基因位点,分别位于NZB小鼠第4号染色体的D4Mit71区域及第17号染色体D17Mit22区域(LOD>3.3).同时携有两个NZB位点的小鼠尿蛋白阳性率最高,而只有一个位点的小鼠其尿蛋白阳性率较NZW纯合鼠也明显增高(P<0.005).结论:NZB第4号染色体的D4Mit71区域及第17号染色体的D17Mit22区域可能为(NZB×NZW)F1×NZW回交鼠狼疮性肾炎蛋白尿易感位点.两个位点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替换环孢素A(CsA)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是否以FK506替换CsA,将73例CAN患者分成两组,CsA组30例,维持原免疫抑制方案(CsA、霉酚酸酯及泼尼松联用)不变,采用替换方案的FK506组43例,除将CsA转换成FK506外,其他用药同CsA组.两组均随访1年以上,监测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随访期间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转换治疗12个月后,FK506组SCr显著低于CsA组[分别为(194.8±42.5)μmol/L vs.(245.4±52.8)μmol/L,P<0.01],FK506组GFR显著高于CsA组[(50.1 4±3.92)mL/(min·1.73 m2)vs.(40.58±2.49)mL/(min·1.73 m2),P<0.01];FK506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CsA组[(2.0±0.5)g vs.(3.9±0.7)g,P<0.01];FK506组除HDL外,TC,TG,LDL均显著低于CsA组[(5.19±0.73)mmol/L vs.(6.94±1.37)mmol/L;(1.86±0.84)mmol/L vs.(3.14±1.38)mmol/L;(3.03±0.71)mmol/L vs.(3.82±0.89)mmol/L,P<0.01];FK506组震颤发生率较CsA组高(P<0.01),但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CsA组(P<0.05).结论:FK506转换治疗后,肾功能减退得到延缓,蛋白尿降低,血脂代谢得到改善,FK506可以有效延缓CAN进展.  相似文献   
87.
应用化学致癌物MNNG作用于体外培养牛胰管上皮,8周时,电镜下观察牛胰管上皮在形态学上发生了明显的异型增生和早期癌样改变;而加入维生素A组上皮细胞仍保持单层柱状上皮。如先加入MNNG培养4周,造成牛胰管上皮细胞的明显增生,停用MNNG,加维生素A继续培养4周,发现可遏制并逆转增生的复层细胞,使之基本恢复为单层柱状上皮;而未加维生素A的相应对照组却出现了癌样增生。本实验从不同方面证实了维生素A在实验性胰腺癌中的化学预防作用,为维生素A在胰腺癌防治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风险、以及影响肾长期存活的因素。方法对54例≥60岁老年肾移植病例(老年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305例〈60岁肾移植病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在术后1年,3年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2.6%/88.9%、79.6%/75.9%。老年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7.4%,与对照组(8.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需进行详实有效的术前检查(特别是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并积极运用个体化抗排斥药物。  相似文献   
89.
目的确定新西兰小鼠自身抗染色质抗体的遗传易感基因染色体定位.方法建立新西兰黑色品系(NZB)与新西兰白色品系(NZW)F1×NZB回交小鼠模型.采用覆盖小鼠19条染色体的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进行基因定位.结果确定了自身抗染色质抗体产生的两个遗传易感基因,一个位于NZW小鼠第9染色体中段30厘摩临近;另一个易感基因位于NZW小鼠第17染色体近中心端19厘摩处(Lods值>3).结论(NZB×NZW)F1小鼠自身抗染色质抗体的产生受多基因调控,候选易感基因不仅来自于NZB,也来自于NZW.  相似文献   
90.
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主因面部散在丘疹19余年,口唇脱屑伴龟头糜烂5个月,于2010年3月10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19年前面部散发丘疹,渐增多,未予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